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双城经济圈观察⑥丨中欧班列(成渝)号开行一周年:数量稳居国内第一,连通“一带一路”,推动双循环

封面新闻记者 喻言

“一般货运火车运的是煤炭、钢材、矿石。中欧班列不一样,货物大多是IT产品、汽摩配件,对司机要求也更高。”江彤说,“我们虽是货车,却要跑出客车的平稳,最大程度减少颠簸,确保货物完好送达,零事故、零晚点、零故障。”

说起中欧班列的开行特点,53岁的江彤对此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作为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机务段机车司机江彤,已经在铁路上工作已近30年,在中欧班列上值乘也有10年的时间。从最初的中欧班列(渝新欧)到现在的中欧班列(成渝)号,他可以说是最有体会的人之一。

2011年3月19日,重庆开行第一趟中欧班列(渝新欧)班列发车,江彤作为列车值乘司机执行这次首发任务。

2021年1月1日,中欧班列(成渝)号首趟列车从重庆、成都同时发车。这是重庆团结村中心站发车场景。

十年后,2021年1月1日,中欧班列(成渝)号首发。江彤又被光荣地选为首发司机之一,再一次成为在场所有人瞩目的焦点。老江与另一位同事,分别从重庆、成都同时发车,操作中欧班列(成渝)号驶往1万余公里外的德国杜伊斯堡和波兰罗兹。

“作为两次首发司机,我感到非常自豪。以前,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能驾驶国际班列。以前的渝新欧班列仅是代表重庆开行出去的,而成渝号则代表了川渝地区,更加有了‘川渝一家亲’的感受。很明显就是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荣誉感也更强了。”江彤表示,10年来,他见证了中欧班列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向到多向的发展历程,这种感觉就像在孕育孩子一样。

在中欧班列(成渝)号的重庆起点——团结村中心站,印有“中欧班列”图标的集装箱整齐地摆放在一起,一眼望不到边。货柜车进进出出、龙门吊起起落落,积木块一般的集装箱一个一个被转运、吊装,忙碌的景象让人目不暇接。

江彤(右)正在进行发车准备。

全国首例两城市合作开班列,中欧班列(成渝)号开行数量居全国第一

“基本上,我们每天会抽检、查验近20票货物 ,多的时候甚至会有30票。查验货物时,系统会根据该项货物的品类,进行不同比例的命中,我们就需要将被命中的货物找出来,进行查验。”重庆海关所属渝州海关关员刘剑锋说道,例如在进行品名为“玩具”的货物查验时,系统命中了某个编号的皮球,那么关员就会根据系统指令找到该皮球,进行查验。

这样的操作是货物出口前的最关键步骤,一旦查验过关后,货物就会封装入集装箱,搭乘中欧班列发往欧洲。

从2021年1月1日起,分别从重庆、成都始发的中欧班列,共同创立的全新中欧班列品牌——中欧班列(成渝)号。它也是全国首个两地合作开行的中欧班列品牌,翻开了中欧班列发展新篇章,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新动力。

“中欧班列(成渝)号的开行,不仅仅是一条货运铁路线的开行,更多的是成渝地区共同统筹资源,线路共享,仓位共享,数据共享。”渝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前,我们有货物从欧洲运送回来,因为当时铁路订仓的原因,就只能到达成都。成都清关后,再通过重庆、成都两地海关转关,最后才能把货物运达重庆。”重庆尼尔森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关务经理甘炳祥表示,自从中欧班列(成渝)号开行后,成渝两地海关可直接进行仓单对接,免去了类似货物繁琐的转关流程。

“重庆和成都在物流领域的合作,一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渝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推出中欧班列(成渝)号外,两地还有20项协同,包括优化班列去回程线路与运力,推进铁路干线运输网络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合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常态化开行南向铁海联运班列;推动成都国际铁路港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签署合作协议,聚焦通道口岸互联、产业招商互补、开放创新互享、机制协同互促等。

“目前,中欧班列(成渝)号能够通过与长江黄金水道等重要通道的衔接,实现‘东南西北’多点扩散,并形成30余条成熟运行线路,境外可辐射亚欧26个国家70余个节点城市;境内可辐射59个铁路站点和29个港口,惠及全国30多个城市和地区。”渝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

渝州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1至11月,中欧班列(成渝)号开行数量已超4200列,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吊车将集装箱装上中欧班列(成渝)号列车。

