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国信证券,胡剑、胡慧、唐泓翼、许亮)
1 能源革命是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时代机遇
能源革命往往伴随着大国竞争格局的变迁
人类文明的演进其本质是一场能源革命,作为驱动个体、组织、社会运行的原 动力,历史上的每一次能源革命都会催生新一波产业革命,从而打破原有的工 业体系与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抓住新一轮 能源与产业革命机遇的国家往往就会顺势崛起,正如泥炭之于荷兰,煤炭之于 英国,石油之于美国。
荷兰崛起的核心动能是其率先进入了化石能源时代。自 1560 年开始,荷兰通 过自身廉价的泥炭资源优势支撑了石灰烧制和啤酒酿造两大能源密集型产业, 并将泥炭优势转化成强大的海军实力,由此建立起世界性的商业网络,进而在 17 世纪于北美、南美、非洲和亚洲建立了自身的殖民据点。根据西南财大能源 经济研究所数据,荷兰当时每年泥炭使用量大约相当于 75 万吨煤炭,按每亩地 200 公斤干物质算,相当于为荷兰扩展了 500 万亩土地,支撑了荷兰近 200 年 的繁荣。
英国基于煤炭能源体系,充分释放出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的潜能。到了 18 世纪末,为了支撑蒸汽机、冶炼洪炉、海军舰船的运行,人类社会的进一步 发展对更高效的能源提出迫切需求。而这一时期的英国率先实现了向煤炭能源 体系的转变,1820 年至 1900 年,英国的煤炭产量由 1700 万吨增至 2.25 亿吨, 增长超过 13 倍,经济总量增长约 7 倍,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的强盛。
煤炭时代进入石油时代,美国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而崛起。 在 1913-1959 年间,西欧国家基本都面临煤炭资源枯竭的危机,争夺有限的能源、 争夺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一定程度上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诱因。而在此期间,美国则基于自身大量的石油资源完成了向以石油为基础的经济与社会体 制的转变,由于石油本身物理性能的优越,直接推动了汽车的普及、飞机的商 用、化工工业的大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变迁,二战之后美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整 个西欧的总和。
我们认为,人类社会的能源利用方式在经历了“木柴向煤炭、煤炭向油气”的 转变之后,正实现“油气向新能源”的第三次重大转换,伴随着《巴黎协定》 后世界范围对于生态环境恶化的关注、以及多国出台各自的碳达峰或碳中和政 策目标,世界能源消费正迈入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新能源“四分天下”的时 代。而全球能源革命的加速将为我国弱化“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制约、发 挥幅员辽阔的大国优势(太阳能、风力、水力等资源丰富),为强化全球竞争力 创造了时代机遇期。
我们认为,在此时代背景下,基于此前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所积淀的科技 产业基础,基于在电子产品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主力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基于 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国内的电子产业有望在先进制造全球化、消费升 级国产化这两大浪潮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真正借助工程师红利推动国内产业 结构的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具体而言,先进制造的全球化是指在人口红利弱化的背景下,国内领先的制造 企业深挖全球市场、深度组织全球生产资源的新阶段,这一阶段将对场景的数 字化、生产的自动化、管理能力的全球化提出更高要求,也给产业链相应的企 业开辟更广阔的成长空间。电子相关产业链建议关注具备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 提供能力的平台型企业、领先的 3C 供应链设备企业、具备领先的全球生产布 局及全球化管理能力的 3C 龙头企业。
消费升级的国产化是指伴随国内消费升级历程的演进,叠加新能源革命对过往 工业体系与生产关系的变革,汽车、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一些此前对于国内 电子供应链而言较为高端的利基型市场,由于国内消费力提升所推动的市场扩 容而开始加速国产化,电子相关产业链建议关注具备较强产品升级和国产替代 潜力的汽车电子、半导体、被动元件、半导体显示等领域。
起点高、决心坚,新能源革命是我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机遇
由荷兰、英国、美国先后崛起的历程,以及由植物能源、煤炭能源、石油能源 的兴替可见,16 世纪以来每一次全球竞争格局大的变迁都以一次能源革命作为 基础,也往往会有一个更适应的工业体系兴起,而相应的,基于之前某一能源 体系所建立的生产关系也会一定程度上成为迎接新能源革命过程当中的桎梏。
类似于“新能源汽车”对于传统汽车产业竞争格局的重塑,我们认为,在各国 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向新能源切换的过程中,我国在风电、光伏等领域的竞争力 有望得到进一步彰显,凭借更快速地建立起大规模、高效率的能源体系而实现 全球经济地位的再提升。
全球领先的光伏产业链正成为我国能源革命的有效支撑
平价上网时代开启,光伏正成为推动能源结构升级的主力军。回顾光伏产业的 发展历程,2004 年欧洲通过高补贴鼓励行业发展,国内光伏产业顺势兴起;2009 至 2012 年间,由于金融危机对欧美等地的冲击,使得光伏制造产能进一步向 国内转移,同期原材料的进口替代开始加速;2014 至 2017 年间在欧美“双反” 政策的影响下,基于国内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国内光伏市场装机迅速增长, 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2019 年至今,伴随 531 政策推出,行业落后产能出清, 以隆基为代表的单晶制造企业得以加速崛起,度电成本下降,光伏平价上网时 代正式开启,加速成为响应双碳目标的主要能源类型。
国内光伏产业在技术、规模上已经全面领先。根据 SolarPowerEurope、BNEF 数据,2020 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 48GW,同比增长 60%,占全球比重 达到 36.9%,预计 21 年将超过 60GW,同比增长 25%,占全球比重达到 37.5%, 相较美国、欧盟高出 24.38pct、23.13pct。
发展至今,根据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数据,我国的光伏产业已实现了硅片、电 池、组件、逆变器等主产业链环节 100%本土化,与之相配套的设备、材料、 部件等也已实现了 90%以上的自主可控,之前所存在的“两头在外”当中的硅 料已实现 80%左右的自主化供应,下游应用市场已占据全球超过 37%。从国内 企业的竞争力而言,以光伏组件市场为例,全球前五名的光伏组件制造商均是 中国公司,2021 年合计市占率超过 70.31%,同比提升 14.91pct,全球前十大 光伏组件制造商合计市占率超过 97.40%,其中八家均为中国公司。
新能源汽车是能源革命重要阵地,本土供应链初现峥嵘
打破燃油车时代品牌竞争格局,国产新能源品牌跻身全球销量 TOP20。相较于 我国车企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上相对弱势的竞争格局,由于新能源汽车这一“破 坏式创新”的推进,汽车的动力系统发生颠覆性变化,凭借在上游动力电池产 业链的领先竞争力,以及与全球较为同步的产品推出节奏,2020 年已经有 8 款 国产品牌车型跻身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TOP20, 分别是五菱宏光 MINI EV、 宝骏 E 系列、欧拉黑猫、广汽埃安 S、比亚迪秦 EV、上汽名爵 EZS、奇瑞小 蚂蚁、理想 ONE。相较之下,在传统燃油车市场全球 TOP20 车型中日系占 11 款,德系、美系各 4 款,韩系品牌 1 款,并无国产品牌上榜。
