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冠病疫情两年来,突显职场心理健康必须融入本地工作文化的迫切性。
所谓职场心理健康,也就是老生常谈的工作压力。不同时代,国人面对的压力有所不同,反映到健康问题上,就是情绪多变、酗酒、高血压、忧郁症等等,可大可小,就看雇主和员工个人如何应对。一般认为,工时长、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发展太快让人跟不上,以及生活成本高涨等等,都可能引发或加重今日员工的焦虑。
新加坡人的工作狂热在国际上出了名,在不同的调查中,国人的快乐指数并不高,工作压力是关键因素。
“大辞职潮”是时下的“潮流词汇”,疫情是催化剂,带动了本地年轻人的跳槽风气。疫情之前,跳槽主要是考虑薪水,但是今天跳槽的因素不一而足,新一代人的工作价值观跟上一代有很大的差异。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年轻人追求理想,希望自己的才华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并不是坏事。
相比起来,年长或者属于夹心层的中年员工就没有条件那么“潇洒”,即使对工作不满或感到压力加重,更多会选择努力适应,因为他们一般得养家或养自己,而不敢轻易离职。就算决定了换工作或转换跑道,也终须面对未知和风险,而这又是另一种压力来源。
在疫情之下,有更多企业关注员工的职场心理健康,劳资政公平与良好雇佣联盟(TAFEP)和一些社会组织、以及学者专家已更广泛地讨论这个课题。
大企业对这个课题认知较高,本地中小型公司面对经营发展的问题,要求员工做超时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但年轻一代的工作态度已有所不同,工作压力过大留不住他们。
成立于2006年的银丝带(Silver Ribbon)组织起初主动接触企业,推广职场心理健康时屡遭拒绝,显示当年的大环境对职场心理健康缺乏理解和重视。
如今,越来越多企业与银丝带接洽,有意展开各种活动,包括为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举办分享会、庆祝每年10月的世界心理健康日、为职员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辅导等等。更多企业开始实施更扁平的组织结构和文化,促进开放性的沟通、灵活的工作时间。
有些机构规定下班后,上司或主管人员不能通过短信、电邮与员工谈论工作。
另有些雇主的做法别出心裁,值得企业界参考,如积极心理学学院(The School of Positive Psychology)去年年中开始,每个月为职员提供两天的“心理健康假日”,让他们在情绪紊乱、无法工作时不必出示任何医疗证明就能请假。
非盈利组织商联中心(Bizlink Centre)同样致力于把心理健康的认知推广到企业中,让它成为职场文化的一部分。
全球科技巨擘甲骨文公司(Oracle)在去年7月至8月期间,针对本地1000多名员工、经理和人力资源主管进行年度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新加坡有近七成打工族认为2021年是有生以来压力最大的一年。高达92%受访者对以往“事业成功”的定义彻底改观,不再以追逐名利双收为首要目标,反而更看重那些能为自身带来价值和舒适感的工作。选择工作时,他们会优先考虑:工作与生活平衡、心理健康,以及工作场所的灵活性。
这项调查结果证实,我国已出现工作文化转型的趋势。
居家办公是疫情间的应变模式,有利有弊,其最大的特点是模糊了员工的上下班时间。受薪者的一个普遍反馈是,工作时间更长了,而且还要兼顾家里的琐事,无法集中精神工作。
在“与冠病共存”的抗疫策略下,政府鼓励雇主让更多员工回公司机构上班,今后一段时间本地极可能是两种工作模式并存。不管是上班或是居家工作,工作与生活平衡是不可忽视的环节。特别是雇主和人力主管必须意识到,企业要成长和取得成功,拥有健康的员工团队是要素之一;反之,如果公司如同一个“压力锅”,充斥着负能量,员工们上班各个郁郁寡欢,怎么会有生产力,又怎么去市场竞争?
劳资政三方必须共同面对雇佣关系改变带来的挑战,尤其要重视员工的压力问题。更健康的职场文化和更健康的国民,应是我们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