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你知道几个?

地术拳

地术拳:地术拳是中国南方稀有的传统拳种之一,又称“地术犬法”、“地龙拳”或“地躺拳”,民间俗称“狗拳”, 属于武林奇技,历史悠久。由于该拳源于寺庵、故归属宗派系,又因地域在闽中,于长江以南,又属南拳体系中。再者地术拳系模仿狗的格斗演变的拳法,故又有仿生象形拳的特点。地术拳的独有特色地面技击术、捆绑术,是地术拳的灵魂,它的伴侣,造就它区别于其他拳术的灵魂依据所在。

相传明末清初,福建南少林寺对面有座白莲庵,相传由庵中尼姑四月神尼所创,当时庵中尼姑为护庵健身之术,艺不传人。该拳是根据女人身材娇小体力无法与男人对抗衡等缺点,观察模仿狗的格斗动作,翻滚跌扑,灵巧多变,快速凶猛,机警灵敏特点和人的反关节拿一点制全身及平衡性原理,悟出并创编了地术拳,经过僧尼常年磨练,俺中练地术拳的尼姑技艺日臻,清初,由于南少林寺和白莲庵参加反清复明活动,被清政府下令焚烧寺庵,诛杀僧尼,四月神尼因此受牵连,避难福建永春县陈家,陈家老太待其如家人,四月神尼感其恩惠,将地术拳传授李老太之子陈彪,陈彪经过十年的日夜苦练,精通此术,视为武林秘技,只传子不传女,父子相承,密不外传。

永春纸织画

永春纸织画:永春纸织画,手工编织纸丝的工艺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永春,以传统国画为画基,按一定的技艺程序,把一幅国画(人物、山水、花鸟等)裁成一定规格的经丝,保留画幅的头尾,使画面不致紊乱;然后用同样规格的素纸条为纬丝加以编织而成。杨复吉《梦兰琐笔》曰:“闽中永春州织画,以罗纹笺剪为片,五色相间,经纬成纹,凡山水、人物、花鸟皆具。留青日札,嘉靖间,没严嵩家物,已有纸织字画。盖前明即已行之矣。”

据《永春州志》卷十一记载:“织画此为永春特产。其法以佳纸作字或画。乃剪为长条细缕而以纯白之条缕经纬之。然后加以彩色。与古所谓罨画及香笔记挈画相类。”在中国工艺美术的百花丛中,永春纸织画一度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齐名,号称中国“四大织画”。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是福建省南平市的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工序繁杂,一般要经过选瓷矿、瓷矿粉碎、淘洗、配料、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烧、上釉、装窑、焙烧等13道工序,最终形成一件建窑建盏。

建窑,宋代名窑之一,亦称“建安窑”、“乌泥窑”,分布在南平建阳水吉窑、南平茶洋窑、武夷山遇林亭窑,三处窑址统称建窑系。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称“兔毫盏”。也有烧成“鹧鸪斑”,“银星斑”的,别致美观。釉下毫纹,是利用酸性釉料所后成的酸化痕迹作装饰,因建窑瓷皆仰烧,釉水下垂,成品口缘釉色浅。由于器壁斜度不同,流速快,呈现细毫纹,流速稍慢则粗,就成兔毫之状。有的器底,刻有“供御”和“进”琖等字样,为贡瓷。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它的炼制,最关键的就是对火候的掌控。烧到一定的温度就开始降温,让釉液自然流淌,在温度的控制下,形成兔毫纹(曜变、金兔毫、银兔毫、油滴、鹧鸪斑等各种自然奇特的斑纹)的釉面,而这种斑纹便形成建盏窑器的艺术特征。

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

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是福建省福鼎市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福鼎太姥山是白茶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历史,现代白茶工艺盛于清代福鼎,据记载,1857年,福鼎点头柏柳的陈焕、张吓钦移植家中繁殖,清代光绪元年(1875)由周开陈再移植、传播到黄岗,制造白茶的历史由福鼎开始。福鼎白茶因成制品芽头肥壮,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制作中不炒不揉,文火足干,以适度的自然氧化,而保留了丰富的活性酶和多酚类物质。福鼎白茶的制品主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以及新研制的工艺白茶等品类。

福鼎太姥山是福鼎白茶的发源地。相传尧时,太姥山下有一女子种蓝于太姥山,人称蓝母。时年麻疹流行,蓝母于太姥山鸿雪洞寻找绿雪芽制作白茶以治患儿,麻疹遂平。尧帝有感其德,敕封为“太亍德非物质文母”,民间称“太姥娘娘”。今太姥山鸿雪洞旁存大白毫绿雪芽茶树,立太姥娘娘宫以祀。

