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金 | 新加坡:内外部因素交织,通胀持续走高

摘要

9月23日,新加坡金管局(MAS)披露8月整体CPI同比增长7.5%,核心CPI同比增长5.1%,创近十年新高。作为小型开放经济体,新加坡食品和能源绝大多数依赖外部进口,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国内面临输入型通胀。另外,新加坡劳动力市场紧张,工资收入增速较快,需警惕工资、物价螺旋上升导致通胀持续居高不下。

食品、电力和燃气价格8月增速提升,是核心CPI持续攀升的主要原因。食品方面,8月同比增长6.3%,相较7月6.1%和6月5.4%增幅扩大。肉类、水果价格8月增长最快,受到6月以来马来西亚出口限制影响,新加坡鸡肉类产品供应不足,整鸡、鸡蛋产品价格飙升。电力和燃气方面,8月同比增长23.9%,相对7月24.0%,增幅基本持平。

除核心通胀率外,8月私人交通和住宿同比增速也继续增长。由于进口车延误和居高不下的拥车证价格,私人交通成本8月同比增长24.1%,显著高于公共交通7.8%。住宿成本同比增长4.7%,新加坡房地产市场表现强劲,2022Q2新加坡私人住宅价格指数连续九个季度增长。

房地产市场需求强劲,私人住房成本增加。8月新加坡住房成本同比增长4.7%,2022Q2新加坡私人住宅价格指数连续九个季度增长,租房价格也持续增长。疫后本地人寻求改善住所、外籍劳工返回新加坡工作、移民人数增加等原因导致房地产市场旺盛需求,叠加建筑成本增加、未售出私宅数量减少等供给侧原因,共同推动二季度房价环比上涨3.5%,涨幅是第一季0.7%的五倍。9月新加坡新房销售势头强劲,多个私宅项目开盘首日即销售超八成,许多项目售价达到每平方英尺2,000新加坡元(约合10.7万元/平米)。

3月社会管控措施(SMM)放松以来,新加坡商品和服务需求复苏。但外国劳动力一直未恢复至疫前水平,劳动力市场紧俏,居民工资同比增长,或造成工资-物价螺旋。2022Q2新加坡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的比率达到 1998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失业人数也下降到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劳动力供不应求持续推动居民工资增长,从2021Q4同比增长的6.9%上升到2022年第一季度的7.8%。同时,政府上调外籍劳工签证标准,可能进一步加剧劳动力市场紧缺状况。9月起,申请EPs(就业准证)的最低工资标准将从4500新币/月上调至5000新币/月(一般行业)和5500新币/月(金融业),而S-PASS(可移民工签)申请者的最低工资也将上调至3000新币/月(一般行业)和3500新币/月(金融业)。

自去年10月以来,新加坡金管局连续四次收紧货币政策。自2021年10月以来,金管局不断收紧货币政策,先后三次略微增加新元名义有效汇率(S$NEER)政策区间的斜率,两次上移当前新元名义有效汇率(S$NEER)政策区间的中心水平。这些举措虽然可通过抑制需求遏制通胀快速上涨,但也会造成在下半年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外部需求减弱背景下,新加坡经济增长的更大不确定性。二季度GDP同比增长4.4%,环比下滑0.2%,已出现端倪。贸工部将全年经济增长预测从3%至5%,收窄到3%至4%。

为帮助低收入群体应对物价上涨压力,在财政政策方面,新加坡政府自今年年初以来,实施了一系列援助计划,在尽可能不增加通胀预期的同时加大对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的援助,包括加大补助金发放力度、豁免相关税收、增加就业支持等举措。

正文

通胀持续攀升,内外部因素交织

8月新加坡CPI同比上升7.5%,相比7月7.0%和6月6.7%,增速进一步加快。剔除私人交通和住宿后的核心CPI,8月同比上升5.1%,相比7月4.8%和6月4.4%,增幅扩大。8月CPI上升的原因是食物、服务和私人交通成本的涨幅扩大,食品与私人交通成本增长更偏“输入型”,与全球粮食、能源价格上涨、汽车供应链制约密切相关,而服务成本的增长主要源于新加坡本地劳动力市场紧张,推升人力成本增加。

