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靠卖吊牌为生,一年赚9亿!南极人何以沦落至此?

昔日的老牌保暖内衣南极人,如今的业务可真的是遍布各个领域!

曾经专卖保暖内衣的南极人,如今从纸尿裤到玻璃杯,从玻璃杯到汽车坐垫,可以说横跨了不同的领域,真是万物皆可南极人!

不过,你不要以为是南极人的业务拓展了,真相是原厂家10年前就停产了,而我们穿的南极人竟然是“假的”,只要吊牌是真的。

其实,早在去年,“南极人骗局”就已经被媒体报道了。当时,媒体的一篇文章解开了“南极人”电商的真面目,这个公司任何产品都不生产,只出售吊牌,只要你给钱就可以授权给你,并且还给你附送广告位和活动报名,如果遇到调查,他们会给你提供证明规避处罚。

从原来的保暖内衣到现在的卖吊牌,南极人的转型可谓是成功的,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频曝质量问题

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南极人”三个字后发现,有“南极人官方旗舰店”“南极人男装官方店”“南极人家纺旗舰店”等数百家店铺。售卖的产品从保暖内衣到烘鞋器、足浴盆、纸尿裤、电热毯、保温杯、洗碗布、蚊帐、洗衣机等,品类丰富。

图片来源:淘宝截图

不过,随着不断授权品牌给各种供应商,“南极人”相关产品因质量问题屡屡被消费者投诉。

安徽的李先生这样说道,去年“双十二”期间,他在南极人官方旗舰店内购买了一套保暖内衣,仅穿了一天就发现裤子脱丝了。“印象中,南极人是物美价廉的品牌,现在看来,所谓的老品牌虽然‘价廉’,但在质量上并不一定是‘物美’了。”李先生称。

还有不少网友也反映遇到了类似的质量问题。

网友“一习荒凉2017”购买的南极人裤袜,收到后发现产品多处破洞;

福建网友“King 莫言”表示,购买的南极人按摩椅仅一个月就坏了;

还有网友表示自己刚购买的南极人足浴盆漏水;

白先生则称,购买的南极人电加热盐袋在充电过程中烧焦冒烟……

而南极人只管授权给合作商,自己却从来不管授权品牌的质量。在这样的经营方式下,南极人的口碑也是越来越差,产品质量根本没有保障。

于是,各电商平台上充斥着消费者对“南极人”质量的怀疑及不满,有消费者表示,客服多以退货退款来处理,而对于质量漏洞,客服大多却要求消费者修改退货理由为“七天无理由”而非“质量问题”。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此外,自2018年开始,南极人已经多次上了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从蚕丝被、内衣、棉服、童装、冲锋衣到电推剪、卷发器、按摩棒,其均有产品上质检黑榜。

不卖内衣卖吊牌

2010年,转型成功的南极人公司开启电商服务;2012年,开启了南极人共同体商业模式,做产品生态链;2015年,南极人公司推出系列服务品牌,并成功借壳新民科技登陆中小板,南极电商自此进入A股。

上市后,南极电商又收购了起源于新加坡的品牌Cartelo(卡帝乐鳄鱼)和主打童装的Classic Teddy(精典泰迪),就连韩国美妆达人品牌PONY也和南极电商开展了品牌合作。

2017年,南极电商跨界收购时间互联,代理移动互联网媒体投放平台流量及整合分散流量,向客户提供营销服务。

就这样,靠保暖内衣起家的“南极人”,如今已将业务拓广到互联网营销上,将“老本行”抛诸脑后。

4月26日,南极电商发布了2018年年报,总营收33.53亿元,净利润8.87亿元。这其中,品牌综合服务业务营收9亿元,但毛利率高达94.11%;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总营收3385.55万,毛利率更高,为96.52%。仅这两项业务的利润就占据了南极电商总利润的76.14%,也就是说,南极电商的利润有3/4依赖品牌服务业务的输出。

图片来源:官方公告

优秀的业绩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但部分投资者和消费者或许还不清楚,品牌服务究竟是什么业务?同样关注该问题的深交所,对南极电商2018年年报也出具了问询函。

从南极电商给出的问询函的回复中了解到,南极电商所谓的品牌综合服务,概括而言就是授权与产业链服务——从研发生产到客服包装、质量把控再到广告营销,南极电商为授权供应商与经销商提供了专业的一条龙服务。

作为回报,南极电商向授权供应商收取一定量的品牌综合服务费,相当于GMV(相关电商平台的成交金额)的3%-6%左右。2018年年报数据中,授权品牌产品的GMV达205.21亿元,按照此比例,南极电商去年的品牌综合服务费在6亿元-12亿元区间范围内。

直至2018年年底,南极电商的经销商店铺多达5535家,覆盖天猫、淘宝、京东、苏宁、唯品会、拼多多等多个大众熟知的电商平台。

产品类目也从内衣服饰扩展到居家日用、清洁用品、母婴用品、生活电器、按摩保健等20多个类目,小到棉签,大至床垫、空调扇都冠以“南极人”品牌。

然而,这些产品都不再是原汁原味的“南极人”,而全部都是由授权供应商和经销商生产,再挂上“南极人”的品牌商标而已。

砸了的牌子

近日爆出的关于南极人、恒源祥、俞兆林等企业靠卖“吊牌”(品牌授权)生存的消息,让保暖内衣在这个寒冬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不仅是南极人,包括金盾雅鹿、俞兆林、北极绒等服装行业为主的品牌企业,都有‘吊牌’的商业模式。”成都市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施国庆称,这样的模式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香港等品牌服装企业,由于“吊牌”追逐短期利益,对品控环节的缺失,或将导致行业恶性循环。

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恒源祥合作供应商985家;合作经销商4321家,授权店铺5559家。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南极人只管授权这方面,至于授权的产品质量如何,南极人是不管的。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来南极人口碑有所下滑的原因。

使用南极人的牌子,“无牌”产品摇身一变,瞬间成了名牌产品,一件无牌牛仔裤只能卖70元,但是挂上了南极人,就能卖出上百元的价格,即使去掉贴牌成本,利润也能上升20、30元。

短期来看,其商业模式取得了成功;而长期来看,如果仅仅靠过去积攒的口碑与情怀,但对品质把控不严、品牌管理不善、随便授权等等,这样总有一天会把牌子做瘫掉,而如今正是在透支品牌价值。

“一些品牌在授权之后,之所以还能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关键在于公司对代工厂的资质与产品的质量都有着严格的控制。”业内分析人士谈到。

上述人士表示,南极人之所以每年靠吊牌赚几亿,就是因为消费者对于这一品牌还算信任。假如一味只顾赚钱,对授权产品质量不进行把控的话。想要长久发展下去,就有些困难了。“商品的质量好才是消费者最想看到的!”

但要知道的一点是,曾经“南极人”几乎已经是众所周知、美誉满满的保暖内衣品牌,然而南极电商不顾产品质量的品牌授权操作实在是令人费解,如果再这么下去,会不会“把一手好牌打烂”呢?

综合自:商业观察、猫财经、中新经纬

作者:乒乓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