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经过连续两天大幅反弹之后,H股上市公司承兴国际控股(02662.HK)的股价终于回到1港元以上,当天以1.16港元收盘,涨幅为31.82%。同7月11日盘中最低的0.29港元相比,反弹了整整3倍。
就在同一天,A股的*ST华业(600240.SH),苦苦拉锯之后,股价也回到1元以上,暂时摆脱了跌破1元面值退市的风险。但截至7月22日收盘,*ST华业收于0.97元,再次跌破面值,6月6日以来,*ST华业三次跌破面值。
7月19日,承兴国际控股公告停牌,周一继续停牌。
虽然命运不同,但承兴国际控股、*ST华业的“病”却一样——7月5日,承兴国际控股实际控制人涉嫌供应链金融诈骗被刑拘,*ST华业2018年9月落入二股东的应收账款投资黑洞后,犹在百亿应收款投资深渊挣扎。
近期暴露的多个供应链金融风险,已经引起监管和市场高度关注:风险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最近出现的问题,基本都是道德风险、操作风险。”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的供应链金融,本质属于信用贷款,决定了操作风险、道德风险极有可能成为主要风险。
引起、引爆这些风险的根源,却在于杠杆扩张。有业内人士说,资质比较差却又激进的企业,试图利用供应链金融加杠杆,获取资金后快速做大,进入资本市场并购,实现股权、资产升值。而部分金融机构难以获得优质资产,为了做大业务放松风控标准,是供应链金融操作、道德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
没有限制的杠杆、上百亿的资金,以十倍计的股权升值,曾站在峰巅的“罗静们”,没有谁会在意脚下冰山碎裂的声音。然而,伴随着杠杆退潮,财富梦想变成幻想。
操作风险集中暴露
7月16日,银保监会下发文件,要求银行、保险、资管公司等机构,基于供应链上下游交易情况,对不同主体分别实施额度管理。对于由核心企业承担最终偿付责任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应全额纳入核心企业授信进行统一管理,并遵守大额风险暴露的相关监管要求。
在监管发文之前,供应链金融市场连发两起重大风险。诺亚财富7月8日公告,34亿元私募基金“踩雷”承兴系。此后,事件持续发酵,承兴国际控股一路暴跌,7月11日盘中最低触及0.29港元,比7月3日6.01港元的收盘价,累计下跌近95%。最近两个交易日虽有反弹,但与大跌之前仍相差甚远。
7月8日,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诺亚财富披露,旗下上海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歌斐资产”)发行的34亿元人民币产品,为承兴国际控股关联方提供供应链融资,此案件系精心策划、酝酿多年的诈骗案件。
紧随承兴系之后,福建闽兴医药有限公司(下称“闽兴医药”)的应收账款融资造假随之曝光。包括中原证券、国联信托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均被卷入其中,涉及资金规模可能超过22亿元。
更早些时候发生的*ST华业应收账款投资骗局,涉案规模更大。2018年9月8.8亿元应收账款债权出现逾期后,该公司披露,其应收账款存量规模高达101.89亿元,目前已为此计提资产减值31亿元以上。
“所有的金融业务首先要面对的都是信用风险,”华南某股份制银行中高层人士说,直接贷款中,融资方的经营、现金流、财务、未来不确定性等可能引发信用风险,需要抵质押物增信,抵御不确定性风险。
相对于贷款,供应链金融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小企业增信,基础是已经发生的交易,融资方的现金流、还款来源、账期等确定,只要交易真实,流程、账户控制得当,核心企业不出问题,可以有效避免信用风险。
“最近出现的问题,跟信用风险无关,几乎全部是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华南某供应链金融平台高管称,信用贷款的本质,决定了操作风险、道德风险是供应链金融的主要风险。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期暴露出来的供应链金融风险,首要问题都是流程控制不严、风控不到位造成的操作风险。涉及金融机构的做法违背常理,不仅融资金额巨大,而且底层资产集中于个别核心企业。
根据法尔胜(000890.SZ)披露,在承兴系事件中,截至2019年6月底,广东中诚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更名前为“广州承兴营销管理有限公司”,为表述方便,下称“广州承兴”)及相关方,以苏宁易购集团等为付款方的应收账款债权,向上海摩山保理的保理融资,未清偿金额就达28.99亿元。
*ST华业2018年9月数据显示,当时其存量的101.9亿元应收账款债权投资,全部从重庆恒韵医药有限公司(下称“恒韵医药”)受让而来,而恒韵医药是华业资本实际第二大股东李仕林所控制的企业。
“上下游中小企业资信不足,才用应收款等融资,金额不大,高度分散。”上述华南银行人士说,结合融资需求方的特征,为了资金安全,小额、分散是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基本原则。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动辄进行数十亿元的融资也并不现实。上述华南供应链金融人士说,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业务规模不大,形成大额应收款的可能性不大,交易也比较分散,应收账款往往都是小单,出现单家大额应收款的概率不大。
“名为供应链融资,做成了流动资金贷款。”简单汇信息科技(珠海)有限公司副总裁向晓丹对记者说,业务步骤流于形式,没有审核真实交易背景,才会出现风险状况,也不排除存在内外勾结的可能。
