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公共卫生眼科学》发布

在过去的几十年,我国防盲治盲和眼健康事业取得长足进展。从1990年到2019年,我国年龄标准化致盲率下降约四分之一,防盲治盲工作进展显著。然而,随着人口增长、老龄化进程加速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年龄相关性和代谢相关性眼病逐年增加,给我国眼健康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相应地,我国眼健康工作重心也随之从“防盲治盲”转为“眼健康促进”。

从公共卫生层面开展眼健康促进工作,既是国际眼健康界达成的共识,也符合目前我国眼健康发展阶段的实际需求。然而,“公共卫生眼科学” 的概念在我国提出较晚,从2018年才开始被慢慢重视和提及,许多眼科临床工作者、决策者、公共卫生领域工作人员等都对此领域尚不熟悉。为了能让大家更系统、全面地了解公共卫生眼科学的相关知识,由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亚太眼科学会主席王宁利教授,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亚太地区眼外伤学会副主席颜华教授,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胡爱莲主任作为主编,牵头撰写的中国第一本公共卫生眼科学书籍《公共卫生眼科学》日前发布。该书在国内邀请了国内眼科、公共卫生、医学统计等领域的专家共同编写;在国际上,邀请到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的公共卫生眼科学领域专家,分享了眼科资源、卫生体系、社会经济发展不同的背景下,各国如何开展眼健康工作。

据了解,该书从眼健康与公共卫生结合的角度出发,覆盖了眼健康的概念、挑战、未来工作重点;眼健康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决定因素;我国居民眼病流行特点、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中国眼科公共卫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眼健康公共卫生干预;我国眼健康的综合防控策略、防盲网络与眼保健人员培训、眼保健模式、眼健康教育、眼健康促进、眼健康信息传播、眼健康管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以及规划解读;构成公共卫生眼病的主要眼病的流行病学介绍、公共卫生影响以及预防策略;全球范围内不同资源环境下眼健康工作实践与经验、我国眼健康事业70年发展;眼健康的监测与评估方法等。

据悉,作为一本内容详实、系统全面又兼具国际视野的公共卫生眼科学工具书,旨在帮助各个领域的人员更好地了解公共卫生眼科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促进我国眼健康工作的开展。无论是眼健康政策的制定者、公共卫生领域工作人员、临床眼科医生,还是基层健康工作者抑或是想要了解基本眼保健知识的非健康行业人士,都能从此书中找到想要获得的讯息。(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田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