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从《终结者》到《银翼杀手2049》科幻片中人类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首先,什么是科幻片?来自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这样的,科幻片是类型片的一种,该类作品采用科幻元素作为题材,以建立在科学上的幻想性情景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展开叙事的影视作品。

科幻片作为人们最喜爱的电影类型之一,以其超越现实的可能、天马行空的想象、酷炫华丽的特效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诞生于1902年的《月球之旅》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片,从此也开启了电影新世界的大门,在之后一百年的发展历史中,诞生了无数的经典作品,诸如《异形》《终结者》《黑客帝国》《生化危机》等系列电影。

《银翼杀手2049》

发达的科技,逐渐取代人类

作为科幻片的重要标志之一,发达的科技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而未来的科技成果,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软件,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硬件,机器人。

01

在软件上面,“人工智能”由代替人类做一些简单重复的决定,到提供数据、信息等支持、参与人类重大事件的决策,最终演变为独立思考、将人类视为最大的威胁进行铲除。

《生化危机》

以保护全人类为目标的“红后”,简单粗暴地执行着开发者所设定的程序,作为一个“人工智能”,它将理性和利益最大化做到了极致,没有丝毫对生命的惋惜,以及情感上的犹豫。

这也就是“人工智能”与“人”的区别,前者是理性的产物,不包含情感与人性,依靠简单的程式处理复杂的问题,简单高效地完成着人类给予的任务,极少出错;而后者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在追求效率、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考虑到了人的情感、生命的意义。

“一个人与一百个人,必须选择牺牲一方而救助另一方?”这样的问题上,“人工智能”会迅速选择放弃一个人而去救助一百个人,而“人”会犹豫踌躇,会反复思索,迟迟不肯下定决心,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与一百个人的生命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两种选择,孰是孰非?是有待思量的问题,也是“人工智能”发展所需要考虑的情况。

《终结者》

《终结者》系列中的人工智能“天网”,上线之后计算出人类的存在是其存在的最大威胁,所以决定以“全球核战争”的方式毁灭人类;为了阻止未来的人类打败自己,派遣众多的“终结者”机器人穿越时间来杀害未来人类的领袖。

《阿丽塔:战斗天使》

科幻片中最发达的科技大都可归纳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科技出现时最初的意义一定是个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发展,但科技发展到极致,是否会背离了“初心”?在“人工智能”代替人类思考,“机器人”代替人类劳动的同时,人类本身存在的意义又将何去何从?

恶劣的生存环境,源自人类的咎由自取

在我观看了众多科幻片后发现,影片中未来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都极其恶劣,似乎没有一部影片呈现的,是和今天相类似或者更好的生存环境,原因或许是外星人入侵、行星毁灭,但更多是源自人类的咎由自取。

这部分内容就把《流浪地球》《环太平洋》这类的影片排除了,前者恶劣的生存环境因为太阳寿终正寝、即将毁灭导致的冰天雪地,而后者是因为黑洞所传输而来的“外星怪兽”。

《头号玩家》

《银翼杀手2049》中的地球海平面上升,空气质量持续恶化,城市或者被失控的废弃物填充为举目无际的垃圾堆,又或者在巨大的辐射之后成为一座座空城,人们生活在一个个“黑盒子”般的房间,也时刻抵御着风暴的来袭,而树木也成为了极其稀有的资源,全球仅存的绿色是一朵小花,丛林与昆虫给也只能在投影中出现。

《机器人总动员》

简单的背景讲述加之影片中所描述的生存环境,我们很容易将未来满目疮痍的建筑物、毫无生机的城市废墟、随处可见的垃圾聚集地、岌岌可危的社会生活,同现在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联系到一起。这也正是这类影片给予现在人类的警示与思考,现在这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能否支撑着我们走向未来?人类社会也急需探究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银翼杀手2049》

《银翼杀手2049》中华莱士的公司创造出了新的“复制人”,他们作为人类的复制品与替代品存在,植入虚假的、被创造的记忆,机械式地接受着长官的一次次命令,维持着人类社会末的生存秩序。“复制人”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灵魂,而灵魂来源于生命的经历与积累;但仅存的普通人也很难称之为人,是因为他们逐渐丧失了人性,仅剩下基本欲望和生存本能。

《逃出克隆岛》

这两部影片有个共同的特点,为了维持人类本身的延续,而创造出了“复制人”与“克隆人”,这些“制造品”不被人类当作真正的人,只是维持人类社会延续的手段与工具。为了一己私欲,肆意的“制造”人,不把人当作人,此时的人类已经丧失了“人性”,而仅存的”人性“更显得弥足珍贵,他们不一定存在于“原生”的人身上,而是存在于每一位善良的、散发着“人性光辉”的人身上。

影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里是@哇噻电影,看影视,品生活。

写作不易,辛苦读者朋友点个关注,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