从昔日的神话到如今的笑话,“琼瑶剧”到底经历了什么

前段时间,82岁的琼瑶发文宣布退网,让人不禁感叹。

20世纪90年代,琼瑶剧风靡各个角落,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琼瑶”,被誉为“言情天后”的琼瑶,其影响力曾遍及整个中文世界。

1963年琼瑶凭借成名作《窗外》一炮而红,随后便开始了她在出版界、电影界及电视剧界的开挂之旅,每年都有至少一部小说,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出自琼瑶。

从昔日的神话到如今的笑话,“琼瑶剧”到底经历了什么

站在2020年的今天,如果在网络上搜索“琼瑶”两个字,仿佛像打开了一个快乐源泉,各种剪辑视频及文章蜂拥而至,大多是批判琼瑶剧中那些三观不正的男女主角。

为何昔日的神话,成了如今的笑话?可谓是,曾经有多火爆,现在有多讨厌。20年前,爱的如痴如醉,20年后恨的深恶痛绝。

从昔日的神话到如今的笑话,“琼瑶剧”到底经历了什么

随之而来的是影视作品也开始发生了循序渐进的变化。

1987年的《红楼梦》,为了爱情,宝黛宁愿逆天下之大不韪;1989年的《篱笆·女人·狗》,农村女人在保守的大山里,第一次提出离婚;1990年的《渴望》,一生为别人而活的慧芳,决定与变心的丈夫离婚。

这预示着女性反抗的前兆,试探性的深入禁地。与此同时,琼瑶剧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几度造成万人空巷的观剧热潮。

从昔日的神话到如今的笑话,“琼瑶剧”到底经历了什么

这是当时整个时代的共有认知,“琼瑶热”现象,绝不是一小部分人关起门来的自嗨,而是现如今很多年轻人无法想象的,当时全国人民的共有意识。

为什么琼瑶的作品能造成如此巨大的轰动?满足了人们怎样的需求?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老百姓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当市场解放了人们的能力,也解放了人们的欲望,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开始精神层面的满足。

“男金庸,女琼瑶”,是当时年轻人的最爱,也是老师家长的眼中钉。所谓文以载道,在80年代初,文学,在我国一直被认为是严肃的。

从昔日的神话到如今的笑话,“琼瑶剧”到底经历了什么

绝大多数中国女性藏在心底里的最理想的样子是怎样的?大众的选择,告诉了我们答案。

琼瑶热在未经推广的情况下迅速蔓延,随之,人们的审美观趣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琼瑶作品里的女主角们,纷纷成了时髦女性的模仿对象,从发型到穿着,从言谈到举止。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文化引导”的结果,可是自上而下的力量,才有可能进行引导。而通俗言情小说,只是自下而上的大众消费品,大家可以选择它,也可以嫌弃它,只有当它充分迎合受众,满足需求,才有可能被追捧。

从昔日的神话到如今的笑话,“琼瑶剧”到底经历了什么

一个面向大众的通俗作品想要获得青睐,除了要有过硬的素质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要能够引起受众强烈的认同与向往。

文笔魅力:文情俱佳,超乎大众审美。

那么,琼瑶作品中最过硬的素质有哪些?又有哪些特质让那一代人产生了认同与向往?

琼瑶小说中古诗词的积累,梦幻感的营造,人物情绪的酝酿,毫无疑问,都是通俗文学的第一档。

琼瑶的作品中,显示着其深厚诗词功力有着相当诱人的美感,尤其是对女性读者来讲,更加具有欲罢不能的诱惑力,其中恋爱中男女的对话,总是能戳中女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从昔日的神话到如今的笑话,“琼瑶剧”到底经历了什么

虽然她的部分作品里也会有瑕疵,但大多数都是不可超越的经典,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1998年《还珠格格》,小燕子人设火爆,收视节节攀升;1999年《还珠格格第二部》,口碑下滑,收视却再破新高;2001年,《情深深雨蒙蒙》,值得品味的新式琼瑶剧;2003年到2013年,《又见一帘幽梦》、《新还珠格格》、《花非花雾非雾》等,琼瑶魅力褪色。