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中日韩三足鼎立,宁德时代一马当先。根据 GGII 数据,2020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仍达到 137GWh,同比增长 17%,其中宁 德时代装机量 34GWh,占比 25%,连续四年位列世界第一,广泛覆盖全球一 线整车品牌,LG 化学和松下分别以 22.6%和 18.3%的占比位列第二和第三, 三者分别代表了方形、软包、圆柱电池的国际领军水平。
双碳目标有望在确定的方向、确定的时间跨度内倒逼创新与科技发展
基于库兹涅茨拐点与波特假说,双碳目标将助推科技产业发展
根据库兹涅茨拐点与各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以及波特假说所提出的环保趋 严对于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倒逼作用,我们认为,在双碳目标推进的过程中,以 电子行业为代表的高科技制造业的加速发展既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观 选择,也是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经之路。
当经济发展经历库兹涅茨环境拐点之后,产业结构高端化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改 善的直接原因。1955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库兹涅茨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认为 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为倒 U 型关系,其背后反应的经济学原理是伴随 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低污染的服务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的重要性 与日俱增,进而实现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升级。
双碳目标有望倒逼创新与科技发展,助力实现产业结构高端化。根据美国经济 学家波特在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的“波特假说”,即一个经济体的技术和人力 资本等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往往是内生的,环境规制政策可以促进企业进 行技术调整与整合,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率和产品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根据 OECD 公布的各国专利申请数以及环境严格指数, 韩国和美国的数据均显示环境规制严格指数和专利申请量有较明显的正相关性。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国家科技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提出更高要求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中等收入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不能与低收入国家竞争, 技术水平不能与高收入国家竞争,因而落入经济停滞甚至后退的发展阶段。尽 管世界银行对于高、中、低等收入国家的划分标准基于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而 有调整,但中等收入陷阱却在多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重演,据世界银行统计, 在 1960 年的 101 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到 2009 年仅有 13 个得以跨越中等收 入陷阱成为高收入经济体,而这些经济体普遍对资源出口和廉价劳动力优势依 赖程度较高。
自 2001 年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我们认为,中国现已处于通过经济结 构升级以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的人均 GNI 增长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期保持快速上扬态势, 2017 年我国人均 GNI 已超越巴 西(人均 GNI 8610)、接近马来西亚(人均 GNI 9650),而这两国均是曾一度 跨入高收入标准但随后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的经济体。
对比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日本、韩国以及至今仍处于中等收入陷阱之中的 泰国、菲律宾、南非等国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依靠出口自然资源或主要依 靠低成本劳动力发展制造业的增长模式在中等收入阶段面临瓶颈,而真正实现 “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的转变才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
2 先进制造的全球化
如前所述,先进制造的全球化是指在人口红利弱化的背景下,国内领先的制造 企业深挖全球市场、深度组织全球生产资源的新阶段,这一阶段将对场景的数 字化、生产的自动化、管理能力的全球化提出更高要求,也给产业链相应的企 业开辟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加速生活和生产场景的数字化,基于数据要素优化整体运营效率
数字化以各类终端的电子化、智能化为基础,5G 背景下“电子+”趋势明确
“互联网+”是在 2012 年前后互联网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理念,具体是指 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 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即实现诸多传统商业 模式的线上化,由此催生了当下已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的网络购物、网络点餐、 网络直播、网络售票等成熟应用。
与“互联网+”相类似,我们所提出的“电子+”即指通过电子、通信技术的广 泛应用,实现非电子产品电子化、简单电子产品智能化的过程。基于 5G 所实 现的人类信息传输、共享能力的再一次升级,其“低延迟、大带宽、广连接” 的性能特征将为生产设备、消费终端等万物互联创造网络环境,我们认为,这 两年快速兴起的 TWS 耳机、智能手表、智能汽车等均是“电子+”趋势的具体 体现,而这一趋势也将为生产、生活等各类场景的数字化奠定基础,有效拓宽 电子产业链公司的下游市场空间,真正实现先进制造能力向其他传统非电子制 造业的外溢。
基于 AIoT 时代非电子产品电子化、简单电子产品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电子产业 链下游的品类扩张仍在进行时,根据 IDC 数据,2020 年全球物联网支出达到 6904.7 亿美金,其中中国市场占比 23.6%,IDC 预计 2025 年全球物联网支出 将达到 1.1 万亿,年均复合增长 11.4%,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全球第一,占 比提升至 25.9%。
产业数字化趋于繁荣,智能硬件+软件服务+数据要素正产生“化学变化”
我们认为,国内的科技产业在经历了以“智能手机产业链全面崛起”、“移动互 联网赋能传统商业”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化的繁荣之后,正步入以产业数字化为 基础的数字经济时代(根据信通院的定义,数字经济是通过 5G、大数据、AI 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 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相关产业链看好具备场景数 字化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平台型企业:海康威视、视源股份、京东方 A 等。
