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南通建筑业,大概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作者 |胡小兵

编辑 |张假假

南通建筑业的艰难,超出了想象

2010年1月4日晚,迪拜酋长穆罕默德揭开被称为世界第一高楼的“迪拜塔”纪念碑上的帷幕,宣告这座历时六年的建筑正式落成。

作为世界第一高楼,高828米,楼层总数162层,造价15亿美元,无论难度还是业内关注度,不可谓是全球焦点和标杆

那一刻,作为承建商的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某种程度上也算走上了建筑行业的巅峰。

而谁能想到12年后,阿里法拍网正式上架了关于南通六建100%股权的拍卖公告。

南通六建即将被法拍公告

其实南通六建并非第一次申请破产。在2018年、2019年和2021年,它曾三次申请破产或破产审查。

而还仅仅是当下,号称中国建筑铁军的南通建筑业寒冬的一个角落。

提及南通建筑业,随着这两年的没落,很多已经遗忘了他的曾经无可复制荣光成就。

上海每100座超高建筑中,就有15座由“南通铁军”打造,迄今南通铁军已打造上海298座超高建筑,更别说无法确切计算的桥梁、小区等项目。

直到2009年,以南通六建集团承建的阿联酋迪拜双塔工程为代表,南通铁军遍布在俄罗斯、新加坡、韩国、巴西及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

最高峰的2018年,中国民企500强的名单里,南通共有14家企业入围500强,仅次于苏州无锡,高于南京。

而谁也没想到,现在南通除了南通六建外,南通一建、三建等也已经破产清算,苏中建设两次被申请破产清算。

用一个南通建筑业的朋友酒局上的私房话说,南通建筑业,大概是熬不过这次寒冬了。

可能也包括他自己。

悬崖边的南通建筑业

说实话,都知道南通的建筑业艰难,但恐怕程度已经超出想象了。

这一组数据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仅仅从2021年下半年到现在这半年的时间,已经有3家特级资质建企和4家一级资质建企申请破产重组清算了。

2018年至2021年,南通地区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10257件,同比增长达163.9%。

而作为南通建筑龙头几家代表苏中、南通三建、六建,在江苏江苏省住建厅5月份公示的百强建筑企业已经基本看不到这几家企业了。

我们来看南通六建2018年~2021这近四年的营业收入,421亿到492亿,看着也是在逐年提升。

但2021的增幅猛然下跌,几乎就是原地踏步。

用我那位南通建筑从业朋友的话说,从数据上,大家好像还在努力,但从上游到基层,大家都懒得挣扎了。

他的那片工地,因为某地产商的商票违约,现在别说回款了,自己的承包公司还能撑多久,已经可以肉眼可见倒计时了。

南通工地实拍

而这,早就不是南通建筑的艰难个案了。

大家都知道,作为一家建筑企业,背负的是无数家庭的就业和存亡,不到迫不得已,是绝对不愿意走到破产这一步的。

早在17年,南通共有建筑企业2150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21家、一级资质企业215家,从业人员超过160万。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中小建筑企业甚至是大型总包建筑企业一个接一个的倒下,而其带来的震荡扩散到上下游企业。

资金链一个没跟上,就有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而满盘皆输。

用另外一组的数据对比则更加强烈。

就在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统计局发布了数据,南通市建筑业2021年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568.7亿元。

这项产值规模,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而2021年,南通市GDP为11026.94亿元,这意味着,南通建筑企业的产值,几乎等同于南通全市GDP。

南通全市24家特级资质建筑业企业中,有21家企业完成产值超百亿元。

我们不禁要问,到底南通建筑业为什么急速坠入如此的深渊。

最实际的理由,原因均是:无法清偿到期债务。

但环视整个行业债务链正如雪花般的崩塌,一切线索源头只有一个:

房地产的循环塌方,正在快速挤兑这个行业。

楼市的债,却是建筑人来还

楼市,好像是中国一切产业的线头。

应该这么说,从去年开始,建立在房产总需求严重不足之上的蝴蝶效应,开始四散蔓延,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将下游一个又一个关节推倒。

