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消失的人口红利,急需应对的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中国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是哪一座城市?可能很多人想象不到——上海,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上海。
早在1979年,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早于全国21年。2000年,上海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20%,计入深度老龄阶段,预计2010年达到540万,2045年至2050年达到峰值。这个时间段,恰好是中国“80后”步入退休阶段。现在已经是2018年的尾声,“80后”最早的一代,即将进入四十不惑,再过20年,当这批人步入退休生活时,他们会是什么状态?是像父辈一样在高储蓄状态安度晚年,并给子女留下一笔不菲的遗产?还是跟国际接轨,想得开,花得起,临终之际消费储蓄为零呢?
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已经悄然变化的消费习惯,让市场对未来的养老产业充满无穷的想象。在美国,如果双亲进入需要护理的阶段,送去养老机构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在德国、瑞士、瑞典这些养老金较多的国家,老人们用养老金的一半,去国外的护理机构养老,这样的事例也在增多,如在泰国清迈,有“提供三餐,24小时轮班照看”的全天候护理设施,老人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地方安稳度过余生。但是中国人口数量和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向北欧看齐,走高税金高福利的养老之路,或者效仿新加坡,大范围雇佣外籍护理人员,这在某几个城市或许会有可能,但全国大面积铺开不可想象,政府必要的社会公共服务+市场化机构配置+个人家庭养老,将成为未来中国式养老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最后一项,在中国,一旦家人有照护需求,首先提供照护的通常是其家庭成员,只有照护责任过于沉重以至于无力承担的时候,家庭才寻求机构帮助。
但是2050年前后,或许会出现一段短暂的、特殊的时期,因为生育政策的原因,一对夫妻赡养4个老人的情况会普遍存在,可能演化出的情况是:一对60岁的夫妻,赡养4个80岁的老人,纵使是退休金和储蓄作为最后保障,但是精力总是有限的吧,家庭人员结构注定了家庭难以成为养老主力,这个时候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的养老机构力量一定要同步加强,甚至政府要走在市场前面,否则高昂的护理费用,会让本来退休之后收入就大幅减少的老年人,陷入更为困窘的生活环境。
政府走在前面,不是说要大包大揽增设很多福利养老机构,有这个费用开支,还不如直接补贴老年人的退休工资,而是要营造一种更为人性化的养老环境。上海在这方面就有很多尝试,比如从瑞典引进“安康通”通讯设备,它设有随身佩戴的遥控器按钮,遇到紧急情况或者需要提供服务时,只要按下按钮,终端呼叫中心就会在数据库调取老人的资料,如住址、病史、子女或者志愿者服务信息等。从技术上看,这样的按钮既不魔幻,也不先进,早就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的确是这样,但重点是这个按钮背后的支持服务网络,与上海社区网络的信息系统相联系,既可以呼叫120、119、110这样的紧急服务,又对接上海的的联华集团、上房集团、中央商场等企事业单位,可以预约家电维修、老年护理、家政服务,还可以呼叫社会提供简单的医疗护理,这个按钮不稀奇,按钮背后,能够打通社区、企业、医疗机构的壁垒,建立起强大的服务体系才是其价值所在。
可以想象,在现有的市场和营商环境下,要建立这样的服务体系需要多大的努力和尝试,上海在第一批引进时,也只是试点引进了7000台设备,服务7000个家庭,这对上海的老龄化社会尚且是杯水车薪,何况是全国。未来的市场很大,跃跃欲试向养老产业转型的企业也很多,但只有让他们看到转型成功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这个市场才会真正走向成熟,不管是护理人还是被护理人,我们也才能从中受益。(程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