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等多家机构在北京共同发起“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工智能原则”倡议。原则提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应避免对生物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专家表示,人工智能应该用于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延续,促进生物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保证生物在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具有完整的生态功能。
人工智能应贡献于替代方案的研发和推广
据介绍,为促进科学技术与生态的和谐发展,特别是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充分考虑和遵循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伦理原则宣言》等相关国际共识的前提下,专家针对与人工智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发展与应用,提出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工智能原则》(以下简称《原则》)。
《原则》共九项,具体包括促进生态繁荣、人道可持续开发、避免伤害、监管与保护、安全与可控、负责任、遵守法律、教育与培训、合作。
《原则》倡议,人工智能应用于探索生命、理解生命和保护生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监管,包括生物监测、状况评估、科学干预、教育普及,促进动物保护。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中,应遵守伦理、道德和公序良俗,避免对生物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其中,“避免伤害”原则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使用应避免对生物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包括但不限于:避免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避免因为过度消耗能源而加剧气候变化,从而影响环境的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避免相关产业产生的废弃物对生物多样性带来危害。人工智能给生物多样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被认真评估并如实公布。人工智能应避免被误用、滥用于直接或间接伤害其他生物。
“未来科技赋能的社会要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人类中心论走向生态中心论,人类和其他生物都是这个星球上的普通居民,更是紧密关联的生命共同体。这是我们倡导人工智能赋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初衷和目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曾毅说。
“人道可持续开发”这一原则强调,人工智能应贡献于替代方案的研发和推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平博士表示,以敏锐的眼光和负责任的专业精神发起有关人工智能在应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伦理倡议,对人们共创、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原则》将《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扩展到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
《原则》提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应确保足够的安全性,应遵循谨慎性和预防性原则,必须经过充分测试,确保准确、稳健且在人为控制之下。应避免由于人工智能安全隐患对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赵中华认为,生物多样性事关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延续,让人工智能服务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而不是造成新的风险是一个举世瞩目的话题。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AI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帮我们了解生态系统,发现动植物生存的困境,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参与保护行动。”
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专员Tee Wee Ang在报告中指出,《原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的精神和实质内容非常一致。特别是与《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中提出的促进环境和生态系统蓬勃发展,生活在和平、公正和相互关联的社会中等价值观、原则、政策密切关联。
2021年11月24日,《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大会第41届会议上通过。该建议书的序言中提到,作为以国际法为依据、采用全球方法制定且注重人的尊严和人权以及性别平等、社会和经济正义与发展、身心健康、多样性、互联性、包容性、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的准则性文书,可以引导人工智能技术向着负责任的方向发展。
Tee Wee Ang称,本次提出的《原则》的重要贡献在于:将《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扩展到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并促进了《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的落实。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清华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非洲人工智能中心等机构的中外专家分享了人工智能应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精彩案例,相关企业也介绍了数字技术在海南长臂猿、雪豹、亚洲象等旗舰物种保护项目中的探索与实践。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陈静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