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毕马威观察:以重大制度集成创新促进海南自贸港建设

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毕马威推出系列文章,对《总体方案》架构、税收政策、产业体系等进行了简析。本篇以“制度创新”为主题,对海南自贸港建设本身蕴含的“制度集成创新”要求,如何更高质量推进制度创新,提供一些思路参考。

毕马威认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本身,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制度集成创新,是面向国际经贸格局与变局,立足中国国情,对世界自由贸易港理论、实践的丰富与完善。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必须要以“制度集成创新”的视角进行谋划和推动,做好三个集成——“开放+监管”的集成,“准入+准营”的集成,“要素流动型开放+制度型开放”的集成。

海南自贸港建设本身,

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制度集成创新

自由贸易港本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贸易促进政策工具,新加坡、中国香港、迪拜等自贸港是较为成功的代表。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与这些自贸港建设发展所处的时代背景已经变化,它们的成功经验有的仍然值得借鉴,有的需要审视重构,应与时俱进的看待。海南自贸港不单要学习一流自贸港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还要立足中国国情,基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市场深度嵌合的新格局,面向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蓬勃发展的新趋势,在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对世界自由贸易港理论、制度实践进行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形成全新的、符合中国和全球治理升级要求的自贸港政策体系、监管模式、管理体制。

具体如何做好制度集成创新,

我们认为海南自贸港应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着重做好三个集成——“开放+监管”的集成,“准入+准营”的集成,“要素流动型开放+制度型开放”的集成。

必须做好“开放+监管”的集成

谈开放,必然谈到监管,开放和监管,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一体两面。自由贸易港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其底线就是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因此,“管”的能力和“放”的空间是成正比的。

海南自贸港在谋划开放制度举措的同时,必须配套设计相关监管制度措施配套;在实施重大政策之前,必须开展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

积极推进监管模式、监管体系的创新重构,以法治手段、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等多元化的手段代替单一行政命令式的监管,精准提高“管”的能力。

必须做好“准入+准营”的集成

在中国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深度嵌合的时代背景下,海南自贸港制度设计应以更加有利于创新要素流动、增值全流程的视角谋划,应以全产业链高效协作的视角谋划。

在做好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市场主体准入放开的同时,也要为这些市场主体后续开展业务经营所需的相关许可、资质、配额等监管事项,进行全流程深度再造;也为企业进行人才招聘、资金汇兑、场地获得等等,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

必须做好“要素流动型开放+制度型开放”的集成

海南自贸港作为中国最高规格的、全方位的开放平台,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必须着眼国际一流,从有限开放到全面开放,从要素开放到制度开放,与国际高标准规则全面接轨。

在做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要素流动开放的同时,必须对其背后所涉及的体制性、制度性、规则性、标准性因素进行全盘审视,全方位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制度规则。

包括在数字贸易、知识产权、“三零”(零关税、零补贴、零壁垒)规则、环境保护、竞争政策、劳动者保护等领域,加快形成与国际高标准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开展相应压力测试、监管试验。

在跨国数据通道打通、区块链等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创新等方面,以争夺前沿领域国际制度话语权为目标,进行一些前瞻性产业力量储备,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高标准高效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规范体系,创造世界一流的、引领性的和制度型的开放高地。

毕马威政府咨询团队长期从事全球自贸区(港)研究工作,在服务中国自贸试验区(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了一套全生命周期的发展支持体系,提供包括建设成效评估、制度创新研究、营商环境优化、产业发展规划等咨询服务。后续,毕马威将继续推出一系列围绕海南自贸港开放创新发展的文章,期待为海南自贸港高水平建设贡献一份智慧力量,也为中国其他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前瞻性指导和咨询服务。

联系我们

张岚岚

毕马威中国海南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898) 6525 3230

邮箱:nicole.ll.zhang@kpmg.com

喻莺

毕马威中国政府及公共事务咨询服务合伙人

电话:+86 (10) 8508 5443

邮箱:ying.yu@kpmg.com

彭富强

毕马威中国华南区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20) 3813 8802

邮箱:wilson.pang@kpmg.com

黃文楷

毕马威中国华南区首席合伙人

电话:+86 (20) 3813 8833

邮箱:ricky.wong@kpmg.com

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针对任何个人或团体的个别或特定情况而提供。虽然我们已致力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资料,但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阁下收取时或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内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正式的审计、会计或法律建议。

©2020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均是与瑞士实体—毕马威国际合作组织(“毕马威国际”)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网络中的成员。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一所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为一所中国外商独资企业;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为一所香港合伙制事务所。版权所有,不得转载。毕马威的名称和标识均属于毕马威国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