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 | 遇 | 档 | 案
地理位置
泉州市鲤城区平水庙
所属社区
泉州市开元街道开元社区
平水庙位于鲤城区开元街道开元社区,东起裴巷,西抵静园附近。以前的平水庙,就是这200余米的小巷,如今范围扩大,包括连接新华北路的一段,全长已有700余米。
A 地名由来
平水庙位于小山的山脊之上,为泉州古城内制高点之一,也是古代军营驻扎处。旧时每遇洪水,泉州半城即为泽国,城北几处小山就是避水高地。唐代兴建开元寺,便选择在这小山南坡,古人在此修建一座供奉禹王的庙宇,借“夏禹治水”的典故,寄寓“平定水患”的愿景,取名“平水庙”,庙宇所在地便以“平水庙”命名。
B 巷子看点
平水庙旧时在古城西北角小山之上,有许多有意思的地方。供奉禹王的平水庙不远处,曾有一座供奉雷神的小庙,名为“雷公厅”,二者都与水患有关。“雷公厅”是当年泉州城内有组织的乞丐聚集之地,留下许多有趣的俗语和歇后语。平水庙巷底还曾有一座供奉观音菩萨的“莲心庵”,庵中有婆罗门教的主神毗湿纽佛像,横匾“大乘莲心”为洪承畴亲弟洪承畯所书。在民间传说中,“大乘莲心”的繁写和谐音,似“大无良心”,用来讽刺其兄投清之举。平水庙还有陈仲瑾故居、古城内罕见的井中井……泉州古城的地理人文、爱国情怀、海丝文化,均在这里留下痕迹。
平水庙26号
陈仲瑾故居:
父兄子弟灿星华
在2019年央视《记住乡愁》节目中, 82岁的东南大学原校长陈笃信受邀回乡录制节目,他就是来自名人辈出的平水庙陈氏一族。陈氏最早居于河南颍川,因避北宋末年金兵之患,迁至福建金门岛浯洲阳翟,清代迁至平水庙。
故居保护完好,进门即可看到三块牌匾,均为陈氏家族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的荣誉。
“经元”来自陈师海,他为道光丙午年(1846年)福建乡试第四名,后因抗流寇有功,受封“钦赐四品衔朝议大夫”;“明经”来自陈师温,他是咸丰丁巳年(1857年)贡生第一名;“文魁”则来自陈仲谨,光绪壬寅年(1902年)乡试第二十五名。
陈仲瑾(1879年-1963年),名砥修,字仲瑾,号缙玙,父亲陈伯华为光绪初年秀才。陈仲瑾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秀才,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举人,1906年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1926年任晋江县商会会长,创办西隅小学、西隅中学和西隅师范学校,任董事长。
新中国成立后,陈仲瑾仍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历任晋江专区土改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文史馆馆员、政协泉州市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并担任泉州花桥善举公所董事长。
故居内有书香门第的特色,厅内两侧有两幅对联,为陈仲瑾的伯父陈师温(1809年-1873年)所书。其中一联为:先人有志诗书,尝言稽古于公,门兴驷马;洪范兼言福寿,要知能遵王道,家用平康。上联说的是陈氏第七代祖先陈鹏程(1755年-1825年),为县衙书吏,他有志向培养子孙读书,曾在史书中读到汉代同样有一个衙门的书吏,名为于公,与自己的身份相同,一生行善,教育后代,后来儿子于定国成为西汉丞相。下联说的是《尚书》中《洪范》篇谈到福寿,说要遵循王道,家庭便会平安康乐。这里有不卑不亢,坚信读书行善,便能人才频出、家业兴旺的良好家训。
另一联为:“胜地纪联魁,里有公评,品学文章高月旦;居家传聚德,天开瑞应,父兄子弟灿星华”,说的是在联魁这个地方,邻里街坊均说陈氏人品、学问好,高于日月,家族人才多,如繁星灿烂。下联“聚德”来自陈氏堂号“聚德星”。
