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17岁中国留英高中生:我为什么选择不回国?

3月12日,英国官方提及“群体免疫”的说法后,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了普遍的恐慌情绪

淡定的学校、焦虑的家长

在英国已经读书、生活四年的赵英关注武汉疫情的时间比同龄学生更早。1月26日,“武汉封城”三天后,计划本科阶段攻读PPE(哲学、政治系和经济学)课程的他和同学一起组建了支援武汉的公益服务平台。

此后的半个月间,从组织公益募捐到成为全英学联支援项目的一份子,再到受国内出资方所托到处寻找海外医疗防护物资货源,17岁的赵英不断地向英国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发送着邮件,并联系土耳其、日本的可靠货源,也遇到过自称能提供450万只口罩的疑似诈骗者

在英国外交部于2月4日建议在英居民除必要旅行外不要前往中国后,英国寄宿学校协会发布声明称,各学校“有权采取合理措施保护教职员和学生,如可以建议学生不要离开学校”。

但2月底意大利疫情爆发后,作为监护经理,夏之翰陆续接到在英中国留学生家长的来信来电,提出希望能让孩子回国。

根据英国“1989年儿童法”“1999年保护儿童法”及“2000年护理标准法例”的规定,学生家长如非居于英国,而其未成年子女,即 18 岁以下去英国留学的学生,在英国接受多于12周的全日制教育, 必须要有英国籍合法监护人。一些中学学校还规定,即使学生年满 18 周岁,也要提供合法的监护人。

嘉利惟监护的学生最早回国的是在3月3日,但那时,所有学校都建议学生留在学校里。

“这完全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建议。”夏之翰介绍,一方面,学校还在正常运行,又没有网课,学生的学习肯定会落下;另一方面,英国规定学生无故缺勤不能连续超过10个工作日,否则学校必须上报移民局,学生的签证就有被取消的风险。

赵英也收到了类似的通知。“我算了一下,复活节假期一共21天,如果回一次中国要隔离14天,其实没有多长的假期了。”赵英当时基于对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分析,考虑到隔离期的问题,决定复活节不回去。

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疫情很快蔓延到了英国。3月2日,英国卫生部发布警告,称疫情可能在英国迅速传播。3月4日,英国的确诊病例增加了67%,次日即破百。苏思和赵英也是从三月初开始发现,身边的所有中国学生“突然就紧张了”。

在关注国内疫情时,对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管轶关于疫情会以“SARS的十倍起跳”的观点,赵英印象颇深。但英国确诊病例的几何式增长,很快超过了这一预期。3月9日,英国确诊新冠病毒感染者280例,较2日的数据增长7倍;3月17日,确诊病例数超过1500例,同比一周前又增长6倍。

赵英的物理老师自始至终“非常悲观”。从2月中旬开始,这位曾在伦敦金融城一家上市公司做过高管的老师时常向学生介绍自己建立的病毒传播分析模型,并推算称,如果没有疫苗和特效药,全球最终可能有50%的人感染病毒。

但直到3月17日,赵英所在的学校都没有采取明显的防疫措施。“学校里的消毒洗手液一直都有,但校方只是告诉我们要勤洗手,然后会跟随政府的政策调整措施。”

在留学生群里,有人常常开玩笑说,NHS说不必戴口罩一点都不靠谱,不如赶紧跑回国算了。不过,这些仅仅是玩笑,并没有人真的回去,因为还要上学。

英国寄宿学校管理严格,不允许学生随便外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严格的作息安排和时间表,是比较安全的。身为一家NGO组织的英国私立学校保障机构负责人彼得•斯威夫特认为,在疫情中最好的方案是学校继续开放,留校生继续留校。

在英国,遍布各地的私立学校代表了英国顶尖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也被称为全世界私立学校的典范。英国现存的最古老的私立学校建于公元597年,南部大伦敦及周边地区则是私立学校比较集中的地区。

根据英国私立学校协会(ISC)2019年发布的数据,家长在海外的国际生共约28000人,占学生总人数的5%,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德国。这些学生分散在私校协会的1300多所会员学校里,大多数学校的规模不超过300人。

据新东方前途留学英国部总监马星透露,在1.5万未成年留英学生中,父母在中国境内、学生在英国就读的低龄留学生目前约有9000名,绝大多数学生在私立中学就读,其中超过50%攻读私立高中的A Level(英国高考)课程。

新航道首席留学专家冉维则认为,未成年学生大规模留英,是2008年奥运会后开始出现的现象,在2014年至2015年时增速较快,现在已经放缓,但依然在增长。

《2019中国留学蓝皮书》显示,英国私立高中的平均留学费用约为每年28万到42万元人民币,和国内一线城市国际学校的费用相近。

3月13日,英国教育部发布命令,禁止18岁以下儿童出国旅行,但仍预计大多数学校将照常开放。在3月17日向议会提交涉及关闭全国教育机构的《新冠病毒法案》前,英国教育部、卫生部多次强调,学校即使出现疑似病例或待检测病例,也无需关闭。

赵英的多数英国同学都支持政府的决定,“他们并没有类似国内那种很极化的言论,多数人当时觉得还是可防可控的。”

英国权威民调机构Yougov同期的调查也显示,超过50%的成年人对约翰逊政府包括暂不关闭学校在内的防疫政策表示理解和认可。

虽然教育界和当地人对防疫政策和寄宿学校的安全充满信心,但在英国官方提及“群体免疫”的说法后,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了普遍的恐慌情绪。

未成年的中国留学生更感到焦虑。“和英国学生不同,我们熟悉中国的情况,知道即使是中国那样的感染比例,也已经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何况是鲍里斯提到的60%甚至80%感染呢?”赵英说。

不过,在英国官方提出“群体免疫”概念之后,英国的防控措施却开始层层加码。3月23日,鲍里斯宣布将实施有限的“全国封锁”,英国民众将在一段时间内被限制出行,很多公共设施和场合也将关闭。

赵英发现,父母比自己更加担忧学校的状况。他们频繁发来自己获得的信息,主要来自于各种家长群的新闻截图,“我也看不出是来自什么媒体,但大致是国内的一些信源。”

低龄留学生大量选择回国,更多还是因为家长的焦虑。”马星认为,特别是3月12日的新闻爆出后,使得很多家长对英国疫情的情况和防疫政策有些担心,再加上又是低龄孩子独自在境外,所以就选择让孩子回国。

3月9日,英国寄宿学校第一次在通报中提到,各学校出现了海外学生家长希望子女立刻回国的情况。但伊莎伯格皇后中学在当天的邮件里仍然“强烈建议”:所有家长在学期过程中不要把孩子带走。

赵英所在的学校最初也坚决不允许中国学生和家长的申请,但没过几天,已经有十多名学生提出要求,加上英国本身的疫情日趋严重,学校考虑到有政策变化的可能,态度作出了改变,同意学生可以请假回国。

据赵英回忆,他所在的学校里,最早行动的学生约在3月11日、12日回国,全校60多名中国学生中,约一半在学期结束前离开,许多暂未离开的人也同期购买了复活节假期回国的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