在此过程当中,数据要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正成为优化社会运营效率的重要 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 20 年 4 月 9 日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 市场化配置机制的意见》中已正式将数据纳入了生产要素的范围。
从产业数字化给电子行业所带来的发展机遇而言,与以往单纯依赖品类扩张这 一“物理变化”的成长逻辑不同,我们认为,站在当下时点,在 5G 的连接能 力以及 AI 的数据处理能力的支撑下,智能硬件、软件服务、数据要素正在各类 生活、生产场景当中产生类似于“化学变化”的有机融合,智慧城市、远程诊 疗、在线教育、工业互联网等高度数字化的应用场景正加速落地。
这一“化学变化”具体而言正是海康威视所提出的“物信融合”理念,即把智 能物联网的数据,与具体业务中信息网的数据相融合,支持跨智能物联网和信 息网的资源治理、数据治理、数据融合、数据服务与数据应用,帮助用户快速实现数据平台落地交付,支撑数据融合与应用。我们认为,这样的化学变化有 助于物联网所承载的生产、生活活动更充分地利用信息网当中的已知信息,从 而实现企业经营、城市管理等各方面效率的提升。
比如海康在企业展厅中所展示的火灾应急解决方案这一案例,在物联网各类终 端、传感器捕捉到火灾的发生位置、严重程度等信息后,AI 运算平台可基于信 息网当中已经掌握的周边的医院、交通、消防等实时信息做出更快捷、高效的 应急救灾方案。类似于这一城市应急管理的解决方案,同样的“化学变化”逻 辑也可以应用于企业产线的运营管理、学生定制化教学方案的设计等场景之中。
国内数字化程度相对高收入经济体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比于高收入经济体,我国数字经济占 GDP 的比重仍然偏低,存有较大提升 空间。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持续推进,叠加疫情因素影响,数字 经济已成为当前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形态,是我国经济 的核心增长极之一。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由 2005年的 2.6万亿扩张到 39.2 万亿元,占 GDP 的比重由 2005 年的 14.2%提升到 38.6%。相比美国、德国、 英国超过 60%的占比仍偏低。
ARVR、元宇宙是生活场景的数字化呈现,是人类信息交互能力的再升级
如前所述的基于终端智能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所发生的“化学变化”更多侧重 于物信融合对于现实世界运营效率的改善,而 ARVR、元宇宙则是部分生活场 景的彻底数字化,是人类通信技术经历了文字、语音、图像、视频之后的下一 代升级方向,即实现 3D 实景信息的共享,从而助力于人类摆脱空间的束缚而 在数字世界实现更好的信息交互和生命体验,相关产业链有望在 5G、AI 加速 各类场景数字化的过程当中加速发展。
ARVR 硬件终端及软件内容的市场接受度再创新高。在 ARVR 相关硬件产品不 断迭代、游戏视频等内容资源不断丰富、疫情催化“宅经济”消费需求的供需 双向影响下,ARVR 产业链在经历了 2018-2019 年的低谷之后重回市场关注热 点,以 Facebook 旗下产品 Oculus 为代表的 VR 终端硬件市场迅速回暖。
2020 年全球 Oculus 出货量达到 347 万台,同比增长 104%。与此同时,2020 年 3 月起全球最大游戏平台 Steam 上的 VR 在线用户数出现大幅攀升,2020 年全年新增用户 170 万,VR 游戏时间同比增长 30%,VR 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71%,21 年 7 月 VR 月活约为 248.4 万,占玩家总数的 2.07%,环比提升 0.21pct。
2018 年拐点明确,ARVR 产值自 2020 年重回高增长态势。根据 IDC 数据,2021 年全球 VR 出货量有望达到 715.79 万部,同比增长 28.91%,产值达到 27.99 亿美金,同比增长 29.21%,预计 2025 年出货量达到 2863.7 万部,5 年 CAGR 达 38.83%,2025 年产值达到 100.65 亿美金,5 年 CAGR 达 35.97%。与此同 时 2021 年全球 AR 出货量有望达到 79.5 万部,同比增长 175.31%,产值达到 12.06 亿美金,同比增长 141.67%,预计 2025 年出货量达到 2205 万部,2025 年产值达到 277.55 亿美金。
被称为“互联网终极形态”的元宇宙 Metaverse 将创建一个平行于现实的虚拟 世界,是人类生活场景数字化的再进阶,也是 ARVR 硬件的重要应用市场。元 宇宙 Metaverse 一词来源于作家 Neal Stephenson 的科幻小说《雪崩》,与腾 讯 CEO 马化腾在 2020 年底所提出的“全真互联网”类似,元宇宙描述了一个 人们通过 ARVR 设备接入的、以虚拟形象在三维空间中与各种软件进行交互的 世界,通过彻底的数字化使人类真正摆脱空间的束缚。
虽然元宇宙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根据 21 年 3 月份于美国上市的“元宇宙第 一股”Roblox 的用户数据来看,公司所持续构建的完全沉浸式的数字社区,兼 具游戏、开发、教育属性,截至 1Q21 已吸引了超过 4200 万的日活用户,实现 了持续、高速的用户增长,反映出消费者对于部分生活场景线上化、数字化的 主观需求。
生产数字化成为维持成本竞争力、固化先进生产经验的有效途径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工业机器人密度仅排名全球第 15 位。根据 IFR 的数据,2019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新安装近 14.05 万台,居全球首位。截止 2019 年底,中国工业机器人累计安装量已经达到了 78.3 万台,总量亚洲第一。 中国机器人密度为 187 台/万人,高于全球平均值 114,排名第 15 位,但相比 排名第一、第二的新加坡和韩国差距较大,工业机器人渗透空间尚存。
工业机器人进出口差距减少,2019 年出口数量超过进口数量。从进出口数据来 看,中国工业机器人进出口差距在减少,2017 年进口数量约 8 万台,出口仅 3 万台,2019 年出口约 10 万台,首次超过进口数量。2020 年国内疫情恢复优于 国外,出口数量有所减少,进出口数量基本持平。在产品均价方面,出口均价 仍明显低于进口均价。可见,一方面,中国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产品结构存在向高端转移的空间。
面对先进制造全球化趋势,在通过加速数字化改造提升社会管理、企业运营效 率的同时,借助生产自动化对抗国内人口红利弱化动向、固化先进生产经验以 实现国内先进制造的“海外复制”的需求迫切;此外,由于日趋复杂的地缘政 治因素以及新冠疫情造成的地域割裂因素,针对各地市场的当地产能建设的必 要性也因此加强,有助于国内领先的 3C 产业链自动化设备企业加速拓展海外 市场。
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资源对企业管理能力的全球化提出更大挑战
中国品牌终端的全球竞争力凸显,品牌出海潜力犹存,深挖全球市场
中国手机品牌的全球竞争力日益凸显,市场份额不断攀升。根据 IDC 数据,全 球智能手机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CR6 从 2015 年的 56.38%提升至 2020 年的 79.58%。伴随着智能手机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中国品牌的全球竞争力日益凸显, 在全球市场,四大国产手机品牌(华为、小米、OPPO、vivo)的合计出货量份 额从 2015 年的 18.00%提升至 2020 年的 43.68%;在国内市场,四大国产手 机品牌的合计出货量份额从 2015 年的 38.11%提升至 2020 年的 74.10%。