陈仲瑾次子陈泗东(1924年-1994年),字延颖,号幸园,暨南大学毕业,天资聪颖,四五岁即能识文断字,有“神童”之称,加之书香门第的熏陶,治学谨严,对文史地理、人物风貌、诗词歌赋研究极深,在文史界素有“泉州通,陈泗东”的雅号。著有70万字的《幸园笔耕录》一书,是开拓“泉州学”的重要里程碑。在人才济济的泉州学界,被推选为泉州历史研究会会长、泉州市文管会主任、刺桐吟社首届社长等,晚年写下洋洋千言,首倡重修威远楼,千年胜迹威远楼得以重现中山北路。
陈泗东三子陈笃恒(右),生于1957年,与祖父、父亲一样,曾任泉州市政协委员,曾力推“小黄人”公共自行车,方便市民出行。他收集、整理陈泗东先生的大量信函、手稿。他回忆说,陈泗东1944年考入暨南大学,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反饥饿、反内战”斗争。因不满美军暴行,1947年1月4日,他愤而在上海《文汇报》发表《致蒋介石的公开信》战斗檄文。1947年5月,被选为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代表,前往南京参加“5·20”抗议活动。
陈泗东对史学有深刻见解,在干校期间,对当时轰动世界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表研究意见,获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回信。
这是陈泗东先生当年关于重建泉州谯楼(威远楼)的设计构想。凭借深厚的文史功底,陈泗东对威远楼的外形、细节、作用等有精确的建议,如“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谯楼是泉州的谯楼,不是皇宫的门楼,必须加以区别”等等。
上世纪80年代,泉州每年元宵佳节在开元寺准提禅林(小开元)内举行春灯诗会,为泉州文史界盛会,文人墨客吟诗作画,非常风雅。这是1982年元宵,陈泗东(中)与著名画家李硕卿(左)合作,题诗作画。
1982年元宵节创作的这幅圆月红梅图,不仅由陈泗东题诗、李硕卿作画,还有著名书法家虞愚的题字。
陈笃恒与厦大中文系毕业的妻子李芬成婚时,陈泗东撰联一副,并请好友虞愚书写:“笃爱而投瓜报李,恒情以种桂生芬”。联首嵌入儿子的名字,联尾嵌入儿媳的名字,文意自然熨帖,还有期待爱情美满的良好祝愿,令人叹服。
陈氏家族出过许多影响深远的人物,如陈仲瑾长子陈泗传,毕业于厦门大学。其子陈笃信生于1937年,曾任东南大学校长,也是“一条西街走出的四位著名大学校长”之一。
陈仲瑾女儿陈碧玉,出生于192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改革开放初,厦门被选为创办一所外语学校的试点城市,已从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职位离休的陈碧玉投入此事中,创办了福建省重点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
陈氏中陈仲佐次子陈清泉,字延川,生于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曾任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其长子陈小川,生于1952年,为中国青年报党组书记、总编辑,还是央视特约评论员,以评论犀利、幽默风趣为观众喜闻乐见。
陈氏一族中,仅陈仲瑾一脉三代内就有10多个教授、博导,涵盖化学、数理、无线电、建筑等多个科学领域,不得不令人感叹良好的家风家训带来的深远影响。
陈家有一棵百余年的朴树,在3米处中空,丝毫不影响整棵树的繁茂,反而增添不少古拙顽强的味道。
平水庙23号
静园:
近百春秋谱华章
平水庙23号是泉州市弘一大师学术研究会会长陈珍珍居士的住所。陈珍珍出生于1920年,今年99岁,曾在培英女中、集美学校就读,后任西隅小学、培英女中教师,又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福建省及泉州佛教协会副会长,曾连任三届泉州人大常委会委员,创办泉州佛学苑,并主持《弘一大师全集》出版。