强化“一体化”发展 成渝双方助力中欧班列(成渝)越跑越稳、越跑越好

中欧班列(成渝)号的前身分别是渝新欧和蓉新欧。起止点为重庆团结村中心站——德国杜伊斯堡,成都国际铁路港——波兰罗兹。

2020年3月,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和成都国际铁路港举行了一次“云会议”。作为成渝中欧班列的始发地,两大园区就通道互联、港区互通、产业互补等方面达成一致合作意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成渝口岸物流主管部门签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口岸和物流合作备忘录》,双方从战略通道建设、口岸通关、物流产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8月,成渝中欧班列平台公司签订《成渝两地中欧班列运营平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明确双方合作原则、合作内容和合作机制;

10月,成渝相关部门在中欧班列合作上达成一致意见;

12月,双方口岸物流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合作细则,国铁集团亦支持成渝中欧班列合作发展:统一名称“中欧班列(成渝)”,开展品牌宣传推广,并从2021年1月起,合计开行数并发布相关指标数据;

2021年1月1日,重庆、成都两地同时发出中欧班列(成渝)号第一趟列车。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成渝两地合作意识明显更强,彼此都在强化‘一家亲’理念,强调‘一体化’发展。”渝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地海关也积极助力搭建中欧班列(成渝)运营平台,支持中欧班列(成渝)开展国内国际中转、集拼集运、内外贸货物混编运输等业务,对班列监管由“列”变“节”,缩小海关监管单元,助推货源结构调整。

接下来,中欧班列(成渝)号的合作将向纵深方向发展。两地海关也将联合探索中欧班列新监管模式,在集装箱资源、海外仓库等方面,进行实质性协同合作,不断提升运用效率,降低班列开行成本。

成渝两地政府也将在线路共享、舱位共享、数据共享等方面开创协作机制,尝试重新布局两地中欧班列运行图,争取灵活匹配班列开行需求,促进完善中欧班列价格协调机制,推进在班列境外供应商选聘、境外段运输议价等方面的合作。

“中欧班列(成渝)号融合发展,推动川渝两地外贸迅速发展。根据我的初步估计,两地的贸易量应该已超过了2000亿美元,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据,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重庆大学教授姚树洁认为,接下来,两地货物集散范围规模还会持续扩大,中欧班列(成渝)号的发展势必会更好、更稳定。

2021年前11个月,中欧班列(成渝)号共发出班列超过4200班车。这是2021年1月1日,首趟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发车时的场景。

中欧班列(成渝)号正在连通“一带一路” 实现东、南、西、北全方位出击

刚刚满“周岁”的中欧班列(成渝)号,对重庆、成都来说,其实只是连通国际物流通路的开始。这列穿行于亚欧,行程超过1万公里的西行列车,借由重庆和成都的枢纽地位,将欧洲与东南亚乃至更广泛的亚太等地相连,内陆铁路与临海港口相连。

2021年12月30日,搭载着五金产品、机械配件、厨房用品、车辆配件等货物的首列渝新欧(成渝)(重庆——万象)班列从重庆发出,途经中国云南后抵达老挝万象。

据介绍,中老国际班列开行后,将有效缩短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欧洲地区间的货运时效,实现欧洲与东南亚各国在重庆“无缝衔接”,进一步完善连接欧洲与东南亚市场的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

今后,东南亚各国货物可借助此通道,在重庆集结中转,再运送至欧洲各国,为中欧各地与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往来再添新动力。

而此前,借助长江黄金水道,无论是运往欧洲的机电产品、日用百货品,还是由欧洲进入中国的汽车、高端婴幼商品,重庆、成都就是最重要的枢纽转换地,不断担负着中转、分拨的重任。

“重庆、成都两地的地理位置优越,向北、向西、向南的铁路、水路通道都会经由川渝两地。可以说川渝两地在这些大通道之间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枢纽作用,水路铁路可以无缝连接。欧洲来的货物可以经过成渝地区抵达东南亚,同样东南亚的货物也可以通过成渝两地运往欧洲。”重庆前沿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勇表示。

李勇进一步分析,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正在加速发展,中国西部8个省区市,以重庆、成都为起始点,与新加坡联动,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通达新加坡等东盟主要国家,并进而辐射澳新、中东及欧洲等区域,向东连接东北亚、北美等区域。

受访专家们一致认为,中欧班列(成渝)号用统一品牌推广,用统一班列运输,能有效保障货物高效流转,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着有力支撑,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重要的“钢铁驼队”。

“总的来说,就是要发挥中欧班列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大通道、新引擎作用。”重庆前沿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勇表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