国产品牌深挖全球市场,出海潜力犹存。根据 IDC 数据,1H21 全球智能手机 渗透率(智能手机出货量/手机出货量)已达到 81.49%,其中中国、美国、欧 洲等成熟市场智能手机渗透率已超过 90%。与成熟市场不同,印度、亚太(不 含中国、印度)、非洲等新兴市场的智能手机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1H21 智能手机渗透率均未超过 80%。伴随着成熟市场的智能手机渗透趋于饱和,中 国品牌纷纷选择深挖全球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小米在印度和欧洲、OPPO 及 vivo 在东南亚、传音在非洲的市场开拓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3C 产业链中具备组织全球生产资源能力的龙头企业有望实现强者恒强
苹果是充分组织全球生产资源的典范。早在 iPhone 推出之初苹果就已建立了全 球范围内的供应链体系,而中国大陆的企业基于人口红利支撑下的劳动力成本 优势,在匹配苹果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精密制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沉淀, 进而一方面在苹果产业链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一方面支撑了本土终端品牌的 创新升级。
根据苹果每年公布的全球供应商名录,2018 年其前 200 大供应商中中国台湾的 企业有 51 家,日本企业 44 家,美国企业 40 家,中国大陆+香港的企业 34 家, 韩国企业 11 家,企业数分别占据 26%、22%、20%、17%、7%的份额,2019 年中国大陆+香港的企业增长 6 家,占比提升 3pct,中国大陆、香港和中国台 湾合计占比稳定在 43%。
我们认为,在国内终端品牌出海的同时,由于国内人口红利的弱化、疫情对于 全球商业活动的干扰以及 2019 年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以来地缘政治的复杂化, 国内 3C 产业链正面临全球化布局的挑战,以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领益智造、 环旭电子、蓝思科技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业链龙头日益重视全球研发、生产 基地的建设,管理半径的扩大无疑推升了行业的进入壁垒,此外,国内市场迅 速组织劳动力响应终端市场创新热点的能力被弱化,因此本土消费电子产业链 有望呈现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
3 消费升级的国产化
如前所述,我们所提出的“消费升级的国产化”是指伴随国内消费升级历程的 演进,叠加新能源革命对过往工业体系与生产关系的变革,汽车、工业控制、 医疗设备等一些此前对于国内电子供应链而言较为高端的利基型市场,由于国 内消费力提升所推动的市场扩容而开始加速国产化。
这一产业发展趋势由美国、日本的经济发展历史可见一斑:在其消费升级过程 中娱乐、汽车、医疗等非必需产品消费占比提高,食品、服装等基本生活需求 占比下降;对应的产业结构也随之变迁,服务、医疗、信息科技等产业占比显 著上升,同时伴随着诸多优秀的本土品牌崛起。
收入增加、主力消费群体改变推动我国进入消费升级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20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3 万元。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 GDP 在改革开发后的三十多年里高速增长,积累了大 量财富,2010 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 GDP 世界第二的国家。我国人均 GDP 由 2013 年的 4.37 万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7.20 万元,7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为 7%; 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3 年的 1.83 万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3.22 万元,7 年 的年均复合增速为 8%,扣除价格因素后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保持着每年增长。
新一代年轻消费者成为主力,对于 3C 智能化终端的消费潜力可期。根据第六 次人口普查数据情况,中国 80 后-00 后人数已超过 6 亿,占总人口的 45.6%, 其中,中产阶级凭借较高的收入水平、90 后以其强劲的消费潜力,俨然已经成 为中国消费市场上的主力军。相比于 50、60、70 年代出生的上一代,新一代消费者是伴随着电视机、游戏机、文曲星、PC、手机等电子设备成长起来的, 他们对于新生事物,尤其是电子产品接受度更高,支付意愿更强。
居民消费从必需品向医疗保健、文娱、交通、通信转移。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我国居民 2019 年消费支出中食品烟酒、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分别占比 28.2%、 6.2%、5.9%,相比 2013 年分别减少 3 个百分点、1.6 个百分点、0.2 个百分点; 居住占比为 23.4%,增加 0.7 个百分点;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交通和 通信占比分别为 8.8%、11.7%、13.3%,分别增加 1.9 个百分点、1.1 个百分点、 1.0 个百分点。
美国、日本消费升级复盘:产业结构变迁,本土品牌崛起
美国消费升级历史复盘
二战为美国经济带来高速增长,该时期出生的人群在 1960 左右逐步成为消费 主力。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二战期间美国 GDP 快速增长,1941-1943 年增速接近 20%;二战结束后,整体增速有所下降;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 后,GDP 增速维持在 2%左右。根据美国商务部普查局的数据,美国 1935-1950 年出生的人数较多,这部分人群出生在美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在 1960-1975 年陆续达到 25 岁,成为消费的主力。随着出生率下降,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65 岁及以上老人占比逐年上升,2005 年后出现明显加速。
随着人均收入增长和人口结构改变,汽车、医疗、娱乐商品消费占比走高。根 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美国各类消费支出的占比随着人均收入增长和人口 结构改变而变化,其中非耐用品和服务尤为明显。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中的非耐 用品占比由 1950 年的 43.96%下降到 2019 年的 20.55%;耐用品占比由 1950 年的 16.88%下降到 2019 年的 10.49%;服务占比由 1950 年 39.17%上升到 2019 年的 68.96%。
耐用品占比相比非耐用品下降幅度很小,细分来看,机动车占比在 1945-1950 年间快速提升后维持高位震荡,2001 年后有所回落;娱乐商品的占比则与耐用 品走势相反,有明显提高。服务类别中家庭经营的占比在 1948-1963 年间快速 提高,之后维持在 17%-18%附近;医疗服务占比提升显著,已成为第二大服务 类别,其中提升最快速的阶段是 1950-1992 年。
从 GDP 构成来看,金融、服务、信息业等第三产业占比提升。根据美国经济 分析局的数据,制造业在 GDP 中的占比由 1947 年的 25.56%下降到 2020 年 的 10.84%,下降了约 15 个百分点;金融房地产类、商业服务、教育类、信息 业在 GDP 的占比中有所上升,2020 年相比 1947 年分别提高了 12 个百分点、 9 个百分点、7 个百分点和三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随着 PC 和互联网的兴起, 美国信息通信技术生产行业在 GDP 中的占比明显提升,由 1987 年的 3.41%提 高到了 2019 年的 7.05%,重大的技术发展也将显著影响 GDP 的构成。
日本消费升级历史复盘