即便如此,从1963年到2001年,这将近40年的时间里,都是琼瑶剧的黄金时代。

从昔日的神话到如今的笑话,“琼瑶剧”到底经历了什么

言情小说的中心思想是恋爱故事和恋爱关系,琼瑶的“爱情高于一切”主义在当时的年代里意味着思想先进。她的作品整体上描写感情细腻,人物关系相对复杂,人物性格特征鲜明立体,具备了一个言情小说应该具有的东西。

很多人觉得她文笔差,其问题可能出在作品载体的切换上。文字在纸面上的时候可以很飘很诗意,因为阅读是沉浸式的,需要大脑美化加工。但从演员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如果没有进入情绪,就容易变得很雷人。

从昔日的神话到如今的笑话,“琼瑶剧”到底经历了什么

虽然现在琼瑶剧已不再占据主流,因为我们的价值观和审美发生了变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以前的琼瑶剧确实火了一个时代。

当我们在评判一个人的时候,或许可以将他的个人与作品割裂开来,琼瑶的文学才华以及作品,电视剧的知名度受众之大是不可否认的,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琼瑶用她的作品,影响了一个时代。

价值演进:紧跟时代,满足了受众深层需求。

被誉为波普艺术之父的Richard Hamilton曾对通俗艺术做过如下定义:

通俗艺术是普及的、短暂的、易忘的、大量生产的、为年轻人的、有魅力的、大企业式的。

从昔日的神话到如今的笑话,“琼瑶剧”到底经历了什么

家人对她的关注与鼓励严重不足,她甚至尝试过服安眠药自杀,在她痛苦的高考期间,只有语文老师对她关爱有加,于是乎诞生了师生恋,后来,家里人闹到学校,那位老师就被开除了。

随后,琼瑶被安排各种相亲,凑到琼瑶眼前的优秀男士多如过江之鲫,文艺的琼瑶却看上了一个穷小子。贫贱夫妻百事哀,穷小子好赌善妒还家暴,让女主想起了老师的温柔。她坐上车去寻找初恋,但物是人非,当初风度翩翩的大叔早已颓废不堪。

电影中很多画面即是《窗外》的情节,也是琼瑶的生平。

从昔日的神话到如今的笑话,“琼瑶剧”到底经历了什么

女主紫菱,高考落榜,只想当作家,这人设一看就是琼瑶本人。紫菱有一个优秀的姐姐绿萍,身材好样貌好跳舞好,还有男朋友楚濂,可女主什么都没有,一无是处,可就是有人喜欢,大叔费云帆和姐夫楚濂都爱她。

这时期的琼瑶剧,明显没有那么苦大仇深,和她这段时间的生活状态有关,她一生所爱的平鑫涛出现了,一直在身边鼓励她,支持她。

平鑫涛1927年出生,是发表琼瑶小说的杂志社老板,大她11岁,他的皇冠杂志,基本就是靠琼瑶小说才发展壮大起来的,两人的相处模式,据琼瑶自述,和琼瑶剧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昔日的神话到如今的笑话,“琼瑶剧”到底经历了什么

核心关键,在于小燕子的人设,这完全就是个喜剧角色,古灵精怪、侠肝义胆、大大咧咧、天不怕地不怕,她讲的很多台词,特别不琼瑶,可国民度直接上升。以至于琼瑶在还珠格格第二部时,专门以小燕子为原型,写了一首片尾曲《有一个姑娘》。

这标志性角色的走红,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中国独立女性意识的崛起。少年强,则中国强,一个国家的强盛,是从年轻一代开始的,全体女性意识的崛起,是在少女们的成长期就埋下伏笔的。

2001年的《情深深雨蒙蒙》中,又出现了一位独立女性角色陆依萍。这部作品改编自1963年的《烟雨濛濛》,大封建时代影子依然存在,但改编的那几处实属点睛之笔,一扫原作品弱女子的窝囊。

从昔日的神话到如今的笑话,“琼瑶剧”到底经历了什么

综上所述,这些就是琼瑶剧能够在当时影响那么多人,受到观众欢迎的原因。

或许琼瑶剧中的某些台词或角色行为,确实存在一些瑕疵,但是我们不能以偏概全的将它全部否定掉。

其实“消遣”和“现实”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边界,我们可以圈地自萌,但不必上纲上线。

所谓的“三观”是没有固定标准的,它是随着时代而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所以,用我们现在的审美,去批判20多年前的琼瑶剧,确实有些不合时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