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厦门地方志:笃行一生 继往开来(二)

新加坡先驱—陈笃生

陈笃生的父亲叫陈月中,18世纪,从海澄县(今龙海市)农村漂洋过海到马六甲谋生。陈笃生于1798年出生在马六甲。1819年,新加坡开埠后,他迁居新加坡,起初以贩卖蔬菜水果、鸡鸭为生,从乡间买入,再挑到市场卖出。稍有积蓄,就在十八溪墘开一间陈笃生商行,经营土产。1828年,陈笃生成为在唐人街拥有注册土地的华人。后来他与英国商人怀特赫合伙做土产生意,输出热带产物,输入建筑材料,逐成巨富、家喻户晓的商界领袖。

发达后的陈笃生,没有忘记对那些身患疾病却无钱医治的穷人或病死街头的人施棺赈粮。

1844年,陈笃生捐资7000元在珍珠山兴建一所平民医院。奠基时立一碑,文如下:“此为新加坡华人平民医院之基石,奠基于1844年5月25日……院舍之建筑费,悉由陈笃生所捐助,彼系新加坡之华商也。”平民医院设有病床,供人们住院治疗。1846年,平民医院落成后,成立董事会,陈笃生被推为董事会主席。在陈笃生的感召下,一些华侨也出资帮助平民医院。

陈笃生的太太李淑娘也热心公益事业,她看到医院都是男人来看病,没有女人来看病,又出资为女同胞建一个女病房。

十九世纪,中国东南沿海人民冒险“过番”南洋,搭乘帆船,拥挤在狭窄的船舱里,历经惊涛骇浪,才到达南洋。他们把护航之神天妃(闽南人称为妈祖)信仰也带到南洋,在海边设祀供奉。

1839年,陈笃生等福建籍华侨带头集资兴建天福宫,作为福建籍华侨祭祀的重要场所。1840年,天福宫举行了迎神赛会,恭迎从福建运来的天妃神像,场面庄重盛大,轰动整个新加坡华人社会。陈笃生个人捐助最多,有3074元,被推为大董事。天福宫原来临海,因此落成后便成为航海者必到之处,南来北归的华侨和海商都把船泊在宫前,然后到宫内拜祀妈祖,南来者感谢妈祖保佑,北归者祈求“海不扬波”,平安返国。

据1850年所立的《建立天福宫碑记》说:建庙是为了“食德思根”,以表示他们不忘故土,认同自己文化的象征。

1846年,陈笃生封为太平局绅,成为第一位受封太平局绅的华人。

1850年陈笃生病逝于新加坡,终年52岁。当时英文报纸《海峡时报》刊登了陈笃生逝世的消息,称赞他是“最受推崇和最富有的中国商人之一”。人们称他为“穷人的朋友。”

来源:厦门地情网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