陈珍珍居士(中)与弘一法师孙女(右二、左二)合影留念。
陈珍珍居士的父亲陈仲佐(1889年-1960年),年轻时在新加坡、印度等地谋生,后在菲律宾任高级职员,1926年回国自营商业。妻子是留府埕贡生王为玉之女,为大家闺秀。
祖父陈伯辅(1864年-1937年),早年在南洋谋生,以文才闻名新加坡,为“华侨三支笔”之一。
弟弟陈清泉,是光明日报社高级编辑,曾任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门前的“静园”二字便是当年修盖新厝时题写。
据陈珍珍侄女陈笃聪回忆,陈珍珍14岁那年就读于培英女中,一次班主任带学生去拜见弘一法师,陈珍珍获赠一本佛经,深为欣喜。这一天被陈珍珍称为“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因此与佛结缘。1938年,她在永春普济寺再次受教于弘一法师,从此专研佛理,终身不嫁。
陈氏祖宅在26号,后来家族繁衍,在23号购地置宅,所以陈家称23号为新厝。
静园中有一座两层小楼,二层上有“辅佐楼”三字。此楼于1952年兴建,1987年重修,落款是“陈清泉”。“辅佐”二字,于“陈伯辅”“陈仲佐”各取一字,刚好组成“辅佐”一词。
二楼大厅两侧是陈珍珍祖父陈伯辅70岁寿辰时,泉州名流集体赠送的寿屏。从落款可以看出,祝寿骈文由来自金鱼巷的清末进士吴增撰写,并由紫云黄氏的清末“拔元”黄毓清书写,二人均谦称“愚侄”。
陈珍珍几年前搬到南安长住,这是她的书房兼卧室,旁边还有一室,放满书籍。谁能想到,学问极为精深的佛学大家,就在这样简朴的环境中治学和休息。陈笃聪介绍说,姑姑生活非常节俭。上世纪80年代,她往返国内和新加坡、菲律宾等地,筹措60万元巨款,主持出版《弘一大师全集》,多年积累下来的,如今就是一箱箱她喜爱的书籍。
书柜中有陈珍珍主持出版的《弘一大师全集》,该书分八大卷十册,共收录弘一法师各时期珍贵的历史照片100多幅,约1400万字,为弘一大师文集中规模最大、篇幅最多、收集最全的一部。
平水庙1-2号
培元培英两校旧址:
西式教育开先河
平水庙1号和对面的2号,如今都是泉州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据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史馆黄方主任介绍,百余年前这里是闻名遐迩的培英女校、培元中学、养正小学的校址。
晚清时期,中国新式女子教育开始兴起。1890年,英国长老会传教士礼荷莲在泉州创建培英女校。黄方介绍,初办时校址设在西街驿内埕(现影剧院近邻),1903年迁到平水庙1号。培英女子学校初办时,从晋江、南安、安溪、永春等地招来一批女生,旅费由学校提供,家境贫寒的学生还可全免或半免学费。1904年,长老会派传教士安礼逊博士来泉州,在平水庙北侧创办养正学校,后改名培元学校。初办时只有小学,后来发展到初、高中均设置。1916年,中学部(培元中学)向西迁往新华北路花棚下,而平水庙校址大部分移交给培英女校,小部分仍作为小学部的办学用房。
1894年培英女校的创办人礼荷莲(左三手拿雨伞者)。
培英和培元两所学校均为英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的教会学校,开启近代泉州西方基础教育的先河。
两所学校的发展轨迹相似,都是从初办时只有小学,逐渐发展成具有初中和高中的完全中学。而培元中学甚至还设置过大学预科。1916年,培元中学校长开始由华人担任,首任校长为许锡安;而培英女校的首任华人校长是1925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王淑僖(王校长也有可能是泉州首位女大学生)。
