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管理提升助推国企加速奔向世界一流

文 · 本刊记者 刘青山《国资报告》杂志2022年第3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工作。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2022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对标先进提升管理,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明确提出,要在国有重点企业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以下简称对标提升行动),大力推进管理体系管理能力现代化。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指出,要以卓越管理夯实世界一流,形成一批以内涵型发展引领质量效益提升的领军企业。2020年6月,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重点企业开展对标提升行动,引导国有企业直面持续演变的全球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立足自身、眼睛向内,从先进的管理中要质量、要效益、要增长,推动一批企业效率效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对标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国资委和国有重点企业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截至2021年底,96家中央企业对标提升行动平均完成进度达92.01%;地方国有重点企业平均完成进度达81.62%,均完成了80%的年度目标。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表示,通过实施对标提升行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一批既传承国企优良传统又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标杆,展示了国有企业重管理增效能创一流的新风貌,形成了管理与改革创新发展协同联动、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树立新时代标杆
加强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不同阶段,国资委先后组织了多次管理提升专项活动,有效增强了国企对管理的重视力度,夯实了国企管理的制度基础。党的十九大之后,为了推动更多国有企业建成世界一流企业,国资委结合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发展实际,实施了本轮要求更高的对标提升行动。通过树立标杆的方式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是国有企业一贯的优良传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史进程中,曾涌现出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管理标杆,创造了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为带动国有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20世纪60年代初,“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全面激发了企业领导、职工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20世纪90年代初,“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促进了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树立市场意识。当然,参照标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因企施策,与时俱进,要能够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形势,为国有企业不断提升效率效益、充分体现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近两年来,包括中国一汽在内的传统汽车企业饱受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拉闸限电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压力巨大。中国一汽总会计师全华强举例说,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了几百倍,仅此一项就带来了80亿元的新增成本。基于这一现实,中国一汽结合自身实际,在借鉴行业最佳实践基础上,创新总结“降本十二法”,充分赋能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价值链的关键成本管控环节,科学高效推进降本减费项目落地实施。中国远洋海运主业涵盖航运、港口、物流等多个领域。10家重点子企业制定各自的对标方案,对标与经营管理有机融合。比如,中远海运集运主动选取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等行业领先企业,从货运量、单箱收入、燃油成本、利润率、基础客户、电商平台业务等33项指标全方位展开对标,全力赶超世界一流企业。中远海运港口公司以招商局、和记黄埔、新加坡PSA等为主要对标对象,开展港口精益运营管理提升行动,制定957项具体措施,有效提高码头操作效率。业务遍布全球,中远海运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和管控体系。图为中远海运旗下的意大利瓦多集装箱码头为解决发展中面临的产业链双向延伸、各子公司地域文化差异大、大规模定制高效管控难等难题,潍柴集团坚持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不断学习消化吸收六西格玛、精益管理等国际先进经验,逐步探索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潍柴管理模式(简称WOS)。潍柴集团总经理胡海华认为,这是对潍柴20年快速发展实践的提炼升华,也是支撑未来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核动力。
