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冠下的新基建:百度Apollo连中三地背后的秘密

新冠下的新基建

新故事,自然是有新背景。

庚子年初,全球蔓延的疫情,石油价格的跳水,见证历史般的股票五连断,资本寒冬瞬间加速,群起的黑天鹅让不少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一个曾经“春风拂面”的时代似乎戛然而止。

无数家曾经“视金钱如粪土”的研发公司都走到了悬崖边上,进不得,退也不得。自动驾驶也不例外,各家“放弃”、“暂停”、“裁员”的消息,成为业内见怪不怪的常态。

然而,常态之下,亦有暗涌。你可能没意识到,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无人驾驶就常常以各种姿态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不论是送饭送药送快递,还是7×24 小时不间断消杀,亦或是红外测温筛查、循环播报提醒、远程可视化指挥,都间接性的让无人驾驶成为防疫主力军。

“外挂”背后的长时间博弈

对于智能化圈并不是很了解的人,肯定会问,作为搜索界常青藤的百度在自动驾驶圈里干什么?

2017年4月19日,百度正式发布Apollo(阿波罗)计划,旨在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

简而言之,百度Apollo是个平台,也是个“圈子”。

在百度长达7年的努力里,不仅“圈”到了177家生态合作伙伴,超过3.6万名全球开发者,还拥有了自动驾驶路测牌照150张,全年能新增专利1237件,车队总测试里程累计超过300万公里,覆盖北京、武汉等23个城市。

2017年年初,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L4、L3分部以及百度车联网业务合并,完成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组建,百度AI技术平台体系成立。同年,7月,百度AI开发者大会当天,李彦宏双手不握方向盘“把车子开上了五环”,Apollo计划出尽了风头。

当然,在自动驾驶的赛道上总是挤满了一拥而上的人从众叕,做“圈子”的人,也并不只有百度一家。不可否认,在后来的很长一段一段时间里,未能真正打造出自动驾驶的厂商们,通常“面目”模糊,用零星且看不懂的产品来收割资本。

这块肥肉,引来无数车企竞折腰。“挣快钱”“铺圈子”的想法,造就了一个不稳定的市场,也让不少被迷茫推着走的车企吃尽苦头,放弃合作开始自主研发。

商业的故事里总是会有些戏剧性的存在,例如2018年5月18日,前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的离职。一夜之间百度市值跌去百亿美元,作为陆奇在百度最看重的项目、百度人工智能两大事业群组之一的Apollo,也陷入了一段摸黑前进的迷茫期。

不过好在,迷茫是短暂的,依旧在咬牙坚持的百度终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今年2月,加州车管所公布了2019 年年度自动驾驶接管报告,单按照MPI排名来看,百度首次超过了waymo,成为表现最好的企业。

Apollo的征途

借用李彦宏的那句,“自动驾驶的发单来了,自动驾驶汽车还会远吗?”

其实,还是有点远的。借了疫情和新基建东风的百度,这一次的三连中其实并不意味着“抬头看星星”时代的来临。

不可避免的,政府需求的多样性和场景化也将会给百度带来更多的挑战。三连中,与其说这是百度刮出来的大奖,倒不如说是其积攒多年后迎来的质变。在巨头老玩家的加码、强势外部合作者的渗入、政府策略不定时的转变之下,消费者依旧是检验质量成色的唯一标准。

未来,百度Apollo这场“看星星”的征途必然还有很长的故事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