1952年,人民政府先后接管这两所学校,培英女校改名并升格为泉州女子师范学校(中专);1955年改名为泉州幼儿师范学校,此后校名又几经更改。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接办后,培元中学改名泉州第二中学,此后又几经更名,1979年恢复原校名培元中学。
1895年,在驿内埕办学的培英女校学生在用餐。
1928年,已迁往花棚下的培元中学泗水楼。
经泉州文史作家蔡永怀先生介绍,我们来到泉州市区王惠玑老人家里。王惠玑生于1924年,今年95岁,神采奕奕,性格开朗。她老家在泉州南安,父亲名为王奕万,家里并不富裕。当时妇女解放思想开始普及,家里就让王惠玑来培英女校就读,后来又到泉州第一所高校国立海疆学校就读。在学生时代,她和后来的丈夫一起参加革命,一辈子都奉献给革命事业。
这是王惠玑珍藏的一张1944年的毕业照,她站在二排左二的位置。老师们则都站在后排,其中高个子的外国女老师,王惠玑记得当年师生们都亲切地称她为“陈姑娘”。
这张照片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女生们都打着赤脚。作为西式教育的教会学校,怎么会出现打赤脚拍毕业照的情况?王惠玑说,这是由于班上有个别女同学家境贫困,买不起鞋,只能赤脚上学。为了不让穿不起鞋的同学尴尬,大家拍照时索性集体打起了赤脚。不难看出当年平等友爱的精神,切切实实地影响到培英女校的女生。
王惠玑回忆说,那时母亲每年会养一头猪,到了开学的时候,就把猪卖了,作为学费和校服费用。虽然是教会学校,她并不信教,学校这方面管得并不严,让其得以学习到丰富的文化知识。
今年5月份,泉州幼高专迎来一位专门从厦门赶来的老太太王迪文。她生于1932年,为学校捐出省吃俭用的30万元。王迪文回忆说,1949年,作为南下服务团成员,她从上海来到泉州,至今已有70年,1959年至1966年曾任泉州幼师(泉州幼高专前身)副校长。
培英女校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包括此前介绍过的新中国第一批女跳伞运动员之一王人驹女士。
这所有100多年历史的学校,对许许多多献身教坛的老师来说,都倾注深沉的情感。
平水庙3号
泉州邮电公寓:
西人住宅有遗迹
在平水庙3号泉州邮电公寓大院内,有一栋三层的白色建筑,现在已是危房。虽然曾经粉刷,外廊红砖立柱仍可见近现代闽南西洋结合的建筑风格。大楼底层有半地下室,四周均有通风窗口,可以隔断潮气。陈笃恒先生回忆,幼年时曾和小伙伴们钻进去玩过。
据黄方主任介绍,这栋楼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光绪二十二年(1895年),英国基督教长老会暨泉州惠世医院在平水庙南侧购地,建造英国长老会传教士的牧师楼,也叫西人住宅区,作为惠世医院英国医师及来泉传教办学的英国传教士的宿舍。西班牙天主教传教士任道远也曾住此处。
民国时期,该住宅区系惠世医院的产业。除住宅楼外,还有一个网球场。抗战初期,为了避免日寇飞机轰炸,球场地面曾绘有巨幅英国国旗。根据陈泗东先生生前回忆,1939年春,晋江县长王笑峰曾借宿、办公及避难于邻近的陈仲瑾先生宅第书房。王县长认为有此西人住宅区(相当于租界)庇护,可保安全。
1952年8月惠世医院被政府接办后,产权及用途几经变迁和调整,上世纪70年代划为晋江地区邮电局宿舍。
室内还有当年壁炉造型。(陈笃恒/供图)
大楼后方二、三层与其它建筑的连廊系后来扩建的,原来弧形嵌砖的窗楣也被掩盖。
上世纪40年代,一群学生曾在这里合影留念。
现场踏勘并比对民国时期的老照片后,黄方介绍说,该宿舍区原清末的建筑现已不存,目前看到的这栋建筑是上世纪40年代的楼房遗存。新中国成立后,该楼改扩建并加盖一层,但一楼及室内仍部分保留原来的建筑风貌,包括地下通风窗口、楼梯扶手及壁炉等等。
平水庙7号
井中井:
井底另有大乾坤
在平水庙7号后院,有一口在泉州古城内少见的井中井。此前采访中在开元寺附近曾有听闻,只是已被填埋。据陈笃恒先生回忆,这口井以前有几个井口,井中有一个颇大的空间,在井底还掘有一个井口,这种构造方式,一是方便打水,可供远近居民同时在一口井中取水;二是在干旱时期,上面水井干涸,下面井中仍有水可用。
