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考,关于互联网内容“春天”的7大预测

春天来了,互联网内容的春天也会到来吗?

说实话,我觉得还是有一定挑战的。理由有3个:

据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11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11.35亿,用户增长触顶。移动互联网的增速已经放缓,流量红利消失。

针对互联网内容的监管,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同时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监管体系。因此,需要思考如何在合法合规的空间中实现内容的生产。

在上述大背景下,互联网内容的发展机会主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5G短期内不会给内容带来巨变

1G传播的是声音,2G传播的是文字,3G传播的是图片,4G传播的是视频。此前,移动互联网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带来一次内容形态的跨越。从4G到5G,人们也寄希望于同样的突破。

但现在的问题是,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形态的内容在门户时代甚至传统媒体时代已经出现,只是移动互联网对其进行了“加持”。所以,5G能否创造新的内容形态,还是个未知的问题。

可能有人会说VR会创造新的内容形态。但事实证明,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的全面应用有一定困难,特别是穿戴设备的成熟度和软硬件总是相辅相成的。

虽然从2019年中旬5G开始商用后,内容格局并未因此发生巨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5G会给很多其它的应用提速。比如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会让人工智能再上新台阶,侧面给互联网内容生产的“源”和“流”助力。

疫情大考,关于互联网内容“春天”的7大预测

内容

自媒体及短视频的大量出现,产生了很多有趣、好玩的内容。因为轻松愉快,这类内容很容易受到阅读者欢迎,瞬间产生10万+。但同样,它们也容易被遗忘。大家可能一笑而过,什么也记不住。

与“有趣”的内容相对的是“有用”的内容。尽管理解起来比较费劲,但它能给阅读者带来实际的帮助。

人总是懒惰的,但也要分情况。吃不上饭的时候,肯定希望别人告诉你哪里能找到面包,而不是过来讲笑话。

所以,在经济起飞、机会遍地的时候,人们会钟情于娱乐,而当经济不景气,甚至身边危险重重的时候,人们更愿意得到有关生存的信息。这也是在今天的大环境下,有用的内容可能会崛起的原因。

但这里说的“有用”,是要能提供货真价实的价值。具体说有三个层面:

提供技能,让用户学完了就能挣钱、谋生;

提供知识,加深用户对某一个领域的了解,并能转化成生产力;

提供“道”,让人了解事物运行的本质规律,更从容应对复杂局面。

疫情大考,关于互联网内容“春天”的7大预测

实现“大社交”微乎其微,垂直社交或可尝试

2018年,我们看到若干社交产品失败。这再次说明了一个道理:对于社交产品而言,“马泰效应”显现:要么是10,要么是0,没有1—9。

社交产品和纯资讯类产品不一样,它是以关系链条为基础打造的,不是一个人就能玩转的。如果你想再造个“微信”,那就必须要把你和身边所有使用微信的人都挪过来,重新编织一张网络。

所以,实现“大社交”是不太可能的。但在某一个领域里或者针对某一个特定社交功能,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攒个局是有可能的。比如钉钉,它所满足的是企业里同事之间的交流,它也为这种社交开发了很多特定功能。目前,在钉钉上的注册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