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乡村美了 产业旺了 村民笑了

漫步百侯镇侯南村,随处都能偶遇古朴、诗意、精美绝伦的古民居。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小桥流水……在百侯镇侯北村,一座历经百年风雨的古民居笙曹筱筑映入眼帘。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为迎接乡村复兴论坛·大埔峰会的召开,百侯镇打造了三十六巷精品旅游线路。

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位于侯北村的华农互联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利用大棚种植技术培育四季草莓等蔬果。

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隐匿于百侯镇内的古民居企南轩。

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炎炎夏日,大埔县百侯镇到处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在侯南村影剧院改造施工现场,地板防水、焊接钢管……工人们各司其职,确保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为即将举行的乡村复兴论坛·大埔峰会做好准备。

作为乡村复兴论坛·大埔峰会的主会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百侯镇深入挖掘系列人文优势资源,结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坚持办好、办优、办特的标准,修缮活化朱德指挥部旧址与影剧院,优化三十六巷精品旅游线路,提升侯北艺术馆、华农互联农业科普馆培训示范基地等,为乡村复兴论坛·大埔峰会的召开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如今的百侯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兴起、民宿与农家乐多点开花、一批古民居“旧貌换新颜”,一幅甜美静谧的美丽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南方日报记者 马吉池 通讯员 刘招迎 罗文燕

艺术美村

引入文化企业 点亮古村人文华彩

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小桥流水……在百侯镇侯北村,一座历经百年风雨的古民居笙曹筱筑映入眼帘。不单是建筑颇具特色,内藏名家墨宝更是吸引外人眼球。

该古民居建于民国时期,为旅新加坡侨商萧笙曹所建。笙曹筱筑出彩之处在于家藏林森、商衍鎏等当时政要名家墨宝,堪称“一屋两名书”。中堂门楼正上方浮刻“笙曹筱筑”四个大字,题款者:商衍鎏。另题一门批“西岩拥翠”,文笔豪迈洒脱,端庄又不失遒劲超逸。

今年,大埔乡贤、深圳侯宝斋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萧增祥响应大埔县委、县政府乡村振兴和乡贤回归工程的号召,依托古民居笙曹筱筑,与百侯镇党委、政府共同打造侯北乡村艺术馆,该项目也是今年6月即将举行的乡村复兴论坛·大埔峰会主会场活动亮点工程之一。

据笔者了解,深圳侯宝斋文化有限公司是深圳市的优秀文化企业,也是集书画和文化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传媒集团公司。“侯北乡村艺术馆将于峰会活动期间开馆,其间将展出70多幅有关于百侯元素的书法、水墨、油画等创作作品,作品均出自中国美术家协会成员之手。”深圳侯宝斋文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同时企业将邀请部分艺术家,在馆内设置艺术名家工作室。

“随着艺术名家前来,还有反映百侯古风古韵、田园风光的作品展示,将大大提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百侯的名气,推动百侯镇文旅产业融合、蓬勃发展。”百侯镇文化站负责人丘国杰说,目前百侯镇政府已利用现有的古民居,对内部进行改造,包括周边绿化、屋内灯饰、屏风等原有的雕刻进行修复,同时增加外部绿化、凉亭栈道等工程。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百侯镇引入文化企业,充分挖掘文化历史资源,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与深圳侯宝斋文化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侯北乡村艺术馆就是其中一个缩影。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如果将文化振兴比作乡村振兴战略的“铸魂工程”,那些深藏在古村落里的传统文化遗产,正是乡村“根和魂”的所在。

百侯镇流传着“同堂七魁”“同榜三进士”“一腹三翰林”等佳话。明清两代,这里曾诞生翰林5人、进士24人、文武举人134人,“秀才家家有,进士到处走”美誉不胫而走。据丘国杰介绍,“百侯镇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多达120座,也是目前国内官厅式古民居最多的地方。”