食物和能源高度依赖进口,输入型通胀难以避免。2021年,新加坡90%的食物依赖进口。其中,蔬菜42%来自马来西亚、27%来自中国、5%来自澳大利亚;鸡蛋的自给率仅有30%,超过50%来自马来西亚;海鲜主要依赖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肉类的45%进口自巴西,另有30%源于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则供应了新加坡近一半的水果[1]。能源方面,新加坡是天然气进口大国,95%的电力供应依赖进口天然气[2]。而今年天然气供应量减少和全球范围内的天然气价格飙涨,新加坡天然气进口额从1月7亿新币增至8月11.5亿新币。

核心CPI中食物贡献最为突出。从核心通胀率来看,食物增长最快,增长6.4%,对核心CPI上涨贡献约四成。从具体商品来看,与今年1月相比,8月冷冻整鸡价格上涨32%,鸡蛋(10个)上涨16%,普通白面包(400g)和冷藏五花肉均上涨5.0%。6月1日起马来西亚活鸡出口禁令生效,而新加坡有三分之一活鸡自马进口,这一禁令导致新加坡鸡肉短缺,价格快速上涨。除食物外,核心CPI的另一重要项是服务,占CPI权重31.7%,8月同比增长3.8%,主要由于医疗服务、邮政服务和文娱服务成本增长。

受汽车供应链扰动,拥车证价格居高不下,在汽油价格下降背景下,私人交通成本依旧维持增长。8月新加坡私人交通同比增长24.1%,环比增长1.1%,增幅进一步扩大。考虑私人交通占CPI权重比例,其为整体CPI增长贡献约39%。柴油、汽油价格下降,自6月高点下降9-15%,但进口车延误和居高不下的拥车证价格,将私人交通成本继续推升向上。据新加坡本地车企代理商,由于零部件不足、供应链生产不稳定等原因,新加坡部分车型延迟交货。没有汽车,车商无法投标拥车证,在需求旺盛情况下,拥车证价格居高不下[3]。

房地产市场需求强劲,私人住房成本增加,8月新加坡住房成本同比增长4.7%。据新闻报道二季度以来新加坡几乎所有新推出私宅项目,都在开盘日就销售出多数房源[4]。从出售数量来看今年一季度新加坡私人住宅出售5300多套,二季度则超过6800套,增幅27.4%。疫后本地人寻求改善住所、外籍劳工返回新加坡工作、移民人数增加等原因导致房地产市场旺盛需求,叠加建筑成本增加、未售出私宅数量减少等供给侧原因,共同推动二季度房价环比上涨3.5%,涨幅是第一季0.7%的五倍。许多楼盘价格突破2000新元/平方英尺,约合10.7万/平方米[5]。去年12月及今年6月,新加坡均推出对房地产市场的降温措施,如增加多套房买家购置印花税、提高贷款利率等,但难抵强劲需求。租房市场价格也同步上涨,外籍人士租赁的房屋租金平均上涨了20%-40%[6]。

图表:新加坡CPI和核心CPI同比增速持续走高

资料来源:新加坡金管局,中金研究院

图表:私人交通和住宿涨幅扩大,持续推升CPI

资料来源:新加坡金管局,中金研究院

图表:食物成本增长对核心CPI上升贡献显著

资料来源:新加坡金管局,中金研究院

图表:食品价格上涨,尤其是肉类

资料来源:CEIC,中金研究院

图表:新加坡食物对外依存度高

资料来源:Singapore Food Agency” Singapore Food Statistics 2021”,中金研究院

图表:新加坡石油进口来源多元

资料来源:CEIC,中金研究院

图表:新加坡住房价格指数持续走高

资料来源:Singstat/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中金研究院

图表:今年二季度私人住宅出售数量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Singstat/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中金研究院