首先是开发商,新房开始全面滞销,再叠加之前存在的资金监管,最终受到双重暴击,导致很多开发企业的现金流逐渐崩溃。

接着,房地产投资和开发的极度萎缩,则直接让其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丧失殆尽。

房地产及其产业链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效用,已经跌到了负值。

负2%,这是自1992年起始至今,30年来所未有的情况。

而建筑业作为产业链最紧密的一环,天然是第一波冲击波的最大受害者。

以同样在破产危机中的南通三建为例,建筑施工项目中约50%与大型房企合作。

合作的开发单位主要包括恒大集团、绿城集团、蓝光集团、新城集团、金科集团、中海地产、保利集团等。

尤其是恒大,可以称得上一己之力团灭了南通建筑业。

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中涉及恒大集团的款项合计 12.12 亿元,另有已背书或贴现的恒大集团商业承兑汇票31亿元左右。

而从2021年开始,工程款有多难要,干工程的应该都深有体会。

据说,现在在南通建筑圈流行一种说法,没活干顶多饿死,但接活真的可能是必死。

我的一位南通建筑朋友,友哥,做了十五年工程,最近突然和我说,退出这个行业,去搞餐饮了。

我至今记得他对自己干过多少亿项目的自豪和热爱。

“再舍不得,也不能明知沉船,也要绑死吧。” 看到这段微信,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这位已经早过中年的南通老铁军了。

是的,现如今,很多中小建筑企业主不愿算账,不是不会算,而是不敢算。

因为一算账,全是负债或者亏损,根本就睡不着,或者是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

对于如今还活着的中小建筑企业,基本上都靠上下游共同的支撑才勉强苟延残喘。

比如靠材料供应商的欠款、靠拖欠工程款、靠缓发农民工工资、靠银行还未到期的贷款,或者靠民间高利贷续命…

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个充斥着各种亿级项目的建筑业,近10年以来,建筑行业产值利润率持续在3.5%上下徘徊。

2021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仅有2.92%,跌破3%,为近十年最低。

那意味着,建筑业这样的庞然大物,本质禁不起任何风浪,哪怕只是一点点。

看着动辄就是几百亿的产值,但可能只要几个小目标的到期债务,就足以充当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

而且在许多项目开工时资金就面临严重缺口,工程竣工后长期拖欠工程款,企业对此无能为力。

而现在大家都缺钱,如今的工程更缺钱。

而垫资可以说是建筑行业内的普遍现象,现在几乎找不到不需要垫资的项目。

在如今的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是疯狂上涨。

尤其自《水泥行业去产能行动计划(2018-2020)》文件下发后,环保整治风暴席卷全国,各地开展了治污去产能行动,在客观上减少了建筑原材料的产量,砂石严重缺货,价格一路上涨。

而中标价却年年往下降,这一正一反就把建筑企业压的喘不过气来。

低价中标,让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一旦现金流出问题,就会导致一系列债务问题出现。

南通六建2021年还有近500亿的产值,最终却倒在了2.67亿的到期债务上。

可以说,一个难以解开负面循环已经在南通建筑业成型。

慢性死亡,已经是业内相当一部分的共识。

建筑业的反噬才刚刚开始

如果只是在建筑业内部发酵还好,但这已经真实开始影响的人们的现实生活了。

抛开各地因为债务链条而产生各种保交房的直观冲击,基建也开始被真实影响了。

拿南通自己来说,这次去到南通,当地人告诉我,南通三建的海门北部新城的高架PPP项目处于停工状态。

而本地人等这条高架通车,已经很久了。

而这就是建筑业作为基础产业,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旦进入停滞就会反噬整个社会基建水平。

记得我2019年来南通调研的时候,曾经被南通的楼市火热给震惊了。

南通调研19年实拍

记得3000人抢经开区某盘256套房,还把售楼处都砸了。4.5万的苏建学府雅居,标志南通19年可以接受4万单价的项目了。

仁恒公园世纪,中海上东区,绿城诚园这些明星项目姿态都是秒光,以至于我年初去看过的一个还要靠中介分销去化的苏通园区的XX传奇,都能化身千人摇号盘了。

而那时南通建设也如烈火烹油,崇川,闸北,开发区,中创,苏通,通州都在开

而去到南通规划展示馆中,身为三线城市南通,有着超过众多二线城市基建规划。

南通规划馆实拍

据南通统计局数据显示,分行业看,早在2019年南通房屋建筑业共完成建筑业产值8094.9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比重89.3%。

对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贡献率达到88.0%,拉动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长8.5个百分点。