目前,百侯镇依托位于镇域核心区的侯南、侯北村,已打造了集古镇观光、历史探寻、文化休闲、科教娱乐、民俗体验于一体的客家古镇文化旅游区,并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为充分彰显客家古韵,景区内一批古民居旧貌换新颜,分别打造成“百侯翰林文化展览馆”“百侯农耕文化博览馆”“百侯国学博览馆”“宗祠文化展览馆”等系列文化展馆,用会“说话”的文物诠释百侯的人文华彩。

“近期,百侯镇还有朱德指挥部旧址与影剧院修缮活化、三十六巷精品旅游线路等项目在抓紧建设,预计在峰会期间能迎来第一批游客。”丘国杰说。

古镇百侯,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展现客家民居大观园的魅力。

产业兴村

发展智慧农业 打通富民兴村之路

“来,吃点我们的葡萄,刚刚采摘的。”从古民居笙曹筱筑出发,笔者来到了1公里外的华农互联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品尝了该企业通过大棚种植技术培育的早夏无核葡萄。因其是超早熟葡萄品种,果粒颜色、果实甜度等与普通品种葡萄相比有优势,价格要比普通品种葡萄高上20%。

文化旅游的兴旺,带动了百侯镇一批产业发展,该镇“农村景区化、农田基地化、农业产业化”的变化日趋明显。

“轻点手机界面上的智能大棚控制系统几个选项,连接好对应大棚的节点即可发号施令,完成自动化控制灌溉、自动化控制施肥、自动化通风等指令,一个人就能管理几十亩大棚。”华农互联休闲观光农业基地负责人郭光彩说,去年基地专门针对大棚蔬果种植研发了一款自动化控制系统。

笔者在该基地看到,通过智能大棚控制系统,手机就能实时监测大棚内的环境数据状况,包括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大棚内的光照、大棚内温度等参数。“当检测到土壤湿度低于标准数据就能直接打开灌溉系统为大棚土壤进行灌溉,当大棚内土壤湿度达到了标准数据,系统又能自动关闭灌溉系统,整个过程只需提前设定好大棚土壤的标准湿度,就能实现自动化灌溉。”郭光彩说,应用该系统后,农作物受恶劣天气的影响极小,不仅能节省人工成本,还可以有效及时地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因为看中景区游客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离县城较近的优势,2015年,该基地正式落户侯北村,通过土地流转向当地村民集约了300多亩土地,建设了以果蔬采摘体验为主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去年实现年产值近600万元。目前基地有大棚种植100亩,培育樱桃萝卜、五彩花椒、四季草莓、台湾青枣、蓝莓、韭菜等十多种蔬菜、水果。“有了智能大棚控制系统后,果蔬产量还在逐步提高。”郭光彩说。

今年2月,在百侯镇政府的鼓励支持下,该企业秉持“智慧农业 互联你我”的经营理念,启动打造农业科普馆培训示范基地。在基地可以看到,农业科普馆的展馆还在布置,馆内展示了设施农业、农业机器人、垂直农业、鱼菜共生系统等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让人眼前一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梅州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省农业展览馆、大埔县农业农村局承办的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在该基地举行,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专家学者现场为当地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种植大户进行田间课堂培训,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指导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目前基地已举办了四期培训活动,共有1000多人次受惠。”郭光彩说。

民宿旺村

发力乡村游 留住“诗和远方”

漫步于百侯古镇侯南村,鹅卵石铺砌而成的道路就像时空隧道,这里随处都能偶遇古朴诗意、精美绝伦的古民居。古民居企南轩便隐匿其中一个角落,显得优雅静谧。

今年2月份,百侯镇广发“英雄帖”,希望通过招商引资利用古民居打造民宿,广东著名的民宿公司禾肚里企业慕名而来,一眼便看中位于侯南村的企南轩。“这里古民居太有特色了,又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旅游资源很丰富,来这里的游客很多,相信发展‘民宿+景区’模式大有可为。”禾肚里民宿负责人李健彪说,当地政府对乡村旅游非常重视,前期已做好了基础设计建设与乡村旅游配套,为他们入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依托古民居企南轩,禾肚里民宿将打造14间客房,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基本六要素,计划通过串联周遭景点,打造三天两夜的旅游线路。”李健彪说,民宿目前还没有对外推广,但珠三角的游客已经很是期待。

