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连获“国字号”殊荣 打造现代农业发展“齐河模式”

视频加载中…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翟岩 通讯员 崔志华 靖彦 齐河报道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示全国首批100个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齐河县榜上有名,成为山东省入选的5个县市之一。

有着“黄河粮仓”美誉的齐河,全县耕地面积126万亩,粮食总产量常年保持在22亿斤以上,连续7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被授予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山东绿色优质小麦订单种植基地县等称号,是不折不扣的超级产粮大县,肩负国家粮食生产重任。

连年丰收的背后,是齐河县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12月7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公布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齐河县成功入选,为德州市唯一。

此次再添“国字号”荣誉,靠的就是齐河以整建制粮食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为主抓手,以农业农村部80万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为主平台,集成示范推广粮食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成为引领全国粮食生产的一面旗帜,创造了粮食绿色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增产的“齐河模式”。

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

12月7日,正是大雪节气,今年齐河县的小麦播种时间比平时延后了不少,但齐河县的80万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内,青翠的麦苗铺满大地,成方连片望不到头,偌大的农田里看到不几个人,只有清亮的水流从一个个地头的“小农水”中潺潺而出,滋润了农田。

“以前浇水都是几个人抱着管子从沟渠里抽水,费时费力不说,碰上枯水期想浇地也浇不了,现在很方便,只要打开小农水的开关,很快就能地给浇透了。”一位正在浇地的农户笑着对记者说。

“现在正是小麦的分蘖期,此时喷施越冬水,可以起到增温保墒防冻的效果,提高小麦的抗冻能力,为明年夏粮丰收打好基础。”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董永介绍,近年来,齐河县坚持整建制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抓耕地“要害”,全县粮田林网覆盖率达到100%,农田有效灌溉率达95%以上。目前,齐河县建成了农业农村部30万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核心区、80万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和100万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辐射区,是“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粮食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标准农田基础设施达到每50亩一眼机井、每200亩一网格、每50000亩一套(气象、墒情、虫情)综合服务站的标准,成为全国一流的高标准农田典范。在粮食生产方面实现了高标准粮田面积、粮食生产机械化率、大面积高产示范方耕地占比、粮食单产水平和绿色模式攻关财政补贴资金五项全省第一。

同时,齐河县立足小麦、玉米主导产业,建立国内第一个县级粮食生产标准,全面建成农业现代化大基地,基本实现基地标准化生产、耕种收机械化率、良种覆盖率、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落实到位率、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五个100%”和基础设施水平、粮食单产水平“二个高”。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破解“谁来种田”难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追问与忧虑与日俱增。面对“时代之问”,齐河也在探索中寻找着自己的答案。

当天,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晏北街道葛庄村云馨家庭农场的高标准农田里,嫩绿的麦苗已经破土半拃,这让农场经营者郭云松了一口气。

郭云是齐河县有名的种粮大户,也是当地首批取得职称资格的农民之一。2014年,郭云和丈夫聂宜胜从村里流转了40亩耕地,迈出了规模种植的第一步。2016年,她靠着外出打工和卖桃酥攒下的钱,成立了云馨家庭农场。“从那时候,我就发誓一定要全心全意服务群众,在农业现代化种植上有所突破。”郭云说,农场成立一年就已流转土地260亩,中间经历不少波折,甚至有两年处于亏损状态,但她和农场硬是挺了过来,经过5年发展,农场从最初的2个人、40亩地,发展成现在拥有40余台大型机械、30余名工人、500亩地的大型农场。

今年9月以来,齐河出现持续降水天气过程,部分地块土壤水分饱和,甚至出现农田积水,玉米普遍晚收,小麦播种也随之延后,对秋收秋种产生不利影响。

“传统粮食种植想真正鼓起钱袋子,不能光指着靠天吃饭。”郭云指着院内的一排大型机械说,云馨家庭农场正是靠着规模化经营效率高、社会化服务程度高的优势,立足农机农艺融合,及时调度各类农机具,让阴雨天气下秋收秋种的繁琐工序变得省时省力,不仅及时完成了农场500亩的秋收秋种,还协助周边10余个村提供农业服务,解决百姓种地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像郭云这样把种地当成事业的人,在齐河不在少数。

“齐河县‘坚持基本经营制度和经营模式创新相结合,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坚持统一部署和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量。”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董永介绍,目前,齐河县农民合作社1061家,其中种粮合作社568家;累计培育家庭农场344家,其中种粮家庭农场126家;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685家,单户平均种植面积在180亩左右。

从种到收全“托管” 以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

同样是面对特殊天气对秋收带来的不利影响,作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位于齐河县胡官屯镇的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当地耕、种、收全托管服务了近6万亩农田,其中,服务对象九成是小散农户,少的有两三亩地,多的八九亩,多的二三十亩,该如何挽回辛苦半载的收成?