日本老龄化问题严重,经济高增长阶段出生的人群在 1970 年成为消费主力。 根据日本内阁府的数据,日本 GDP 增速在 1956-1069 年间基本维持在 10%以 上,1968 年超越德国成为 GDP 世界第二的国家;1970 年到 1990 年 GDP 增 速出现明显下滑趋势;1991 年后 GDP 降到低个位数,也多次出现负增长。从 GDP 增速来看,我国目前阶段和日本 1970-1990 年比较接近。1945-1965 年 经济高增长期出生的人陆续在 1970-1990 年达到 25 岁,成为消费主力。
根据日本统计局的数据,日本老龄化情况尤为严重,65 岁及以上人员占比从 1950 年左右开始迅速上升,且增速未见放缓迹象,2015 年占比达到 26.64%, 是占比最高的年龄阶段;45-64 岁占比同样明显提高,2015 年达到 25.92%, 是第二大年龄阶段,可见未来 65 岁以上人员占比还将大幅增加。
日本消费结构从必需消费向可选消费倾斜。根据日本内阁府的数据,日本消费 支出中半耐用品、非耐用品占比下降,服务占比提升,耐用品占比相对稳定, 与美国变化趋势相似。根据日本统计局的数据,食品、服饰占比下降明显,交 通通信、保健医疗、文化娱乐占比提升。这是由日本人均 GDP 提升和人口年龄 结构变化共同决定的。
我们认为日本消费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12 至 1941,向往大城 市和西洋化消费,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等发达城市的精英人群之中; 第二阶段从 1945 至 1974,以家庭消费为主,家用电器得到普及,寻常百姓生 活得到大幅改善;第三阶段从 1975 至 2004,出生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新人 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追求个性化、品牌化、高端化,注重体验;第四阶段 从 2005 至今,消费者回归理性,推崇简约消费,优衣库、无印良品的备受青 睐。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9 年我国基于购买力平价的不变人均 GDP 为 1.61 万 美元,与日本 1988 年水平相当;2019 年我国 65 岁以上人员占比 12.57%,与 日本 1990 年水平相当;中国的消费主力是出身于富裕年代的 80 后到 00 后, 与日本“新人类一代”接近。由此可见,我国当前的消费情况更接近日本第三 阶段,个性化、品牌化、高端化、注重体验有望成为主要消费特征。
日本第三阶段以个性化追求为特点,多个本土品牌由此崛起。比如比起普通轿 车,人们更希望拥有设备齐全、乘坐舒适、外形美观的高级轿车,日产西尔维 娅、本田 Prelude 都在这一阶段相继问世;更先进的产品体现在电子产品上, 索尼、佳能均进入黄金发展期。
日本产业向健康、科技、信息领域转移。根据日本内阁府的数据,日本 GDP 中制造业占比最高,1994 年为 23.44%,2019 年为 20.42%,减少 3 个百分点, 人类健康和社会工作活动、专业和科技活动、信息和通信则分别由 1994 年的 4%、4.51%、3.14%提高到 2019 年的 7.92%、8.18%、4.88%。
智能化产品受青睐,汽车、工控、医疗等产业链加速国产化
与美国、日本的产业结构变迁过程类似,伴随我国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出生于 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人群已成为主力消费群体,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 突出。一方面考虑到当今国内主力消费群体是在 TV、PC、智能手机等电子产 品普及年代成长起来的,对于电子创新产品有较强的支付意愿,另一方面,近 两年快速普及的 5G、AI 等技术正加速“电子+”以及“场景数字化”趋势。
基于此,我们认为在中国消费升级过程中电子化、智能化的终端产品将受到青 睐,并有望孕育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本土品牌。如今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已经有 所成就,未来汽车、医疗器械、工控等品牌、供应链也有望借助日益扩容的本 土市场崛起,成为经济新增主力,相关产业链将加速向国内转移。
汽车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趋势不可逆转
在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上升,2015 年仅 1.34%, 2021 年上半年已经提升到 9.27%。未来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渗透率还将继续 提升。2020 年 11 月 2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 -2035 年)》,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 总量的 20%左右,到 2035 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从长期来看,汽车有望接替手机成为下一代移动终端。汽车仅作为代步工具已 经不能满足需求,智能化有助于释放驾驶员的双手,网联化是自动驾驶的基础。 2020 年 11 月 11 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发布,明确将在 2025 年 L2 级和 L3 级新车要达到 50%,到 2030 年要超过 70%。同时,2025 年,C-V2X 终端的新车装配率将达到 50%,2030 年基本普及。其中智能网联乘用车在 2025 年左右实现 CA 级自动驾驶乘用车技术的规模化应用,HA 级自动驾驶乘用车技 术开始进入市场;2030 年左右实现 HA 级自动驾驶乘用车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城郊道路、高速公路以及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城市道路; 2035 年以后 FA 级自动驾驶乘用车开始应用。
家用医疗设备需求增长,健康监测赋能智能穿戴
对健康管理的重视带动家用医疗设备需求快速增长。在老龄化和消费升级的背 景下,我国家用医疗设备需求快速增长。根据医械研究院的数据,2019 年我国 家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超过 1000 亿元,2015-2019 年年均复合增速达 26%。 常见的家用医疗设备有血压计、血糖仪、电子体重秤、脂肪测量仪、牵引器、 制氧机等,以前主要从欧姆龙、罗氏、强生、飞利浦等欧美日企业进口,随着 市场规模扩大和技术积累,国内企业鱼跃、三诺、九安、乐心等企业纷纷发力。
智能穿戴的应用领域拓展至健康检测,激发新增需求。根据 IDC 的数据,2015 年伴随 Apple Watch 开售,智能穿戴市场热度提升,出货量增长数倍,之后每 年保持百分之几十的高增长。2020 年由于疫情,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出货量同比 下滑 6%,为 1897 万,预计 2021 年恢复到 28%的增速,2020-2025 年 CAGR 为 18%。此次新冠疫情使消费者更加关心健康和免疫力问题,同时,老龄化问 题使日常健康检测需求增多,健康智能穿戴产品(尤其是带心率、血氧等健康 监测功能的产品)或将成为新的增长动力,有望成为下一阶段竞争的蓝海市场。
数字化浪潮带动硅含量增加
中国处于经济升级的时代,从消费端来看,智能化产品受到青睐,更多的产品 将被数字化;从制造端来看,智能制造意味着生产的数字化。因此,经济升级 中不管是生产过程,还是终端产品都将带来数字化浪潮,而半导体产品是数字 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元件,在此过程中硅含量将进一步增加。
从历史分析,全球硅含量提升有明显的周期性,均是经过几年的提高后会进入 下降周期,主要是因为新的电子产品还未发力,而原有半导体产品又进入降价 周期,但总的来看,硅含量是在逐步上升的,新周期不断刷新之前的高点。截 止目前,全球硅含量提升已经走完三个完整周期,现正处于第四个周期的上升 阶段。
第一个周期:20 世纪 70 年代到 90 年代后期,由于个人台式电脑及其他电 子产品的普及,全球硅含量由 1974 年的 6%提升到 1995 年的 23.1%,之 后进入衰退期。
第二个周期:2001 年到 2009 年,由于笔记本电脑和 2G、3G 的普及,全 球硅含量由 2001 年的 17.7%提升到 2006 年的 23.3%,之后进入衰退期。