在传承古老制茶法的基础上,福鼎白茶现代制作技术向科学、自然、优质发展,以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为主,技术制作工序流程呈流水线形式进行,体现自然、简捷的特点。主要程序以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两种形式为主,自然萎凋程序为:鲜叶——自然萎凋——拣剔——烘焙。复式萎凋程序为:鲜叶——复式萎凋——拣剔——烘焙。白茶制作因天气因素研制正常气候和不正常气候的初制程序,不正常气候以“六成干”“八成干”和加温萎凋三种初制程序为主,同时在正常气候制作工序基础上加进摊凉、复焙等工序。

歌会(瑞云四月八)

歌会(瑞云四月八):畲族的血脉里存在着好唱歌的因素,只要遇上的是畲族同胞,他们无论认识不认识都要进行对唱。有的善于盘唱,能够即景生歌,看到什么景物就能作出一首歌来,这要求歌手必须有较高的水平,畲民同胞称之为“散条”。用这种方式进行比歌就叫作“比肚才”,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比比谁的肚子里有墨水、有文化。他们上山劳作,可以相互传唱,达到消除疲劳、寻求趣味的作用。遇上男女对唱,则把歌唱的内容延伸到谈情说爱上。小伙子遇上了年轻美貌的畲女,往往主动发起进攻,歌声一浪高过一浪。有人称畲乡是歌的海洋,“瑞云四月八”歌会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瑞云四月八歌会是福建省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瑞云畲族村畲民的重要节俗之一。瑞云居住着蓝、雷、钟、李等姓的畲族同胞,每年农历“四月八”,畲族歌手通过“赛歌会”“火头旺”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展现当地畲族传统的歌唱习俗。瑞云畲族过“火头旺”就像是他们的“狂欢节”,篝火在旷野里燃烧,男女青年边唱边舞,洋溢着热情与喜庆。

傩舞(浦南古傩)

傩舞(浦南古傩):福建省漳州市浦南镇流传的“浦南古傩”又称“大神尪”,是一种古老的傩舞形式。浦南镇共有两尊“大神尪”:一尊是七品县官形象,另一尊是书童形象。“大神尪”的制作是以竹条为材料编成鼓形竹筐,外罩绣有精美图案的服饰。表演时,由舞尪人钻进尪里用肩膀扛起,戴上面具,“县官”手握“国泰民安”或“风调雨顺”的牌子,“书童”举着扇子,踩着伴奏锣鼓的鼓点节奏舞蹈,另有一“大头娃娃”在他俩之间蹦蹦跳跳。“大神尪”的舞蹈动作既夸张又滑稽。

浦南“大神尪”最早是当地居民迎神赛会、驱逐疫鬼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增加了迎祥祈福、酬神纳吉的功能,演变为传统的民俗活动,在逢年过节、重大庆典、祭祀或民间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大神尪”的表演。 浦南“大神尪”与台湾宜兰地区的“大神尪仔”的外形、制作方法和表演形式、功能作用基本相同。

潮剧

潮剧又名潮调、潮州戏、潮音戏、白字戏等 ,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 ,广东四大名剧(粤剧、潮剧、汉剧和雷剧)之一,与梨园戏关系密切。 是用潮汕方言(漳州南部用闽南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

潮剧在国内主要流行在广东东部潮汕地区、福建漳州南部、台湾、香港、上海,以及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讲潮汕方言的华侨、华裔聚居地区。

木雕(莆田木雕)

木雕(莆田木雕):莆田木雕是福建省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之一。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称。北宋时期五度为相的仙游人蔡京大兴“丰大豫亨”之说。在明代形成了造型简洁、明快清新的艺术风格,清代进入结构考究、装饰华美、繁复厚重的辉煌时期。

福建莆田木雕,滥觞于唐代,明清时期日益兴盛,与浙江东阳木雕、浙江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木雕并称为“中国四大木雕”。其中,莆田木雕雕刻工艺主要以立体圆雕、精微细雕和三重透雕等为主,东阳木雕以平面浮雕工艺见长,乐清木雕以黄杨木圆雕工艺闻名,潮州木雕则以金漆木雕工艺知名,各有自己的特色。莆田木雕在清末民初时达到了第一个艺术高峰,此时市场也比较繁荣,木雕佛像、建筑装饰雕刻等普遍受到民众的欢迎。改革开放后,莆田木雕产业化发展,声名进一步远扬,并带动了古典工艺家具、玉雕、宗教雕像、竹雕、漆器、金银首饰等相关工艺领域的发展。

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制作技艺)