“繁星点点”争一流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新时代国有企业肩负的重大责任。翁杰明表示,创建一流的过程中,没有标杆则缺乏基础,没有“繁星点点”的具备一流管理能力的国有企业则不算成功。对标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国资委从基层企业、专业对标领域和企业集团三个层面,深入挖掘管理能力突出、特点鲜明和影响力较强的企业典型,选树出200个标杆企业、100个标杆项目和10个标杆模式,就是希望在这些标杆的带动下,对标提升行动在中国的大地上全面推行,尽早形成“繁星点点”的具有一流管理水平的企业体系。国资委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推动更多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国资委认真谋划、稳步实施,以“四个强化”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实施。国资委党委成立专项工作组,围绕重点管理领域提升要求,明确132项重点任务。在培训交流、经验分享、成果运用等方面统筹协调,促进央地协作互动、共同提高。在国资委推动下,国有重点企业累计提出22000多项具体提升措施。二是强化精准对标,补短板强弱项。指导企业结合不同业务、不同层级、不同阶段的特点,实施全过程、全级次、全方位对标先进。中央企业分层级分领域确定了1000多家领先企业作为对标对象,共设置2425个可量化提升指标。三是强化工作指导,聚焦重点推进。围绕精益化管理、数字化管理、管理标杆创建等主题,召开3次工作现场推进会,实地推介交流优秀管理经验。搭建线上线下培训平台,组织国企改革讲堂和“走进一流”等专题培训,累计覆盖约10万人次。中央企业结合实际开展多层次专题培训,累计覆盖约80万人次。四是强化督促考核,确保责任落实。搭建对标提升行动信息系统,实现对整体进度、重点任务、对标情况的在线动态监管。将对标提升行动纳入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和督导,考核结果与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挂钩。各地国资委也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多种有力有效措施,推动所监管企业强化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效能。如上海市国资委积极推进管理提升质量强企专项行动,山西省国资委全面开展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河北省国资委深入实施“学标杆、赶标杆、创标杆”行动,推动对标提升行动走深走实。相关企业加强内部组织,以更大力度的“晴雨表”方式,将完成情况与业绩考核进行挂钩,推动更多成员单位学标杆、强管理。国家能源集团分类编制组织、运营、财务、科技、风险、人资、信息等领域专项台账,明确179项任务措施,结合产业特点和管理规律细化工作清单,实现76家子分公司全覆盖。选树集团内部47个管理标杆,推广经验做法,带动各级企业“立标、对标、达标、创标”。中国华能将精益化与智能化相融合,探索形成了以“划体系、定机制、搭模型、建平台、立标准”为核心内容的“五步三化”精智管理模式,通过积累全价值链活动中的数据,搭建经营管理分析、运营优化调整、设备故障诊断、安全监督监控等46个重要领域管理模型,形成可传授可复制的精益标准,推广至20余家区域公司198家基层企业。中国石化镇海炼化立足国资委“两利四率”、对标提升行动八个维度和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八大能力要求,建立了从公司到岗位六个层面一贯到底的对标提升行动体系,充分调动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细胞”的积极性。
改革+管理促进效益最大化
改革强动力,管理增效益。改革和管理密不可分,都是党中央、国务院一以贯之的部署要求。国资委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改革与管理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在实践中,相关国企在改革的不同阶段,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升管理能力;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则通过改革手段予以化解,最终实现了企业效益效率水平的不断提高。2021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6.8%、成本费用利润率7.1%、人工成本利润率80.7%,较对标提升行动之初分别提高2.3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26.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69.4万元,增幅32.2%,是全社会平均水平的5倍多。中国远洋海运重组之初,就确立了以压减促改革的原则,通过削减法人户数和管理层级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目前,中国远洋海运法人户数较重组之初减少了39%,管理层级从7级缩短到4级。中远海运集运的法人户数较压减工作开展之初减少了47%,集装箱船舶运力规模跃居行业第一梯队,企业效益大幅提升。中国远洋海运副总经理冯波认为,纵横发力、标本兼治推动压减工作,助力集团深化改革,在提升效益效率方面切实做到了出实效、见长效。 中国中车将对标提升行动与全面启动实施“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工作结合起来,实现更高水平的机构能设能撤、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人才能培能引。2021年中国中车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5.1%。潍柴集团打造了“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工匠创新+基础研究创新”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对科技人员探索股权、分红激励等分配方式,鼓励全员参与持续创新,营造了“万马奔腾搞创新”的生态。潍柴集团也由此被誉为内燃机领域的“创新硅谷”。2021年,潍柴集团收入突破3000亿元,位列中国机械工业百强第1位,连续两年产销发动机突破百万台,是全球最大的柴油机产业集群。中国国新深入实践“资本+人才+技术”轻资产运营模式、“五个守住”的运营策略、“四不投”的投资原则、“三分投、七分管”的投后赋能理念等系列管理创新,202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1067万元,保持了良好的快速发展态势。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收官之年,对标提升行动也进入评估深化、落地见效的关键阶段。下一步,国资委将着眼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持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体系管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支撑。为推动管理提升形成长效机制,国务院国资委提出,未来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管理提升原则,即管理提升要有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二是坚持体现一流效率效益的管理提升标准,包括“两利四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现金流量净额等。三是坚持专门力量、严格制度和智能化运营相结合的一体化的管理提升工作体系。四是坚持公开透明的内外部相结合的管理提升考核评估。“国有企业要想与世界一流企业比肩,甚至在某些领域领先,那么管理提升不能局限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应该体现在企业的全生命周期之中。”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end

(↑ 特别策划 | 2022央企八大动向)(↑ 理顺五大关系提升改革效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打响收官之战)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