*ST华业百亿投资打水漂,内外勾结的道德风险是直接推手。6月26日公告显示,恒韵医药控制人李仕林已被批捕,法定代表人白晓敏等人,以及燕飞等人,已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而燕飞是*ST华业总经理,在案件中涉嫌受贿。
“不管怎么造假,流程控制到位了,就能发现问题。”向晓丹说,就算内外勾结,也不可能所有环节全部沦陷。
应收账款融资“造假”过程中,并非无迹可寻。可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恒韵医药总资产为18.5亿元,净资产为17.6亿元,当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仅为1.65亿元,净利润-1248 万元;而广州承兴2013年营业收入11.2亿元,净利润0.79亿元,2016年营业收入190.8亿元,净利润却只有4088万元。
“只要是造假就会留下痕迹,如果风控到位,就能及时发现问题。”上述银行人士说,除了向核心企业核实交易、融资方经营等,很多办法能发现疑点,比如横向比较价格、利润率、查询税务信息等。
虚假的扩张捷径
从2017年的兖州煤业,到如今的承兴系、*ST华业,屡屡发生的供应链金融“骗局”中,上市公司总是成为“被骗”对象,或者本身就与骗局制造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供应链金融是近年市场认可的融资工具,一些资质较差却又比较激进的企业,不能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就通过供应链金融获取资金。”上述华南银行人士说,资金来得比较容易,可以通过加杠杆的方式,快速将规模做大,再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实现股权、资产升值,最后再将窟窿堵上,实现财富循环。
起家于营销方案服务商的承兴系,崛起之路便是如此。根据承兴国际网站大事年表,1996年在香港成立的承兴国际,至少在2015年或更早之前,还是一家品牌服务商,以为企业提供市场营销方案为主营业务。但从2015年到2017年,不到两年时间里,承兴系先后收购了A股、H股、新加坡的三家上市公司。
而承兴系大举收购的资金很可能来自所谓供应链融资。2015年底收购承兴国际控股时,除了2000万元定金,剩余资金全部来自中信建投国际融资,2017年收购博信股份的15.02亿元,则来自广州承兴。
在频繁收购上市公司之前,承兴系规模并不大。根据第一财经记者调查,2011年至2013年,广州承兴营业收入分别为4.3亿元、7.7亿元、11.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23亿元、0.39亿元、0.79亿元。而在2016年,广州承兴营业收入190.8亿元,净利润4088万元,这样的利润规模,支撑上述一系列收购的难度不小。
而一系列收购之后,承兴系规模飞速膨胀。可查数据显示,2014年12月底,广州承兴总资产为17.56亿元,而到了2016年12月底,总资产已经达到75.1亿元,两年间增长了3.3倍以上。
特别是承兴国际控股,收购之后进行了更名、变更主业一系列操作之后,一举扭转多年亏损局面。其中,2016年至2017年财年,实现营业收入29.34亿元,净利润4500万港元;2017年至2018年财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4亿港元,同比增长17.4%,净利润0.86亿港元。
看似亮眼的业绩,让承兴国际控股的股价一飞冲天,从2016年2月的1港元左右,一路升至2018年12月底的9港元以上。实际控制人罗静持有的股份,市值最高时超过60亿港元,短短两年增值12倍左右。
*ST华业演绎的又是另外一个故事。2015年初,主营房地产开发的*ST华业,以21.5亿元的现金对价收购李仕林控制的重庆捷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下称“捷尔医疗”)。收购当年,*ST华业便大举进行应收账款债权投资,且规模极为巨大。2015年年报披露,截至当年底,子公司西藏华烁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西藏华烁”)就收购了三甲医院应收账款债权38.1亿元,对外投资金额30.5亿元,并决定与金融机构合作搭建不超过200亿元医疗金融平台,用于收购三甲医院应收账款债权、成立医疗供应链基金等。
短时间里,转型医疗、应收账款投资,为*ST华业、李仕林及其他股东带来了丰厚收益。2015年当年,西藏华烁对三甲医院应收账款债权的收购实现净利润8.82亿元,同比增长112.86%,其中以转让收购的应收债权,确认的收益就达4.97亿元,占利润总额的39.26%。
在上述200亿元投资额的框架下,*ST华业快马加鞭。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底,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余额已分别达到50.2亿元、70.6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145.11%、40.51%。
2015年至2017年,*ST华业营业收入、利润大幅增加。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27.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8.6亿元,净利润则从2014年的2.7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9.98亿元。最高峰的2016年,其营业收入、净利润更是高达52.03亿元、12.18亿元。
而应收账款投资是其主要的利润来源。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仅西藏华烁及国锐民合两家子公司,投资医疗供应链金融确认的投资收益就达7.4亿元、6.15亿元。2018年上半年,其债权投资业务实现收益5.04亿元,占半年归母净利润的51.43%。
资产之痛
虚构交易、伪造印章、提供假资料,供应链金融的造假手法并不高明,涉事企业也有诸多疑点,但为何一干金融机构屡屡栽倒在这样的小伎俩上?