第三个周期: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全球硅含量由 2012 年的 23.4%提升 到 2018 年的 31.1%(2017、2018 年存储芯片大幅涨价的影响较大)。
第四个周期:随着 5G、AIOT、工业数字化等的普及,我们认为全球硅含 量开始进入第四个周期的上升阶段。考虑到这次升级的产品比第二次、第三次更为广泛,与第一次更为相似,我们认为这轮硅含量上升持续时间有 望加长。
随着硅含量的不断提高,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也不断突破新高。根据 WSTS 的数 据,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由 1999 年的 1494 亿美元提高到了 2020 年的 4404 亿 美元,预计 2021、2022 年还将分别增长 19.7%、8.8%,达到 5272 亿美元、 5734 亿美元。
智能网联设备的增加驱动新一轮硅含量提升,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属于消费 级物联网,智能制造、企业数字化等属于企业级物联网。根据 GSMA 的预测, 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由 2019 年的 120 亿增加到 2025 年的 246 亿,增加 126 亿,平均每年新增连接数为 21 亿,其中消费级增加 44 亿,企业级增加 82 亿, 企业级新增数量接近消费级的两倍,2025 年 246 亿连接数中企业级为 133 亿, 消费级为 114 亿。从细分子类来看,智能家居、智慧楼宇是新增连接数最大的 两个领域。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将由 2019 年的 36 亿增加到 2025 年的 80 亿,约 占全球连接数的 32.5%。其中企业级连接数从 2020 年开始超过消费级,且之 后每年新增数量也更多。
车辆虽然从新增连接量来说不高,全球 2019-2025 年仅增加 3 亿辆,但智能汽 车单车半导体含量相比传统汽车明显提升。罗兰贝格将汽车发展方向称为新四 化,即移动出行、自动驾驶、数字化、电气化,并且预计单车汽车电子 BOM(价 值(不含电池与电机)将从 2019 年的 3145 美元(豪华品牌 L1 级别 ADAS 汽 油车)提升到 2025 年的 7030 美元(豪华品牌 L3 级别自动驾驶纯电动车)。其 中,大部分的价值增长来自电气化、自动驾驶、数字化,移动出行是一个由新 型用户场景和商业模式构成的生态系统,通过电气化、自动驾驶、数字化来实 现,其本身带来的电子元件需求相对有限。
电气化虽然会为传统燃油车动力电子相关的 BOM 带来大约 400 美元的成本节 降,但电池管理系统与电驱动相关硬软件(例如逆变器、动力总成域控制器 DCU、 各类传感器)也带来了超过 2600 美元的 BOM 价值提升。同时,电驱动系统的 价值也将伴随越来越多的高电压电子器件而有所提升,例如 OBC(车载充电)、 逆变器等。自动驾驶对整车电子价值的影响短期上主要体现在传感器、车载计 算平台与软件等方面。数字化方面,电子电气架构改变带来的硬件与软件的价值提升将明显高于纯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和互联互通系统。其中,座舱域控制器 及基础软件(如 OS)将成为未来五年的价值高地。
电动化、自动化带动单车半导体价值量翻倍以上。纯电动 车单车半导体价值量相比燃油车翻倍,由四百多美金增加到约九百美金;L4/L5 级自动驾驶汽车单车半导体价值量达 L0 汽车的 8 至 10 倍,由两百多美金增加 到约三千美金。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汽车半导体构成比例也有所变化。汽 车自动驾驶、网联化将使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最受益,电动化则将明显带动模 拟芯片和分立器件的销售。
半导体国产替代不可逆转: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中国经济转型,摩尔定律放缓。如前所述,中国正处于消费升级过程之 中,消费者对智能化电子产品需求增加;企业则面临数字化转型,向智能制造、 高端制造升级,这也是中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半导体产业作 为基础器件,同时受益于消费升级和制造升级,也是制约我国经济转型能否成 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发展半导体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除了政策 支持,大量社会资本开始涌入半导体行业,根据云岫资本的统计,2020 年我国 半导体行业股权投资 413 起,约是 2019 年的两倍;投资金额超 1400 亿元,相 比 2019 年约 300 亿人民币的投资额增长近 4 倍。
摩尔定律放缓为我国半导体企业提供了追赶的时间。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史离 不开“摩尔定律”,自从 1965 年提出来后便指引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直到近 年,半导体制程越来越接近物理极限,摩尔定律放缓,工艺制程的发展开始偏 离摩尔定律曲线。另一方面,7nm 及之后的工艺因为技术难度大和成本高昂将 成为小众工艺。
根据 IBS 的数据, 28nm 工艺的成本为 0.629 亿美元,到了 7nm 和 5nm,芯 片的成本迅速增加,5nm 将增至 4.76 亿美元,如此高昂的设计成本只有苹果等 用量极大的大客户才能承担。从全球晶圆产能来看,根据 IC Insights 的数据, 10nm 以下工艺的占比在未来几年会随着台积电、三星的扩产而增加,挤压 10-20nm 的占比,但 20nm 以上的占比将会保持相对稳定,可见 20nm 以上的 工艺仍将满足一半的产能需求,为我国半导体企业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地利: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但国产化率较低。我国是全球半导体销售规模 最大的市场,根据 SIA 的数据,2020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 4360 亿美元, 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为 1512 亿美元,占比 35%。中国半导体本土企业,相比 海外公司有着地理位置、文化交流等优势,能够更好的为本地客户提供支持。
与市场规模全球第一不同的是,我国半导体产值不足,自给率明显偏低。根据 IC Insights 的数据,2020 年中国半导体企业仅占全球半导体 5%的份额,其中 IDM 低于 1%,Fabless 无晶圆相对占比较高,为 15%。从国产化率来看,2020 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为 1430 亿美元,中国制造的芯片价值 227 亿美元,占比 15.9%,但这里面还包括了海外半导体大厂在中国大陆设立的厂商。若仅考虑 总部在中国的企业,国产化率仅 5.8%,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很大。
人和:国产化意愿强烈,人才供给增加。在中美贸易摩擦之前,国外芯片厂商 因长期积累的质量口碑和产能保障,受到国内终端企业的青睐。芯片作为影响 电子产品性能的核心零部件,客户导入之前都需要进行严格的产品验证,验证 周期根据产品的不同、应用领域的不同而不同,短的半年,长的可能达两三年。 一般来说,消费电子领域周期较短,工控领域居中,汽车领域较长。在能稳定 获得已有供应商的芯片产品时,终端品牌厂商花时间、金钱去验证新供应商的 意愿并不强烈,而且新供应商的导入也可能给产品质量带来不确定性,损害品 牌厂商的名誉。
基于此,在中美贸易摩擦之前,国内芯片企业是很难获得终端品牌大厂的验证 机会的。但现在,国外芯片大厂的供给出现了风险,考虑到断货带来的极大损 害,厂商尝试国产芯片的意愿强烈了许多,很多应用领域的大门开始向国产芯 片厂商打开。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在下游需求的倒逼下,我国芯片企业在 产品规格、产品质量、产品种类上都会不断突破。
人才是巨大挑战,但是政策、资金支持,已经看到大量海外人才回国助力产业 发展。据我们统计,2019 年以来至少有十家由海外半导体人才回国创业的企业 成功上市,其中八家创始人是美国国籍。