今年10月中旬,为有效应对连阴雨天气造成的田间泥涝,不同于以往的轮式玉米收获机,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全县率先采购使用了履带式机械收割机,通过全天候机械化作业,抢收快收、应收尽收,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吧,确保了粮食质量和农户受益。

“受天气影响,普通的收割机没法下地作业,今年玉米收割进度已经比常年偏晚十天左右,我们专门采购了3台履带式收割机,可以在泥泞地里正常行驶,能大大加快收割进度。”齐河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本刚说,为了抢抓农时,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还采购了多台马斯奇奥播种机,这种新型复合播种机的投入使用,面对泥泞的田地,可将秸秆还田、旋耕埋草、施基肥、播种、镇压、开沟等工序一次性完成,尽量减少了机械下田碾压次数,加快了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为后期的小麦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这些农机价格都不便宜,但是现在买了,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就不愁了,而且从国家到县里都有补贴,能减轻一部分负担。”袁本刚说,今年秋收秋种尽管遭受一些波折,种粮还是有钱赚。“当地一家国企以每斤9毛钱的价格收湿玉米粒,高于市场价七八分。充分晾晒好的,一斤能卖到1.2元。”另外,齐河县为了鼓励农户加快秋收进度,对10月15日前收获完成的玉米地块每亩补贴20元,对小麦种植地块进行深松作业的每亩补贴15元。

“齐河县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小麦、玉米社会化服务标准综合体县市规范,像‘金穗’这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齐河有486个,全县年作业面积880万亩次,综合托管率80%以上。”董永介绍,齐河县近年来高质量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的实施,针对种植企业、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小农户等不同的服务群体,从队伍建设、服务标准、政策保障三方面着手,发展培育规模适度、服务多样、覆盖全县、辐射周边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完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托管”服务,把新技术、新装备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由专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切实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粮食质量和产量,探索形成能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和项目管理运行机制。

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放大资源优势

作为粮食主产区,如何迎合时代发展,将资源底蕴变为产业优势,进而带动相关链条各行业全面跃升?得益于80万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创建,齐河县围绕粮食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构建了集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聚集山东万康食品、友康等21家粮食加工企业,粮食年加工能力达50万吨以上,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80%。

12月15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位于齐河县80万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核心区的山东万康食品有限公司,刚进手工车间的大门,便隐隐闻到了浓郁的麦香。干净整洁的手工车间内,几十名工人专心致志,手法娴熟,正在包着馄饨,一片忙碌的景象。

“厂子就在家门口儿,我在这儿干了3年了,每月收入三四千元,还能回家照顾老人孩子,挣钱顾家两不误,太知足了。”手工车间领班工人路开香说,她不仅在这上着班,家里还承包了20多亩耕地,除了偶尔下地浇水,其余农活都托管给了当地的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省心、省力,每亩地一年还能净赚1000多元。

“我们使用齐河优质小麦研发生产出上百种面点产品,每天需要使用60余吨小麦面粉,这些面粉全部来自于齐河自产的优质小麦,投放市场反响良好。”山东万康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张丰泽介绍,依托齐河县当地优质粮食产区以及周边富集的劳动力,公司做大精深加工,做优品质品牌,从一家面粉加工厂逐渐成长为以挂面、速冻面米制品、速冻其他制品、豆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目前,公司正与中科院合作,共建小麦功能性科技研发中心,针对齐河小麦进行功能性深加工。”张丰泽说。

齐河县除了培育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还启动了国家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和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工作,以产业园区为平台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全国知名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集群集聚发展。” 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永太介绍,目前,齐河县与新疆天润乳业、新加坡澳亚集团等农业领军企业相继签约,引进外资1.24亿美元;鲁粮集团等重点龙头企业推进顺利,着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下一步,齐河县将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将齐河打造成为保障功能显著、规模效益突出、辐射带动有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齐河力量!”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法明说。

深冬的齐鲁大地,万物凋零。齐河县的80万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内,大田里的悠悠新绿却给人以无限希望。得益于农业现代化变革的“软实力”。齐河正描绘着农业生产的新图景,扛牢粮食安全大旗,朝着“5年建成50万亩‘吨半粮’产能建设示范区”目标大踏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