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78岁华裔护工:退休后为回馈社会而工作

中国侨网1月7日电 近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文章,讲述了新加坡一位年长的护工,在退休后为了回馈社会,在红十字会残疾人士之家工作的故事。

文章摘编如下:

现年78岁的李桂鸾曾经当过50多年的护士。她年轻时帮人照顾过婴儿,也曾在工厂里的医务室工作,经验可谓相当丰富。

可是,当她第一次见到红十字会残疾人士之家(Red Cross Home for the Disabled)的住户时,她还是十分吃惊。这里的几十名住户,多数是脑瘫病患,他们在出生时因缺氧、高烧或后来经历了严重的事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除了智力受损,不少病患的骨骼生长不良、畸形,四肢翻折弯曲,甚至无法自行翻身。

李桂鸾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已见过形形色色的病患,眼前的一切仍让她震惊,难以忘却。她毅然选择留在残疾人士之家工作,照顾他们,这一做就是15年。

她说,“我觉得自己的生活不错,身体状况也很好,是时候回馈社会了。另一方面,从医院退休后,我每天的生活就是看电视和睡觉,很无聊,需要一些事情来打发时间,保持头脑清醒。”

李桂鸾是残疾人士之家最年长的护士,她平时主要是帮助住户清点药物,督促他们服药。此外,如果有住户突然出现健康状况,她也要决定是否送他们就医,以及负责观察和跟进。残疾人士之家没有常驻医生,因此她必须时刻关注住户们的健康状况,有时也会喂她们吃东西。

跟这些住户朝夕相处,自然有很多故事。李桂鸾忆述,曾经有一个开朗乐观的女孩,和她相处融洽,还相约周末有活动一起去参加。

岂料女孩没等到周末突然发高烧,一夜后离开人世,让李桂鸾十分震惊。她后来利用休息日去参加了女孩的葬礼,送她最后一程。

一些病人无法用语言表达需求,全靠护士细心观察,有时李桂鸾做的事情符合他们心意,住户们还会竖起大拇指称赞。

李桂鸾提到一位住户吴权耀(27岁)时,面露欣慰之色。她透露,吴权耀是一个不幸却开朗的孩子,他的妈妈一直坐在轮椅上,爸爸不知在哪里,只有一个哥哥偶尔会来看看他。不久前他妈妈去世,李桂鸾推着他去了葬礼,虽然不知道他明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可以看出他很难过。

她说,“他经常会对我笑,我会问他‘妈妈在哪里’,权耀就会开始画画或者比手画脚,回答我‘在天堂’。”

李桂鸾没有想过何时退休,如果残疾人士之家要她退休,她就会离开,毕竟子女都很孝顺,尊重她的工作意愿,也给她钱花,生活不成问题,并非是为了薪水而工作。

“不过我认为他们需要一个会讲华语的护士,我还会讲潮州和福建话,方便和说方言的病患家人沟通。”她说道。

难找到看护 住户才被送到残疾人士之家

红十字会残疾人士之家成立于1952年,前身为红十字会残疾儿童之家,用以照顾患有小儿麻痹症(poliomyelitis)或婴儿瘫痪的儿童。

1989年,坐落在伊丽莎白村(Princess Elizabeth Estate)的红十字会残疾人士之家正式成立,后又在2010年搬迁至现在的麟谷峇鲁(Lengkok Bahru)。

残疾人士之家为特需者提供住宿、休息和日间托管服务,让看护者可以在日间得以休息。

主任谢玉枝受访时透露,这里的住户通常是因较难找到看护者才被送来的,他们的父母也许太过年长或已经去世,兄弟姐妹又没有能力照顾。

约四成住户有家人探望

约四成住户会有家人偶尔来探望,极少数的,已经完全联系不上任何亲人了。住户年龄介于7岁至55岁,残疾人士之家一般会照顾他们直到去世。目前也有70多岁的住户,在这里已经住了30多年。

“现在这里的男女成人床位都已几乎满员,孩童床位暂时没有人,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是一件好事。”

行政经理黄东员(40岁)介绍,工作人员平时会确保住户的生活丰富又健康,一般早上起来,护士都会先为他们洗澡、剪指甲、擦保护皮肤的乳液和换药,之后带他们到户外去看风景晒太阳。

此外,工作人员也会不定期带住户外出,去摩天观景轮、动物园等景点参观,或者是邀请义工来为住户表演节目。

黄东员说,“我们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要充分了解住户们的习惯,尽量让他们拥有较高质量的人生。”(王晓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