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红星观察|国际班列运输成本骤降!中老铁路开通,成渝迎南向经济最优解?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积极响应的不只是始发地昆明。

12月3日下午,首趟国际货物列车从昆明站始发。翌日,成都空铁国际联运港和成都国际铁路港就相继发出两趟中老国际货运班列。同日,重庆团结村站也发出中老铁路首发货运班列。

事实上,在对接东南亚这件事上,成渝早就蓄势待发。尽管云南和广西在区位上有桥头堡的优势,但从货物来源、产业布局到外贸结构、城市综合实力,成渝均各具优势。

在近期公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成渝被赋予了“内陆开放枢纽”的使命。背后的潜台词是:成渝在对外开放战略中的重要性,是时候“刷新”了。

01、国际大通道

从成都首发的中老国际班列,最快仅需72小时即可抵达老挝万象,运输时间比原来节约了三分之二,运输成本也将降低20%-30%。

但企业最关心的变化不止于此——后疫情时代,海洋经济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家成都电子配件生产企业负责人透露,近几年海运的成本极不稳定,2019年每40尺大柜需要700多美金的运费,2021年已增长至3500多美金。

即便如此,海运的出港班次仍大幅减少。外贸从业者李川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沿海港口,发往东南亚是要排队的,出港班次一周仅5~6班,而在2020年之前,这只是一天的班次数量。

一个安全、稳定且多元立体的国际大通道,将是后疫情时代必须解决的痛点。

成渝在上述《纲要》中领到的任务,正是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打造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大通道。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这三“极”均与“沿海”紧密相关,而成渝的崛起,无疑是“内陆”经济的春天。

前两词不难理解。陆海互济、综合立体,本质是进一步扩大通道建设。今年以来,成都的动作最为频繁,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陆续投用,注解了成都在枢纽建设方面的决心。

天府国际机场

在近期的市委常委会上,成都更是提出“加快建设全球性航空门户枢纽,着力构建亚蓉欧国际班列快速通道”,直指全面提升枢纽能级水平。

经过中欧班列的多年运营,成渝的“西向”前沿地位已稳,但在“南向”问题上,始终未出现最优解。过去,成渝主要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完成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此次开通的中老铁路则直击痛点,带来更多想象。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泛亚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老铁路未来将向北衔接中国铁路网,向南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铁路连通,所承载的人流、物流势必更为可观。空路的畅通,将为成渝地区融入东南亚市场提供绝佳的机遇,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缩小时效等多方面的差距。

不难发现,将“国际大通道”的定位赋予内陆城市群,已经锚定成渝未来在我国外贸中扮演的角色。

02、内陆开放枢纽

一个问题是,不在沿边地带的成渝,何以承担国际大通道的国家任务?

“内陆开放枢纽”是答案。

枢纽是指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从成渝的通道建设看,除了从加强机场建设、航线开辟等方面想办法,更重要的工作,是通过接入诸如中老铁路等对外出口,形成一个重要的交汇点。

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例,通过做好顶层设计,保证了西部12个省区市全部参与,并形成“13+1”省区市合作共建格局。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发展通道经济为共同的目标,让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西部陆海新通道概况

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解决流动环节的空心化。

“中国是一个物流大国,而非物流强国。”几年前的一次论坛上,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际刚指出,在全球连接和流动的格局当中,中国需要改变物流连接能力,包括改善物流、人流、商流和信息流。

比起实力强劲的海洋经济,西部的内陆开放,缺的正是充足的流动要素。这也是成渝承担“内陆开放枢纽”任务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成渝有能力以本地为中心,构建起一条完整的立体通道,但更重要的在于,其本身有充足的腹地市场可以吸引需求,同时还有足够的产业基础来支撑市场需求。

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负责人提到一个细节:2020年经班列南向出口货物近万柜,运输货值超1亿美元。该负责人表示,中老铁路通车的机遇,在于将成都打造成为东亚、南亚、东盟连接欧洲内陆的国际物流中转枢纽,以及泛欧泛亚面向中西部的门户枢纽。

国务院参事、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则提到,在理想状态下,整个西部地区要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包括货物集散等,都通过成渝地区来进行。

近日发布的《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明确了中国内地的重点口岸城市名单,并将它们定义为对外交往和经贸合作的桥梁。其中,重庆、成都在航空口岸、水运口岸方面均被点名。

在内陆开放格局里,成渝地区的地位正日益突出,而这一切的背后,正隐藏着陆地经济崛起的信号。

03、为什么是南向?

中老铁路之所以备受关注,也在于南向通道对我国经济的关键作用。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即将生效,其中明确,RCEP成员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且享受原产地优惠。

此次RCEP将在十国开始生效,其中包括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而中老铁路及其背后的泛亚铁路,旨在带动西南地区与中南半岛的经济联动,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具体体现。

中老铁路贯通后成渝发出的首列国际铁路直达货运班列

值得注意的是,西南地区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交通便利,有着相近的历史文化渊源,产业互补性较强,尤其是自中国1996年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以来,西南地区与东盟经济一体化发展就被外界赋予很高的期望。

但必须意识到,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与毗邻的东盟联动发展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以二手车为例,价值6~7万人民币的二手车至少需缴纳1~2万美元的税费。单台车辆的平均关税往往可达100%以上,且年限越新、排量越大,关税越高,新车落地的价格要比海外高出一大截。

“这大大提高了RCEP对企业具有的价值,对企业的原材料零部件采购、产业链布局、对外投资、转移定价战略的使用等决策都会产生影响。”普华永道中国国际贸易服务部合伙人潘南山这样解读。

四川省口岸与物流办公室主任吴舸表示,班列的开行不仅为四川生产、贸易、跨境电商企业开辟了一条通往东南亚的快捷新通道,同时还缩短了四川货物发往东盟区域的时间成本,降低了物流成本,这对四川加快推进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深化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前10月,成都、重庆两市对东盟进出口分别为1315.1亿元、1009.4亿元,而广西、云南两省为2376.4亿元、990.2亿元。

邻边优势所带来的综合优势不能被忽略,未来昆明和南宁继续打好“东南亚牌”,进而实现经济增长。而对成渝来说,瞄准南向经济,还有一场大戏即将上演。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编辑 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