陈泗东先生在文章中回忆,平水庙在近代比较偏僻,瓦砾遍地,其中还常见许多古代陶瓷碎片。居民掘地开墓,常有完整的唐宋瓷器出土。附近几口大古井都有4个井口,可推测古代此处是人烟稠密的居民点。
井水很深,井中隐约可见另有空间。
7号内的汤吉英女士是山东人,来泉州几十年,操一口流利的闽南语,她丈夫黄百宁是泉州老一辈著名摄影家,为泉州摄影界、档案界留下过许多珍贵的图片资料。汤吉英女士说,以前这口井是附近居民公用,来打水的人很多,如今仍可取水浇灌花草。
拾遗
平水庙曾有一个供奉雷神的“雷公厅”,为清末民初泉州城内的乞丐聚居处。此处曾是明清两代军队营房,日子久了,泉州人就管这个地方为“乞食营”。乞丐有自己的组织和头家,每天上街讨饭,晚上回平水庙,于是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歇后语:“乞食回平水庙——返营(赢)”,因“营”与“赢”谐音,成了“转输为赢”的意思。
有趣的是,泉州收藏者陈建福先生还收藏一本清末民初雷公厅乞食营收支账本(如图所示,陈建福/供图),其中记录乞丐卖龙眼、治疗眼疾、做普度的收支,十分详尽。
清末泉州文人杨介人著有一部奇书《畅所欲言》,我国著名史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曾说:《畅所欲言》里的俗语及其涵盖的民俗的事象、反映的泉州市井文化,很可注意。书中有一句俗语:“进贤起宫,乞食打达”(杨茂盛/供图)。在古代铺境制中,雷公厅地处奉圣铺进贤境,这里说的是进贤境的宫庙起建,是由乞食者来完成的。而在泉州别的铺境,这类事情往往由德高望重的绅商来完成。这句俗语除了说明乞食者有组织能力,还有就地取材,不分高低贵贱把事情做好的意思。
平水庙22号,这里曾出过一位举人叶笃初,为举人陈仲瑾的邻居。据陈泗东先生的文章回忆,叶笃初早年就考中秀才,补廪生(科举考试中,成绩名列一等的秀才称为廪生,可获官府廪米补助)。后来陈仲瑾以童生赴考秀才,需要一个廪生来担保身家清白,就是叶笃初担保的。清代癸卯年(1903年),叶笃初中举,令人扼腕的是,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平水庙17号住着一位曾文耀老人,生于1923年,今年97岁,曾任泉州百货公司下属店的主任。他对一件往事记忆犹新,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个日本商人,在几个台湾人陪伴下寻访至此。这个日本人从家族史中得知自己的先辈曾在中国东南一处教堂传教,后来寻访很久,终于打听到就在泉州平水庙,于是来曾文耀老人家探访。老人确认有此事,但教堂已拆,无迹可寻,日本人只得空手而回。
日本商人临走前表达谢意,还给曾文耀老人留下一张名片。
17号门前“龙山红树”石匾是曾文耀老人于1982年所立。“龙山红树”取自唐末诗人章碣七律《癸卯岁毗陵登高会中贻同志》,诗中有“凤笙龙笛数巡酒,红树碧山无限诗”一联,充满诗情画意。
在平水庙三岔路口,有一栋颇有年代感的建筑,这是当年泉州卷烟厂大楼。1956年,泉州市内三个烟丝联产处集中,成立泉州烟丝厂,1985年改名为泉州雪茄烟厂,1992年改名为泉州卷烟厂。如今泉州卷烟厂已不复存在。
刺桐、桑莲、双塔、古城,这些品牌的卷烟是许多泉州人早年的记忆之一。
在平水庙,还可以看到“长城寻呼机”的字样。上世纪90年代,在手机兴起前,这里生产的长城寻呼机是社会上时髦的电子产品。
时光永在流逝,沉淀下来的,是那些影响至今的传奇故事和风云人物。这条僻静的小巷留下丰富的人文典故,在漫长的时光中,时读时新。
注: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开元社区、蔡永怀、杨茂盛、黄方、陈笃恒、李芬、陈金通、吴绵、王惠玑、王迪文、曾文耀、曾建民、许丽璇、曾华丽等诸位先生、女士及老宅后人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