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古时候山峰顶上的寺庙是怎么建的?几千米高材料是怎么运上去的?

知道大家看一些风景照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些千年古刹是建在山顶上的,而这些山顶普遍高耸入云,危险陡峭,有趣的是,这些建筑不仅建造精美,而且历经百年风吹雨打都没有受损,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这不禁让人感到好奇:古代没有大型器械,这些山顶上的寺庙是如何让建成的?难道有“神人相助”?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些神迹是怎么建成的?

栈道是指沿着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栈道在战国时已经出现了。秦惠王时修建了陕西褒城褒谷至郿县斜谷的褒斜栈道,长235千米。秦伐蜀时修了金牛道,被后世称为南栈道,长247.5千米。

简单来说,栈道就是先用人工(用绳子悬挂)在崖壁上凿出放木梁的孔,插入木梁,上面铺木板或是覆土石而成的路,以此来为山顶一类的建筑运输材料。《古董局中局》中就有类似于国外发明的省时省力栈道,用于搬运和行人。对于一些在峰顶类的建筑物来说,环形栈道无疑是在古代来说最实际的搬运方法了。

当然我们上面提及的这些方法危险系数极高,我们现在能看到这些山顶的精美建筑都是古人智慧和汗水建成的,感恩他们的勇敢,让我们能够欣赏古时候的“神迹”!

不久前去爬九华山,爬到半山腰已经累个半死,就坐在山石上踹气,喝水,这时候,一位老伯挑着两袋黄沙,一步一步经过我面前,满头大汗,很吃力的样子。

当我们惊叹许多“建筑奇迹”的时候,请别忘了,那里面堆砌着的主要不是所谓人类智慧,更多的是无数汗水,鲜血和冤魂。听老人讲,汉阳县九真山上的寺庙是高僧“飞砖”搬上去的。九真山海拔290米,山高路陡,搬运建筑材料确实工程浩繁,有道高僧在周围百里久享盛名,他用了一个心计,声称某月某日能够将九真山脚下的砖瓦施法飞上山顶去,承蒙四乡百姓到时观看。众乡亲们信以为真,那一日九真山下人山人海,都想亲眼目睹和尚施展大法飞砖,不曾想高僧高声称道,各位施主这相有礼了,烦请众乡亲每人搬一块砖瓦送至山顶,望不推辞。于是万千人众齐心搬走了砖瓦上了山顶。不才亲耳所闻老人所言,不辨真伪,见笑见笑。

这些能够保存至今的山顶寺庙和楼宇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和遗产,并在今天作为名胜古迹接受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鉴览。犹如大自然鬼斧神工,实为人力修造的恢弘庙宇,其中有名的例如贵州梵净山的红云金顶——拔地而起的高山如支柱一般,脚踏大地,山顶与天顶相连,孤山四周毫无附庸,悬崖峭壁的顶端是大气恢弘的佛家寺院。两座分离的山头只有一座石制的天桥相连,令人叹为观止的同时又不由好奇,这到底是如何建造的?

自古上山必有路,不可说无法建造,修建在山顶峭壁上的房屋只是难以建造。这些建筑哪怕放在今天,用工程器械其实都是难以建造的,山路崎岖,建材只能够依靠人力搬运。

古时候建造这些奇险建筑,何尝不是单纯靠人力呢?能够修建建筑的山顶,人必定也能够上去,只不过是修建时间长短的问题。人们选定修建地址后,首先会勘探建造的位置和路线,在途经之处劈砍树木、开辟道路,最后由壮丁做苦力,把建材抬上需要修建的地方。

第二、软梯

有的寺庙建设的地方非常陡峭,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为了要这种感觉,有多少人死在了建设的路上,毕竟这种悬崖峭壁上的寺庙,在建设的过程中可给人们造成了无数的痛苦。施工的工人们需要利用一种软梯,他们先由一个人通过攀岩或者会轻功就飞上去,再或者叠罗汉也要上去,总之要想办法上去一个人,作为领路人,然后在上方往下边放一条软梯,大家就可以顺着软梯爬上去,在爬的过程中,背着一个大竹筐,后边放着的可不是蘑菇,而是沉重的建筑材料,在高度疲劳作业的情况下,失手掉下去摔死的人不在少数,这就是为什么说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了。

总之,在古代大兴土木的任何事情,都是百姓的噩梦,因为古代的生产力和科技有限,想要满足统治阶层的要求,基本上都是在用底层百姓的生命来完成,所以每一座山上的寺庙,都有背后的辛酸,就更不要提万里长城这种工程,背后又有多少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