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制作技艺):银器很早就进入了畲族生活,畲族的“三月三”、赶墟赶场、祭祀盛典、婚丧嫁娶等节庆活动,都与银器密不可分。银器也是畲族家庭、家族世代拥有财富的象征之一。畲族历代对传统银器制作都较为重视,也不断推进畲族传统银器制作的发展。畲族银器工艺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操、凿、起、解、披”五大工艺精髓,共有三十多道手工工序。在畲族的银器制作技艺中,福建福安叶氏一脉的“珍华堂”银雕技艺尤为突出,距现代已传承近两百年。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片仔癀牌片仔癀是蜚声中外的名贵中成药,是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中成药锭剂,其处方、工艺均属国家绝密级秘密,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它原是明朝太医的秘方,后太医出家,来到较为安定的闽南漳州璞山寺当和尚,他根据宫廷秘方研制出的一种特效退黄、消肿的良药,为一方百姓解除了许多病痛,深得百姓信赖。因其外形成条索状,使用时,切一薄片内服或外敷,片刻见效,故称“片仔癀”。

片仔癀随着当地华侨“下南洋”而流传到世界各地,享誉斐然。片仔癀是用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名贵中药精制而成的。对急性、慢性肝炎,刀、枪、骨折和烧、烫等多种创伤,脓肿、无名肿毒及一切炎症引起的疼痛、发热等,有显著疗效。外科手术后服用,能消炎止痛,防止伤口感染,加快愈合,因此被国际友人誉为“中国特效抗菌素”,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更称之为“安家至宝”的“神丹妙药”。

中医正骨疗法(林氏骨伤疗法)

中医正骨疗法(林氏骨伤疗法):林氏骨伤世家祖居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的盘屿乡,其始祖是闻名八闽的林达年。林达年(1837—1913)从家乡的高盖山上鹤巢寺长老铁珠和尚处学到少林功夫和骨伤科医术,经过多年不断学习、实践,医术大进,遂成为当时福州的一代骨伤名医。

端午节(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

端午节(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清代蚶江是内陆对台湾岛贸易中心港。嘉庆十一年(1806)树立、保留完好的《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记》记录“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之鹿仔港对渡”,因而民间习称此碑为“对渡碑”。在台湾《鹿港奉天宫志》一书中也记载清代乾隆四十九年(1784)“蚶江与鹿港对渡”的事宜。 农历五月初五,海峡两岸数万民众在蚶江举行“放王船”仪式,同时展现采莲、海上泼水、龙舟竞渡、捉鸭子等传统民俗活动。同日,台湾鹿港举办“送春粮”仪式,与蚶江“放王船”活动相对应。

民间信俗(闽台送王船、清水祖师信俗)

民间信俗(闽台送王船、清水祖师信俗):闽台送王船是在福建省厦门市沿海村落保留的崇尚“代天巡狩”的一种民间信俗。“王爷”信仰广泛流传于闽南沿海及台湾渔村,尤其盛于南台湾,与中台湾的妈祖信仰并称,俗曰:“南王爷、中妈祖。”厦门市同安区西柯镇吕厝村华藏庵内向王爷求“药签”信俗在闽南颇有影响。“王爷”起源之说颇多,以王爷是代表天帝巡按人间善恶大神说为著。供奉王爷之庙多称“代天府”,王爷亦称为“代天巡狩”。送王船是送瘟祈福的民间信俗仪式活动,清康熙年间《台海使槎录》卷二载:“三年王船,备物建醮。”乾隆《海澄县志》详细记载了己丑年(1769)冬举办的送王船仪式。

清水祖师信俗是发端于福建省安溪县清水岩崇信清水祖师的传统民间信俗。清水祖师法号“普足”,俗名“陈荣祖”(又作陈昭应,1047—1101),是北宋福建泉州安溪的高僧,在安溪清水岩修道,被尊称为清水祖师。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记安溪清水岩:“宋僧普足建道场,岩中石隙出米,工竣而米绝。乡人祀之,祷雨辄应。”祖师逝后,百姓感恩,崇奉为佛,香火旺盛,被安溪人视为地方最重要的保护神,也被茶业尊奉为安溪铁观音的保护神。该信俗广泛流布于中国闽、粤、浙、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以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国家。

抬阁(海沧蜈蚣阁)

抬阁(海沧蜈蚣阁):海沧蜈蚣阁是闽台地区独特的民间民俗游艺,旧时用于迎神赛会的化装游行,后来发展成为文艺踩街形式之一,核心传承地为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东屿、锦里、钟山和青礁等地,其源于海沧东屿“百足真人”的传说和海沧青礁慈济宫祭祀“保生大帝”的民俗活动,成为闽南文化经典代表形式之一。海沧蜈蚣阁由十几块至上百块木板连接组合而成,木板长1.5米至2米,宽40厘米至50厘米,称为“阁棚”,“阁棚”之间以活榫相接,连成一串,委蛇而行,形似蜈蚣,故称为“蜈蚣阁”。海沧蜈蚣阁的“阁棚”装饰得五彩缤纷,上面装置一高凳,每只高凳上坐一少年孩童,装扮成某一戏曲故事中的人物。表演时蜈蚣阵由人力肩扛或装轮推动,缓缓行进,鞭炮鼓乐齐鸣。

(备注: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