图表:8月通胀分项数据

资料来源:新加坡政府,中金研究院

劳动力市场紧俏,工资-物价螺旋浮现

劳动力市场紧俏,非居民就业率仍低于疫前水平。2022Q1,新加坡总就业人数已恢复至2019年第四季度水平的97.5%,居民和非居民就业人数分别为疫情前水平的103.9%和87.0%[7]。居民失业率从2021年12月的3.2%降至6月的2.9%;失业人数下降到了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随着职位空缺的增加和失业人数的相应下降,2022Q2新加坡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的比率达到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为2.53,表明劳动力市场持续紧张。而与此同时,非居民劳动力规模仍低于疫情前水平。新加坡人力部指出,非居民就业率仍比疫情前低10%[8]。

工资-价格螺旋发生需要两个条件,首先是工资随着通胀上涨,在经济复苏背景下,居民工资增长从2021年第四季度的6.9%上升到2022年第一季度的7.8%[9];其次,高工资需要通过提高价格传导至消费者,这取决于需求坚挺程度,二季度新加坡个人消费支出环比增长1.6%,而职业空缺率最高的行业是住宿、零售、交通和仓储等服务行业,劳动力短缺推升人力成本,也在餐厅就餐成本中有所体现。据新加坡当地餐厅负责人介绍,餐品制作人员人力成本上升20-30%,服务员人力成本上升30-40%,而清洁工和洗碗工成本则增加一倍[10],这一成本上涨在餐厅就餐成本上涨中也有所体现,8月餐厅就餐成本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9%。

此外,为保护本地低收入劳动者,新加坡上调外籍劳工签证标准,或进一步加剧劳动力市场紧张态势,助推工资-物价螺旋。新加坡政府对外籍劳动者就业政策采取收紧的态度,目的在于尽量保障本地低收入劳动者的就业并鼓励企业聘用更多高技能工作准证持有者。从2022年9月起,申请EPs(就业准证)的最低工资标准将从4500新币/月上调至5000新币/月(一般行业)和5500新币/月(金融业),而S-PASS(可移民工签)申请者的最低工资也将上调至3000新币/月(一般行业)和3500新币/月(金融业)。收紧的就业政策可能减少外国劳动力的流入,这虽然有助于减少外国劳动力和新加坡中低收入就业者的竞争,但同时将增加劳动力成本,或进一步推升工资上涨,使通胀维持高位。

图表:2022年以来新加坡失业人数不断下降

资料来源:Haver,中金研究院

图表:2022年以来新加坡“工找人”现象加剧

资料来源:Haver,中金研究院

货币政策持续收紧

2021年10月以来,新加坡政府连续4次收紧货币政策。目前,新加坡金融监管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MAS)主要通过调整新加坡元名义有效汇率(Singapore Dollar 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S$NEER)的政策区间来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可用的政策工具包括:(1)S$NEER的斜率或升值率;(2)政策区间的宽度;(3)政策区间的中心水平。实际上,新加坡的汇率制度是一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面临通胀预期时,MAS会加大S$NEER的斜率,使新加坡元升值的速度加快,或是向上调整政策区间的中心水平,以收紧货币政策;而当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时,MAS可能会扩大政策区间的宽度,为新加坡元的走势争取更大的活动空间。相较于调整政策区间宽度,调整S$NEER的斜率和政策区间的中心水平是MAS更加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自2001年以来,MAS仅调整过4次政策区间宽度,分别在9·11事件之后和2010年扩大了政策区间宽度,并在之后的1-2年内收窄。面对本轮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MAS自2021年10月就开始略微增加S$NEER政策区间的斜率,采取收紧的货币政策。今年7月,面对13年来最高的核心通货膨胀率,MAS在两次增加政策区间斜率,一次提高政策区间中心水平之后,再次上移了当前S$NEER政策区间的中心水平,继续坚持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应对可能持续处于高位的通货膨胀压力。

图表:2015年以来新加坡的货币政策

资料来源:新加坡金管局,中金研究院

货币政策的收紧,加剧新加坡经济增长的脆弱性。在过去10个月里,MAS采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紧缩措施,以汇率为中心的货币政策虽然有助于过滤一些输入型通胀压力,但是也可能会抑制国内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加之下半年全球经济环境恶化,外部需求减弱,可能会使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美国加息未见减速,市场预期新加坡金管局也将持续坚定收缩步伐,推动新加坡政府债券(SGS)收益率上涨。9月14日新加坡1年、2年、5年和10年期政府债券利率全线上涨,均超过3%,为2008年后首次。9月21日数据,新加坡1年、2年、5年和10年期收益率分别为3.18%、3.19%、3.18%和3.20%,均延续年初以来的上涨态势。新元债权收益率主要受美国利率和金管局货币政策影响,2011-2022年回测显示新加坡和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相关性达0.89,如果美国通胀持续恶化,美国继续加息。新加坡政府债券收益率会继续攀高。

