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舟山有个“小上海”,带你一览300多年间的风采

老舟山道古

第一百二十九期

舟山广电微信“老舟山道古”专栏

(原“王教授的课”专栏)

为大家讲述

舟山的文化、记忆和故事……

本期《老舟山道古》

阿能老师带你穿越300多年间

沈家门的繁华变迁

清道光年间,沈家门还是舵岙所属,建镇始于民国21年(1932)。但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定海展复开海禁后,渔业商贸开始发达。清同治年后,浙东第一渔镇独特的韵味和风情在沈家门尤为明显。民国21年(1932)沈家门建镇,成为了东南沿海渔民的主要集聚之地。到民国35年(1946),仅鱼行、鱼厂和鱼栈就达300余家,流动人口最多时达10万余人,街市繁华有“东西两横塘,大街一直上”之说,人称沈家门是“活水码头”和“小上海”。本文试述沈家门的一些历史地理问题。

沈家门的历史沿革小记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朝廷颁“展海令”,居民渐增,传入小对、小捕作业,渔业逐步开发。四十八年(1709),定海知县缪燧发银筑东横塘,长255丈,又先后筑西横塘、墩头塘、小茶湾塘、中沙潭塘及荷叶湾塘,沈家门陆地面积大幅度扩展。到乾隆年间(1740~1749),大对船、大捕船兴起,渔业兴旺,渔村扩展,人口增多。同治元年(1862),沈家门成立“八闽渔业公所”,有闽属各帮钓船480余条,到光绪年间,有大对船300余对,小对船500余对,乌贼拖船2000余条,当时的沈家门“市肆骈列,海物错杂,贩客麇至”,商业渐兴。

据光绪《定海厅志》载“沈家门镇每年春季为渔船停泊之所”时已有镇之提法。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沈家门人口达5000余人,民国7年(1918)增至1.3万人,初具渔镇规模,到民国8年,沈家门有大对船754对,塘头大捕船31对,以盛产大小黄鱼、带鱼、乌贼、鳓鱼、鲳鱼、鳗鱼等著称。

渔业日趋兴旺,街市也日渐繁荣,东大街、中大街、泰来街、大道头、泥道头形成商业区,南北货店、布店、酒楼、百货店、药店、烟酒糕饼糖果店、米店、“四六”栈房(或叫丝螺栈房)等相继开业。

民国21年(1932),沈家门从洛舵乡析出始为建制镇。至民国25年(1936),沈家门成为东南沿海渔民的主要集聚之地。到民国35年,沈家门鱼行、鱼厂和鱼栈达300余家,从业人员2100余人,年购销鲜水产品2364吨,腌制销咸干水产品2390吨。

解放后,沈家门渔业生产发展更为迅速,港口延伸,东起半升洞,西至勾山浦,航道总长为11.4千米,水深一般在10米以上,可避强台风,号称“万船港”。

沈家门的老街与商行

民国时期,沈家门街市有“东西两横塘,大街一直上”之说。主要街道东大街(东横塘)长315米,西大街(西横塘)长435米,中大街(大街)长327米,新街长585米(包括泰来路)及东西沿港路长2000多米,路面均是用石条石板等铺成。童子路(同济路)长70米,伏虎路长410米,中兴路长325米,均为泥石路。

主要商业老街东大街临街大多是两层砖木结构楼房,楼下为店面,楼上住人,原为沈家门最繁华街市,有稍大商号达45家之多,还有酒楼18家,特色小吃沿街设摊。每当小黄鱼汛、大黄鱼汛、乌贼汛等汛期,渔镇沈家门港万船云集,海鲜腥味盈天,流动人口最多时达余万人,街上舟山话、温州话、台州话、三北话和闽语混杂一起,车水马龙,挤挤攘攘好生热闹,人称“活水码头”和“小上海”。

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朝廷颁“展海令”后,沈家门由于渔兴民增,康熙四十八年(1709)后筑东横塘、西横塘、墩头塘、小茶湾塘、中沙潭塘及荷叶湾塘,使沈家门陆地面积大增,渔村也由此得到扩展。至民国7年(1918)沈家门人口增至1.3万人,初具渔镇规模。

康熙二十七年(1688),普陀民间有5艘船舶去日本进行贸易。康熙二十八年又去船3艘,贸易的商品主要有中国的绫罗绸缎和瓷器、茶叶、药材及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等,运回来的主要有金银铜和一些高档干水产品等。特别是清雍正年间(1723~1735)清廷允许宁波港、舟山港商贩去南洋通商,在18世纪,宁波、舟山“商人往东洋者十之一,往南洋者十之九”。

到19世纪60年代,土特产出口不再经定海港,舟山的白鲞、鱼胶、乌贼等咸干水产品只得经宁波、上海口岸出口,到民国8年(1919),沈家门老德顺发记酒坊直接用福建大商船载运“浙宁老德顺发记酒坊土黄酒”运销新加坡等地,每年达2025吨,民国9年,沈家门鱼商杨万年收购顺母涂无泥筋泥螺加工成瓶装醉泥螺,通过上海远销香港、南洋,每年达3吨左右,香港、广东等地客商也上门收购乌贼鲞、海蜇皮、咸黄鱼等各类咸干水产品。

沈家门的旧宅

渔市兴,商业盛,商贾云集,财源滚滚而来,发家致富者大有人在,于是除沈家、马家、刘家等大户人家外,在沈家门发迹的“八闽”显贵金家、郭家、丁家、贾家、黄家和一些温台、三北富商等,纷纷在沈家门买地起屋。当时,比较有气势的大屋有新街(现文军弄)的陈满生大屋,为两层三进院落,是沈家门第一豪宅。还有新街北端郭家“翁洲小筑”为西洋式结构建筑,菜市路“建源里”、同济路“小西湖”张宅,还有东横塘李宅、周宅,缪家墩黄宅,东河丁家大院,中大街徐家老宅等。

大屋大院的兴建,为当时的沈家门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和审美的空间。古朴典雅的厅堂、石板四整的道地、“四水归堂”式的天井、精美雅致的花墙漏窗,阶上的青苔绿痕,檐漏点滴的雨声和穿堂绕楼的风气,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

转瞬之间,渔镇沈家门的变化日新月异,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旧城改造工程加快,昔日窄小的石板石条街路,被宽阔平整的水泥马路所取代,深宅大屋一座接一座被拆迁,新城区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难怪一些离乡多年的老沈家门也难识故乡的街景市容了。现保存得较好的仅存缪家塘40号的黄家大院和东河路新春弄23号丁家大院。

黄家大院为“八闽”黄姓商人在民国31年(1942)时所建,占地36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50平方米,现辟为“普陀博物馆”。在正午的阳光下,老宅一下子鲜活起来,高墙花格瓦脊,门楣上有“四德新村”红石牌匾,进门是一重楼三合院,雕花围栏上有“龙凤呈祥”、“鹿(禄)鸣回春”等精致木雕图案,廊檐以缠枝莲纹和桃果等装饰,寓意多福、多子、多寿。

丁家大院是沈家门“四六栈房”(或叫丝螺栈房)老板丁庆裕私宅,丁庆裕发迹后,民国30年(1941),从宁波小港一清代老宅拆迁而建。丁家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才将梁、檩、柱、牛腿、地板、石板、砖瓦等全部装运至沈家门东河,照原样重建,原门墙两边有龙脊,在一次台风中被毁。“福禄寿”花格围栏,十分精致,廊沿八狮挂檐,垂莲盛开。据丁家后人说,老宅堂房地板厚达5厘米,寝室地板也有3厘米厚。

图片来源:舟山普陀文旅

编辑:王涵真

分享点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