与此同时,近些年国内产学界自我培养意识的加强,有助于国内半导体人才供 给的快速增加。2021 年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明确,设置 “交叉学科”门类,并于该门类下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之 后各大高校便相继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2021 年 4 月 22 日,清华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在国内首次提出 1+N 联 合机制,打破学科壁垒,强化交叉融合,聚焦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纳 电子科学、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与 EDA、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集成电路 器件与制造工艺、MEMS 与微系统、封装与系统集成、集成电路专用装备、 集成电路专用材料等研究方向。
2021 年 7 月 15 日,北京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并在现场举行了集成电 路人才联合培养签约仪式,签约公司包括韦尔、北方华创、华为、中芯国 际、长江存储、华大九天等。
由近两年上市公司激励政策可见,国内半导体企业对于骨干人才的重视在显著 提升,激励更加充分。半导体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留住人才是核心竞争 力之一。在人才抢夺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股权激励将员工和公司发 展方向统一。2020年我们统计的半导体企业共发布了22个股权激励计划草案, 2021 年 1-8 月发布的数量已经与 2020 年全年相当,有 21 个,而且激励对象 更侧重于中层骨干人员。2020 年的 22 份方案中,6 份方案的激励对象全部是 骨干人员,占比 27%,2021 年 1-8 月中有 9 份方案,占比高达 43%。
天时地利人和背景下国内晶圆厂大幅扩建,有望带动半导体设备材料国产化
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占全球比例不断提升,2020 年首次成为第一大市场。 根据 SEMI 的数据,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从 2014 年的 43.7 亿美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187.2 亿美元,占全球比例由 12%提升到 26%,2020 年首次成为全 球半导体设备第一大销售市场。2021 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 141.8 亿美元,占比 29%,继续维持全球第一。
2020 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销售额仅次于中国台湾。根据 SEMI 的数据,中国 半导体材料销售额从 2014 年的 60.1 亿元美元增加到 2020 年 97.6 亿美元,占 全球的比例由 14%提升到 18%。2020 年销售额超过韩国,仅次于中国台湾, 排名全球第二。
全球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仍由海外企业主导。全球前十大半导体设备厂商主要来 自美国、日本和欧洲,合计市占率达 76.6%。根据 VLSI 的数据,2020 年前十 大厂商中 4 家来自美国,市占率 38.9%;4 家来自日本,市占率 19.4%;2 家 来自欧洲,市占率 18.3%。半导体材料中占比最大的是半导体硅片,主要由日 本、中国台湾、韩国、德国企业主导。根据芯思想研究院的数据,2020 年全球 前五大硅片厂商分别是日本的信越化学和胜高、中国台湾的环球晶圆、德国的世创、 韩国的 SK Siltron,市占率分别为 27.53%、21.51%、14.8%、11.46%、11.31%, 其中日本两家企业合计占比接近 50%。
设备材料国产化率较低,部分环节取得突破。由于半导体设备材料主要由欧美 日韩等海外大厂把控,我国设备材料整体国产化率较低。根据芯谋研究的统计, 2020 年中国晶圆厂设备采购中仅 7%来自于中国企业。虽然整体国产率偏低, 但我国半导体设备材料企业正在逐步突破,甚至在部分细分市场全球领先。设 备方面,2020 年屹唐半导体在全球干法去胶设备领域全球市占率第一,中微公司刻蚀设备进入台积电等主流晶圆厂,拓荆科技 PECVD 设备取得国际领先晶 圆厂先进制程试产线订单等等。材料方面,沪硅产业、立昂微等企业已经实现 12 英寸半导体硅片正片出货,安集科技 CMP 抛光液已进入国际市场等等。
中国是未来两年全球新增晶圆数量最多的国家,拉动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需求。 根据 SEMI 的预测,全球 2021、2022 年将分别新建 19 座、10 座晶圆厂,合 计 29 座,其中 22 座是 12 英寸晶圆厂。这 29 座晶圆厂在接下来的几年将投资 超过 1400 亿美元的半导体设备,合计月产能将达 260 万片(折合 8 英寸)。中 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是新增晶圆厂数量最多的地区,各 8 座。在国产化大背景下, 中国大陆晶圆厂扩建将拉动国产半导体设备的需求,待投产后也将持续拉动国 产半导体材料的需求。
国内被动元件企业大幅扩产迎接景气上行+国产替代发展机遇
被动元件是电子产业的基础,目前日本、韩国企业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被动元器件也称无源元器件,是指本身不需要电源而只消耗输入信号电能就可 以进行信号处理和传输的元器件。被动元器件主要包括 RCL(“阻容感”,电阻、 电容、电感的统称)和射频器件两大类,2019 年全球 RCL 的市场规模为 277 亿美元,其中电容、电感、电阻分别占比 73%、17%、10%
被动元器件具备“大米”属性,是电子产业中的基础产品。被动元器件的应用 领域较广泛,小到家用电器、大到飞机、高铁的电子设备,都需要使用大量被 动元器件,因此被动元器件是电子产业中的基础产品。此外,被动元器件具备 “大米”属性,指的是被动元器件对接产业数量较广泛,价廉但必需,产品特 性类似于大米等粮食作物;以智能手机为例,其使用的被动元器件数量近 1000 颗,占元器件总数的 90%。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被动元件市场,但中国大陆企业的市场份额目前仍相对较低。 根据 ECIA 的数据,2019 年中国在全球被动元件市场的占比约为 43%,合计 119 亿美元;但与半导体行业类似,中国虽然是被动元件最大的市场,但中国 大陆企业的市场份额较低,行业目前还是日韩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其中:
MLCC:根据 ECIA 的数据,2019 年全球 MLCC 销售额市占率前三的企业分别 为日本的村田、韩国的三星电机、日本的太阳诱电,市占率分别为 38.4%、20.5%、 12.0%,合计占比 70.9%,中国大陆企业风华高科、三环占比均小于 1%。
电感:根据国际电子商情和 CECA 的数据,2019 年全球电感销售额市占率前 四的厂商分别为 TDK、村田、太阳诱电、奇力新,市占率分别为 20%、15%、 13%、13%,合计占比 61%,中国大陆厂商顺络电子排名第五,市占率为 7%。
电阻:片式电阻是市场需求量最大的电阻类型,市场份额高达 90%,根据国巨 的数据,全球片式电阻产量相对分散,除第一大厂商国巨占比 34%外,其他厂 商占比均小于 10%,前五大厂商合计占比 57%,且无中国大陆企业。
5G、电动汽车等产业快速发展,被动元件需求旺盛,进入景气上行周期
消费升级的国产化时代,电容、电感、电阻等被动元器件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 5G 、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化设备、电动汽车、区块链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以及传统产业的更新和升级,为被动元器件产业持续增长创造空间。
5G 基站方面,根据 VENKEL 数据,传统 4G 基站的单站 MLCC 用量达到 3750 颗,而 5G 基站的用量有望增长逾 3 倍,超过 1.5 万颗。5G 手机方面,根据产 业信息网数据,2G 手机平均单机 MLCC 仅 166 颗,3G/4G 手机达到 450 颗/700颗,5G 手机将超过 1000 颗,较 4G 手机提升超 40%;根据商络电子招股书, 2G 时代单部手机的电感用量为 20 颗左右,4G 时代单部手机的电感用量已接 近 60-90 颗,5G 时代单部手机的电感用量达到 120 颗以上。电动汽车方面, 根据 KEMET 数据,特斯拉 Model 3、Model S、Model X 系列车型中 MLCC 的 用量均超过 8000 颗,而传统内燃机汽车的单车 MLCC 用量仅约 2400 颗。
