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流行是世界迄今所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威胁之一,每年使全球800多万人失去生命。为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从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自此,世界各国广泛采取控烟措施,其中不乏让人叫绝的妙招。
#“铁腕”派#
美国:烟就一个字——贵
美国作为烟草消费大国,也是反烟运动的发源地,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确立“全国戒烟日”的国家(每年的11月12日)。在美国,所有公共室内外场合、公共交通工具、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政府机构、所有室内办公场所、餐馆、酒吧、俱乐部等,均禁止吸烟。吸烟人士自觉“低人一等”。许多人择偶、找租客明言不要吸烟者,卖车、卖家具的广告上也常常写明没人在汽车里、家里吸过烟。在禁烟区吸烟或未征得不吸烟者同意就吸烟,已经被列为当今美国人最厌恶的十大不文明行为之一。
此外,在美国抽烟很破费,烟草要缴三重税:联邦税、州税、地方税。不断地涨价及提高税率,是获得戒烟效果最直接、最明显的一个手段,此举也广受称赞。早在2013年,纽约曼哈顿圣路加-罗斯福医疗中心戒烟项目的主任就力挺涨价。她当时称:“纽约现在的吸烟率降到了14%,最大的功劳是这里香烟价格高昂。在我们这儿,一包烟起码要12美元。我们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烟瘾最大的一群人,连他们都因为抽不起而戒烟了!”
新加坡:罚款罚到你破产
从1986年起,新加坡政府将不吸烟列为国民守则内容,吸烟者报考学校不予录取,汽车司机吸烟则被吊销驾驶执照。为防止新型香烟在新加坡市场立足,卫生部宣布全面禁止电子雪茄、电子香烟和口服型烟草等尚未在新加坡上市的新型烟草制品进口。
在罚款措施上,新加坡政府也从不手软。随地扔烟头将被处以500新元(约合2440元人民币)罚款。在任何禁烟区吸烟都会受到罚款,最高者可达2000新元(约合9770元人民币)。新加坡的吸烟法定年龄为21岁。如果零售商向低于法定年龄的人出售烟草产品,第一次违规最高可被罚款5000新元(约合24400元人民币),若再次违规最高可被罚款10000新元(约合48800元人民币)。为低于法定年龄的人购买烟草产品,第一次违规最高可被罚款2500新元(约合12200元人民币),再次违规最高可被罚款5000新元。
法国:“香烟警察”上街执法
从2008年起,法国公共场所开始全面禁烟。为落实禁烟令,设立“香烟警察”在公共场所巡逻。这些“香烟警察”由警察、宪兵和军队巡逻兵组成,一旦发现有人违反禁烟令,“香烟警察”有权对违令者处以68欧元(约合530元人民币)的罚款,而违规的公共场所将被处以双倍罚款。情节严重的,吸烟者和经营者将被处以高达450欧元(约合3500元人民币)和750欧元(约合5840元人民币)的罚款。
不丹:警察破门掐烟头
在不丹,一个无意间丢弃的烟头曾引起一场大火,导致约7000公顷森林被毁,首都廷布一连3天被浓烟笼罩。此后,不丹禁止在一切公共场所吸烟,并于2004年通过法律在全国禁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禁止销售烟草的国家。政府还发起了反吸烟运动,政府官员、医务人员、宗教人士到各地演讲,向民众宣传“吸烟不仅有害健康,也是严重亵渎宗教的行为”。2011年,不丹政府又颁布了一部新禁烟法,内容更加具体严格,其中规定,如果发现房内有人吸烟,警察有权破门而入,掐灭烟头。
#“柔情”派#
韩国:专门设立“戒烟假”
为了鼓励戒烟,韩国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戒烟假”制度。制度规定,凡国家机关和私营企业的在岗人员如果决心戒烟,可以申请3天~4天的带薪休假。这主要是考虑到戒烟者暂时脱离工作环境,加上健康饮食、精神转移等辅助方法,有助于提高戒烟的成功率。因职工休假给企业带来的绝大部分损失,将由政府承担,资金主要从香烟税收中筹集。
英国:让孩子劝父母戒烟
自2006年起,英国各地陆续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为让更多的烟民放弃这一不良嗜好,英国卫生部门及非政府组织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比戒烟糖,或是精神疗法等方式更有效的戒烟方法——让孩子们监督自己的父母少抽烟甚至是不抽烟。
在英国,从小学到中学都有定期的个人健康课,告诉学生吸烟害人害己。近年来,随着孩子劝说戒烟等方式,英国已有四成烟民表示愿意尽快戒烟。
泰国:禁烟广告震撼心灵
泰国规定,烟盒必须用一半面积印上统一的警示性画面:一个被熏黑了的肺、一副黄黄的参差不齐的板牙、一个插满管子的病体,还有一个喷云吐雾的骷髅。包装上也不准印有轻量、柔和或焦油含量低等误导性词语。
泰国戒烟公益广告《抽烟的孩子》被誉为史上最具震撼力的戒烟广告。广告内容是两个六七岁的小孩手上拿着烟去问那些抽烟的大人借火,大人们都提醒小孩子抽烟不好,例如抽烟会减少寿命、会得肺癌、衰老更快等。孩子们听后递给他们一张纸条,上面写道:“你会替我担心,那为什么不担心自己。自我提醒才是戒烟最有效的警告。”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抽烟的害处, 但刻意的忽视使人忘却了认知以及行为间的差距, 这个广告提醒了很多人一直刻意忽视的事情。
文:梁婧
编辑:梁婧
审核:吴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