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乐在助人,行善养德
孙思邈讲过:“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人做善事,就是在积德,积德会得福,寿命自然会长。
新加坡慈善家许哲女士,一生健康快乐,寿终时113岁。
许哲女士从小受母亲影响,决心一生行善助人。
后来,她曾到巴拉圭帮助穷人受教育,传授健康知识,分文不收。
她在新加坡、泰国等地,开了三十多家养老院。
除此外,私底下还照顾着二十多位老人。在106岁时,有人请教她长寿的秘诀。
许哲女士说:“看到那些受帮助的人,我就感到很快乐,心中没有烦恼,所以长寿。”
乐于助人,不仅是一种好品德,还是一种健康良方
医学研究发现,长寿者中95%以上的人,都有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品德。
《千金要方》云:“道德日全,不祈寿而寿延,不求福而福至,此养生之大经也。”
最好的养生,就是养好品德,保持内心清静。
人为善,福未至祸已远;人为恶,祸未至福已离。
《寿世保元》一书中说:“积善有功,常存阳德,可以延年。”
乐善好施,心态恬淡,无忧无虑,就会去祸得福,延年益寿。
02
乐在吃苦,中和养心
《菜根谭》中说:“达士以心拂处为乐,终为苦心换得乐来。”
一个胸怀旷达的人,就算境遇再艰难,他也会在苦中找到快乐。
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谨,受杖刑、坐牢后,又被流放到贵州龙场驿站。
刚开始,面对随时会丧命的恶劣环境,想死的心都有。
慢慢地,他接受了现实,并学会自找乐趣。
他每天都会坚持静坐,凭着自己的记忆读理学。
为了排解了忧闷,王阳明用大白话唱民歌,跳最狂热的舞蹈,还给土著人讲心学。
就这样,王阳明不仅健康地活了下来,而且还悟出“知行合一”的心学大道。
常言道:“身不苦,则福禄不厚,心不苦,则智慧不开。”
吃苦等于吃补。苦难能让你学会面对,学会承受,学会放下。
生活中,有不如意是常态。扛得住涅槃之痛,才配得上重生之美。
中医讲:“喜怒哀乐未发是中,发而皆中节是和。”
人有七情六欲,哀伤、忧愁和愤怒过度,就会心失中正,身心受损。
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保持心态中和,元气才不会大伤。
无论处在何种境遇,都能苦中作乐,照顾好身心健康,人生就赢了一大半。
03
乐在知足,寡欲养神
孟子曾指出:“养心莫善于寡欲。”
学会知足,是最好的养心神之法。
人知足,就算吃糠咽菜也快乐;不知足,即使吃香喝辣也苦恼。
有一对夫妻,以卖烧饼为生。每天晚上回家,夫妻俩就开始盘账。
当发现比昨天多赚了几块钱,他们都会大笑。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值得高兴的事情。
同样是有一对夫妻,开办了企业,富甲一方。
当他们发现,所持股票跌了30%时,夫妻两人大哭一场后,跳楼自杀。
而实际上,他们死后留下的固定资产,一辈子也用不完。
《道德经》中说:“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声色名利,人人都想要,但不能过度,适可而止。
有道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就如同无底洞。如果贪得无厌,只能自食恶果。
其实,人这一生所求,不过就是幸福和快乐;一生所愿,也不过就是平安和健康。
懂得节制,已拥有的,知足;自己没有的,知止,就不会招来无妄的祸害。
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宁。保持平常心态,心神不失养,人活得才能更舒适。
04
古人说:“忧则伤身,乐则长寿”。
愁也过一天,乐也一天过。既然如此,何不轻松面对、泰然处之呢?
坚持“三乐法则”,身心兼修,养生才有实效,生活才能从容。
身心和合,心态平衡,生命才会更加丰盈。
愿你我,都有阳光般的心态,无病无灾,无烦无恼,康寿度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