图表:新加坡国债收益率持续走高

资料来源:Haver,中金研究院

图表:新加坡10年期国债收益率紧跟美国

资料来源:Haver,中金研究院

财政发力,帮助低收入群体应对通胀难关

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减缓通胀对于低收入家庭消费的影响。今年1月份以来,肉蛋奶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显著,导致低收入家庭生活成本上升。今年年初,新加坡政府宣布了5.6亿新币的家庭支持一揽子计划,以帮助新加坡人通过退税、充值和代金券的组合来应对他们的经常性开支。今年6月,新加坡政府又推出15亿新币的一揽子支助计划,包括向符合条件的新加坡居民发放现金补助,每户家庭获得100新币的水电费抵扣额度,向低收入群体发放消费税补助券,豁免宰鸡场一个月的外劳税等措施,为弱势家庭和企业提供更多救济。作为进一步支持低收入工人和弱势求职者就业的一种手段,政府还宣布提高累进工资模式下的共同出资份额,在工资不超过2500新币/月时,分担涨薪的75%,在工资为2500-3000新币/月时,分担涨薪的45%,并将就业增长激励措施延长至2023年3月。

新加坡财政部长、下一任总理黄循财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新加坡政府的基本目标就是构建一个公平和进步的体系,以确保实现包容性增长,并使每个人都从国家的进步中受益”[11]。

图表:今年6月新加坡推出15亿新币援助计划,为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提供先进援助

资料来源:新加坡政府,中金研究院

资料来源

[1]https://www.sfa.gov.sg/docs/default-source/publication/sg-food-statistics/singapore-food-statistics-2021.pdf

[2]http://www.ciodpa.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8&id=9141

[3]https://www.zaobao.com/news/singapore/story20220922-1315394

[4]https://www.zaobao.com/finance/singapore/story20220925-1316403

[5]https://www.zaobao.com/finance/singapore/story20220725-1296169

[6]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63186

[7]数据来源:https://www.mas.gov.sg/-/media/MAS/EPG/RED/2022/Recent-Economic-Developments-in-Singapore-12-Aug-2022.pdf

[8]数据来源:https://stats.mom.gov.sg/iMAS_PdfLibrary/mrsd-Labour-Market-Report-2Q-2022.pdf

[9]数据来源:https://www.mas.gov.sg/-/media/MAS/EPG/RED/2022/Recent-Economic-Developments-in-Singapore-12-Aug-2022.pdf

[10]资料来源:https://finance.sina.cn/2022-05-01/detail-imcwiwst5022411.d.html

[11]来源:https://www.pmo.gov.sg/Newsroom/DPM-Lawrence-Wong-interview-with-Bloomberg-News-Editor-in-Chief-John-Micklethwait-Aug-22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2年9月25日已经发布的《新加坡:内外部因素交织,通胀持续走高 ——新加坡8月通胀点评》

左烜晅 SAC 执证编号:S0080120090014

刘政宁 SAC 执证编号:S0080520080007 SFC CE Ref:BRF443

洪灿辉 SAC 执证编号:S0080121070405

吴慧敏 SAC 执证编号:S0080511030004 SFC CE Ref:AUZ699

法律声明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订阅者如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中金公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中金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仅面向中金公司中国内地客户,任何不符合前述条件的订阅者,敬请订阅前自行评估接收订阅内容的适当性。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中金公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金公司的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中金研究网站(http://research.cicc.com)所载完整报告。

本资料较之中金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或价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中金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中金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中金公司可能与本资料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订阅者应当考虑到中金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资料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与本资料相关的披露信息请访http://research.cicc.com/disclosure_cn,亦可参见近期已发布的关于相关公司的具体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是由中金公司研究部建立并维护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中所有资料的版权均为中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