“不是供应链金融这个模式不行,而是相关机构没有认真执行流程。”向晓丹说,有些机构特别是场外机构,为了做业务并不真正过问底层资产对应的交易真实性,更不认真审核,有些人员甚至还与融资方串通造假。
“承兴系事件中,营业额不能支撑那么大的融资规模,基于企业信用确权是不合适的,必须依靠交易对手确权,方法也很多。”上述华南银行人士说,比如进入核心企业业务管理系统,查询相关交易、账单、账期等信息,但场外机构通过核心企业确权,确实存在难度,核心企业可能不愿配合。
除此,到税务部门查询企业的纳税额、营业额,也能得知真实情况。倘若存在事后注销发票等行为,更说明有问题。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调、风控缺失,还不是引发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关键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在于,最近几年,市场流动性充裕,但高收益、安全的资产却不容易获得。
上述供应链金融人士说,优质的供应链金融资产、资源掌握在金融机构、场内市场,所以以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的场内资产证券化产品很少出现风险,而场外市场、机构很难获得真正优质的资产,为了开展业务,以牺牲风控为代价。
“跟大环境有关,好资产抢的很厉害。”向晓丹说,有些机构没有竞争优势,只能做一些资质较差的企业,而供应链金融由于受政策鼓励,又为企业提供了融资出口,于是滋生出恶意欺诈、风险事件。
*ST华业的医疗应收款投资,收益甚至超过了高利贷。根据披露,该公司直接受让的医疗应收账款,年化投资收益率在15%~34%之间,资管计划受让部分收益率更是高达39.66%~70.86%,平均为49.59%,合伙企业受让部分收益率在21%~41%之间,平均为26%。
上述华南银行人士说,供应链金融发生的一些风险,还与产品过度包装有关。由于真正优质的资产不易获得,为了销售顺利,一些资质不佳的资产被包装成优质资产,还引得资金疯抢。
杠杆退潮
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尽调、风控、业务管理缺失,只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成因之一,而非最根本的深层次原因。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上述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资质比较差的企业,利用供应链大量融资,与前几年的杠杆扩张有关,企业利用资金杠杆收购资产,实现自身规模膨胀,而后进入资本市场,实现快速扩张。一旦资产本身不能正常运转,带来良性回报,高成本负债就会出现窟窿,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
这在承兴国际控股身上有明显体现。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两个财年中,公司经营净现金流均为负数,分别为-2.08亿港元、-599万港元,2018财年的融资净现金流亦为-3170万港元。
承兴系收购的H股、A股两家上市公司,迟迟没有形成造血能力。以博信股份(600083.SH)为例,2018年,经营性、投资净现金流分别为-9635万元、-1904万元,只有经营性现金流为正流入,金额1.1亿元。
为此,承兴系不得不持续输血。2017年11月、2018年1月,博信股份分别从大股东处无偿借款1900万元、5亿元,2018年10月,又将无偿借款金额增加到7亿元。2019年4月,再从关联方获得8880万元无偿借款。
承兴国际控股同样如此。2018财年,该公司偿还关联公司款项28.27亿港元,从关联公司预收款项28.36亿港元。截至2017年6月底,承兴国际控股从第三方取得贷款7.62亿元,罗静及其名下一家关联公司担保,年化利率高达8.5%至9.5%。
“市场对风险容忍度比较低,资质比较差的企业很难融资,就把供应链作为途径。”向晓丹说,而依靠债务堆积,一旦后续无法融资,杠杆就会断裂,风险暴露。
除此,近年,私募、券商资管、信托等资管产品,在供应链金融等各类金融工具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而这些也具有杠杆属性的金融工具,如今所处的环境也不复往日。
上述华南银行人士说,不同于场内模式,供应链金融的场外模式,资金募集、投资等环节,大多通过资管产品进行,受监管约束少,且杠杆比例高,小规模违约也可能造成很大风险。以前还可以通过资金池遮掩,但这条路如今已经行不通了。
“有些机构管理层的权力很大,募集资金又容易,”该人士说,在此情况下,什么资产都往资金池里扔,也不知道成色到底怎么样,资管新规出台后,资金池受到限制,问题于是暴露。
(责任编辑: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