至于产能会不会过剩,谁在乎呢。

而据业内朋友和我说,现在苏中建筑涉及的100多个亿基本都是挂靠项目,依然看不到出路。

而当初依靠管理体系比较松散的“加盟店”联结形式,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基层各个单体活跃性,来进行突进。

现有的管理模式下,集团平台是个漂亮的“壳”,但缺少核心竞争力。

而且这种模式也会带来一个很严重问题,很多建企成本控制不力,导致大量现金流,利润流被无用成本吞噬。

比如施工现场材料浪费、施工质量差导致返工、窝工、企业管理成本过高等。

但住宅市场得益于过去二十年狂突般地发展,让建筑业也随之水涨船高。但这个市场技术门槛总体不高,早已是一片红海。

但这就像由数量众多的蚂蚁群,只看上去体积庞大,但没有多少战斗力。

最终滑向“价格战”的深渊,红海变死海,一个风浪过来,樯橹灰飞烟灭。

通天塔不是一天建成的,南通建筑行业的兴衰也一样。

其实从南通建筑1982年在上海被公开认可,到今天,南通建筑业已奔跑40年,特别是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来,更是进入狂奔状态。

南通四建获奖陈列,图源:五环外实拍

依托于相对强势的建筑业,很多南通人富了起来,也推动城市GDP节节攀升,在40年突破到现在万亿GDP。

但建筑业狂奔,其下游房地产业基本面也慢慢发生根本性变化。

中国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了住房从短缺到供需平衡的历史性巨变。

而现在建筑业和楼市历史地位退出,大概真的在进入倒计时了。

前途未知的南通城运

南通,一直是有点悲情色彩城市。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这是两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的权威,吴良镛正儿八经的提法。

南通博物馆实拍

其实并非空虚来风,以公路为例,从1905年,南通建成中国一条公路和汽车站算起,到1927年,南通公路里程达到406公里,而一城就占了江苏全省公路的52.6%。

而南通短暂的繁盛,也宛如那个想要为民族逆天改命的张謇一样,彗星般消散在时空的黑夜。

建筑业可以说南通第二次城运的转折。

从民国南通进入现在建筑业算起,南通建筑业百年成长,也将南通城运和建筑业深度捆绑,并且互相成就。

南通城市面貌(图片来源:网络)

这么多年的建筑业为支撑的南通经济发展下,南通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6321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369元。

要知道,这个水平,和武汉的水平相当。

而现在,面对南通建筑的现状,不免让人唏嘘。

而当下南通建筑业现状每个人都可以指点一二,但最大一个难以逆转的问题在于:人才。

据统计,南通市建筑企业负责人30 岁至 40 岁之间占比仅为5%,30岁以下基本空白,企业家人才严重缺乏。

曾经,在那个工资不算高的年代,那时土木人就是现在码农的代名词,南通的建筑工人,一年赚个7、8万的工资并不稀罕,甚至是普遍现象。

现在,土木已经成为大学的四大天坑专业,人人避之不及。

身边接触到的从事南通与建筑有关的朋友,培养孩子成才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逃离建筑行业。

开不了高薪的产业,留不住南通人才肉身,南岸上海的诱惑太大,留不住南通人才心思,南通作为经济势头这么好的城市,居然破天荒出现了人口外流。

早在2017年,南通户籍人口为764.5万人,常住人口730.5万人,流出了34万人。

这让南通成了全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比全国提前1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户籍人口占比超过30%,仅次于上海。

但不管如何,建筑和纺织构建这个城市根基产业,在本质上依然是偏向中低端,转型对这个行业和城市依然迫在眉睫。

虽然我也看到很多建筑转型动作已经在进行,比如数字化,比如产品结构调整,比如并购重组。

但对一个如此重资产行业来说,具体效果如何,只能等时间给我们答案了。

但无可否认的是,当面临困境时,南通建筑人必须不断转变思维,关照现实、远观未来,重新定位,适应市场发展。

这是南通建筑人避不了,也躲不开的。

我相信,只要那颗南通铁军初心还在,南通建筑传奇也只是刚刚写了一个开头。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来自21世纪的数据,全国城市书店总量上,南通力压众多高能级一二线城市,排在第八。

我想,也许楼市和建筑业在慢慢淡出时代,但一个热爱书店的城市,城运终究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END-

环外互动

CHAT WITH ME

你知道南通建筑业的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