看中百侯镇丰富旅游资源的不只禾肚里企业,从2016年开始,百侯镇便有意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加快补齐景区食宿配套短板,让游客留下来。在百侯镇鼓励乡村民宿和农家乐发展的背景下,原先离开家乡发展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发展。

去年,在外发展多年的杨志扬带着妻子池凤回到侯南村,在景区里经营了一家特色民宿——如意客栈。在他原先的印象中,家乡只有低矮的老房子和随处可见的垃圾堆,如今随着新农村建设焕然一新,村道干净整洁,夜晚景观越来越漂亮。看到家乡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他有了回乡的想法。

“现在节假日期间民宿房间基本爆满,有些游客在网上找到了如意客栈,过来住下后就不愿离开,还有些搞艺术的游客会到古镇采风,晚上住民宿,白天就到肇庆堂等古民居里‘发呆’。”杨志扬笑着说。

同样回乡创业的还有黄伟龙夫妇,此前,他们一家在广州番禺开了一家饭店。因家里老人需要照顾,加上看到家乡变化那么大,便于2015年回到家乡经营起农家乐——田园农庄。“现在家里养了鸡鸭、种了瓜果蔬菜,原汁原味的原生态食材更受游客的青睐,旺季时一个月就有3000多人过来光顾。”黄伟龙说。

据统计,目前百侯客家古镇文化旅游区附近已有4家民宿、2家农家乐入驻。民宿及农家乐的兴起,也带动了更多村民返乡就业。

近几年看到家乡变化那么大,在得知民宿百侯山庄招服务员时,村民杨建清去年便从深圳回来,在家门口就业。“每月收入2000多元,虽然不高,但压力没有城市那么大,工作比较清闲,离家也近,走路就能过来上班,平时还能照看到家里人,方便。”杨建清说,与她一同回来的村民还有3人,家乡从荒山瓦房变成旅游景区,生活也越来越舒心。

乡村复兴论坛·

大埔峰会将举行

时间:6月20日—23日

乡村复兴论坛·大埔峰会将于2019年6月20—23日在梅州大埔举行,主会场分别在百侯镇、西河镇。

峰会将以“大美大埔,常来长寿”为主题,根据大埔文化特色设综合、民宿集群、文创、运营四大主题议程,将邀请近30位国内外建筑设计、民宿实践、文化创意、规划运营、社区营造等各领域专家学者、领袖人物,共同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路径,通过嫁接多方合作资源,助力大埔乡村振兴。

此外,峰会还将举办集资源共享、项目观摩、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系列活动。一是以资源对接为模式,展示各方资源与需求,促进资源对接与共享;二是设立旅游资源、民俗风情、土特产品、风味小吃等展示区,展现大埔深厚的客家文化和独有的自然生态资源;三是以项目观摩为抓手,参观西河镇漳北村利用闲置校舍修旧打造的漳北公学田园综合体,吸引最前沿的乡建资源来大埔创新创业;四是邀请与会嘉宾夜游百侯三十六巷,直观感受客家民居大观园文化的独特魅力;五是在大埔峰会上发布及签售《在路上——乡村复兴论坛年度纪实(三)》、《走读中国乡村》等新书;六是在开幕式上首次发布由漓江出版社联合论坛组委会共同组织开展的“中国乡村榜”。

此前,乡村复兴论坛组委会在广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大埔与合作各方就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签署了百侯镇影剧院及周边环境综合规划、“大埔九图视觉营销计划”等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将对百侯镇影剧院及周边环境非遗文化广场、配套服务广场和三十六巷文化园进行整体设计改造,盘活“闲置产业”,助推大埔全域旅游发展,同时挖掘大埔的特色文化民俗和生态旅游,为大埔量身定制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