被动元件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中国大陆被动元件大幅扩产紧抓机遇
海外疫情蔓延+中美贸易摩擦推动被动元件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一方面,被动元 件重要制造基地马来西亚、菲律宾因疫情扩大先后宣布无限期延长“封城”,全 球被动元件供给受到较大冲击,国内被动元件企业有望凭借国内对于疫情的良 好控制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另一方面,此前国内被动元件企业主要聚焦中低端 产品,通过承接日韩厂商放弃的中低端市场得以立足;但随着国内厂商的技术 积累以及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国内客户使用国产供应链的意愿增强,国内被动 元件企业有望逐步将产品由低端向高端拓展,将应用领域由消费电子向工控、 汽车电子、基站等拓展。
中国大陆被动元件企业大幅扩产以紧抓行业景气上行+国产替代的发展机遇。以 MLCC 为例,宇阳科技、风华高科、三环集团均计划大幅扩产,规划的新增产 能均超过现有产能的两倍,待 2024 年达产后,产量将分别占全球的 15%、16%、 9%,占国内市场的 20%、20%、11%。我们认为,中国大陆企业在前期技术积 累之后,进入扩产和产品扩张阶段,随着产能释放,收入规模和市场地位均会 有所提高。相关产业链看好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能在国产化进程中快速抢占 市场份额的被动元件企业,包括顺络电子、江海股份、风华高科、三环集团、 泰晶科技等。
中国大陆 LCD 产业已实现全球领先,龙头盈利稳定性有望强化
DoT 时代,显示作为人机交互的窗口无处不在,面板需求多样化趋势显现
伴随着 AI、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LG Display 提出“万物皆显 示”(Display of Things,DoT)的概念,认为未来的显示应该拥有任何地方 (Everywhere)、任何形态(Any form)、无边界(Borderless)等特点。与 IoT (Internet of Things)追求万物互联类似,DoT 追求在任何物体上均可显示, 显示无处不在,作为人机交互的窗口、万物互联的入口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
“万物皆显示”趋势与非电子产品电子化、简单电子产品智能化的“电子+”趋 势相辅相成。在我国进入消费升级时代的背景下,智能化产品备受青睐,非电 子产品电子化、简单电子产品智能化的“电子+”时代随之而来,显示面板作为 人机交互的窗口、万物互联的入口在越来越多终端中得以应用,比如苹果作为 智能手表的引领者在其最新款的 Apple Watch S7 中将屏幕尺寸较 S6 增大了 20%,小米、百度等企业推出触屏音箱产品,蔚来汽车在其 ET7 数字座舱中使 用了 10.2 英寸的 LCD 仪表盘及 12.8 英寸的 OLED 中控屏。
TV 大尺寸、高端化为显示面板行业长期增长赋能
电视面板尺寸持续增加,1H21 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同比增长 9.64%。 根据WitsView数据,1H21 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 1.32亿片,同比增长 2.02%; 1H21 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面积 8815.60 万平米,同比增长 9.64%;出货面 积同比增速远高于出货量同比增速,主要得益于电视面板尺寸的持续增加。根 据 WitsView 数据,全球液晶电视平均尺寸从 1Q15 的 40.58 英寸提升至 2Q21 的 49.53 英寸,电视面板需求大尺寸化的趋势延续。
伴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国内消费升级的时代到来,消费者对于高端 电视的需求日趋强烈。根据群智咨询数据,全球 Mini LED 电视出货量有望从 2020 年的 10 万台增长至 2022 年的 360 万台,渗透率从 2020 年的 0.1%提升 至 1.6%;全球 8K 电视面板出货量有望从 2020 年的 61 万片增长至 2022 年的 720 万片,渗透率从 2020 年的 0.2%提升至 2022 年的 2.7%。我们认为终端需 求高端化的趋势将为面板企业产品结构升级提供契机。
中国大陆 LCD 产业现已实现全球领先,京东方、TCL 华星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 LCD 面板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现已实现全球领先。 2003-2008 年,中国大陆 LCD 产业处于技术引进、积累的起步阶段;2009-2017 年,中国大陆 LCD 产业向高世代扩张,实现快速追赶;2018-2020 年,中国大 陆 LCD 产业实现全面反超、全球领先。根据 Omdia 数据,中国大陆 LCD 产能 占比(按面积)从 2003 年的 0.57%提升至 2020 年的 55.98%,并于 2017 年 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一;Omdia 预测 2026 年中国大陆 LCD 产能占比(按面积) 将达到 78.53%,领先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伴随着中国大陆 LCD 产业做大做强,京东方、TCL 华星、惠科等中国大陆企 业迅速崛起。根据 Omdia 数据,2020 年京东方、TCL 华星的 LCD 产能面积分 别为 7631、4253 万平米,领先于三星、LG、友达、群创的 2317、3540、3531、 3910 万平米;此外,惠科的 LCD 产能面积也从 2017 年的 270 万平米快速提 升至 1664 万平米。目前京东方、TCL 华星、惠科等中国大陆企业的 LCD 产能 规模已处于全球领先位置。
在大尺寸 LCD 的应用领域中,京东方在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 领域均为全球第一,TCL 华星在电视领域份额较高。根据 IDC 数据,2020 年 京东方分别以 18.2%、25.1%、26.5%、33.4%的市场份额位居电视、显示器、 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 LCD 面板出货面积的全球第一位;2020 年 TCL 华星以 15.9%的市场份额位居电视 LCD 面板出货面积的全球第二位。除京东方、TCL 华星外,三星、LG、友达、群创的 LCD 市场份额位居前列。
京东方、TCL 华星的毛利率水平全球领先。根据 Bloomberg 数据,2013 年以 来,京东方的毛利率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与三星显示毛利率水平相当(三 星显示包含较多 OLED 业务),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京东方高世代线、产品结 构多元所带来的规模、成本优势。此外,2017 年以来,TCL 华星凭借 T6/T7 高世代线投产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毛利率显著提升,2020 年毛利率 16.89%仅 低于三星显示的 21.08%和京东方的 19.72%。
我们看好京东方、TCL 华星等中国大陆面板龙头实现盈利稳定性的强化以及盈 利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我们看好面板行业由过去的供给端主导(产能变化) 转向需求端主导(终端需求大尺寸、高端化、多样化),面板企业的盈利稳定性 有望强化。另一方面,中国大陆 LCD 面板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 现已实现全球领先,我们看好京东方、TCL 华星等中国大陆面板龙头把握我国 消费升级国产化的时代红利,凭借高世代线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成本优势以及 市场份额领先所带来的行业话语权、定价权实现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