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宁波银行三季报:高质量发展贯穿全生命周期

众所周知,银行是一个利润前置,风险后置的高杠杆行业,风控对于银行而言,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从享誉清朝的山西票号到“大到不能倒”的雷曼银行,无不倒在风控上。作为一家自2007年便上市的城商行,宁波银行连续14年不良率低于1%,在A股上市银行中独此一家。透析优异的资产质量背后,是其坚持“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前瞻战略和以“区域市场、协同发展”为发展策略的坚定实施。

疫情后周期下,海运价格暴涨,原材料高位运行,这些不利因素正在影响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营,而与实体经济共生的银行同样面临诸多挑战。

10月28日晚,宁波银行发布三季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营收388.78亿,同比增长28.48%;净利润142.77亿,同比增长26.65%。

资产总额19076.76亿元,比年初增长17.27%;各项存款10479.80亿元,比年初增长 13.27%;各项贷款8364.11亿元,比年初增长21.62%。

在营收和资产规模同比大增之际,宁波银行的资产质量持续优化。不良贷款率0.78%,较年初下滑0.01%;拨备覆盖率 515.30%,较年初提升9.71%。

显然,宁波银行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下,仍然实现了“规模、效益、质量”协同发展。三季报的经营业绩充分展现了宁波银行在面对疫情后周期的多种不利因素下的经营韧性。

高质量发展享受高估值溢价

从唐朝的“金银行”雏形到明朝的钱庄,而后过渡到清朝的“票号”,再到1897年中国的第一家民族资本中国通商银行成立,银行业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上千年。

纵观古今,无论是山西票号的消亡,还是现代银行雷曼的倒闭,均是因为风控。风控对于银行这种自带杠杆的行业而言,永远是第一位。如果没有严格的风控,就像船没有锚,时刻有被风暴侵袭的可能。

宁波银行作为城商行的标杆,以“控制风险就是减少成本”为风控理念,将风控基因深入内核,把管牢风险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底线和生命线。

即便是在面对2020年这种百年不遇的疫情冲击时,其资产质量仍然一如既往的优异,不良率仅为0.79%。

自2007年上市以来,宁波银行的不良率便低于1%。14年不良率低于1%,这在A股上市银行中属于唯一一家。

三季报数据显示,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0.78%,较年初下滑0.01%;拨备覆盖率515.30%,较年初提升9.71%。

而这样的业绩是在资产比年初增长17.27%;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8.48%;净利润142.77亿同比增长26.65%的情况下取得的,不可谓不优异。

常言道:“做一件事并不难,但是长期坚持做一件事很难。”宁波银行用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诠释了难而正确是可兼得的。

正是因为宁波银行践行“长期主义”,其不管是PE还是PB,均在上市银行前列。

而高PE、PB代表着市场资金对其的认可程度。数据显示,宁波银行一直是机构的爱股。其中不乏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将其作为重仓股。

三季报数据显示,富国朱少醒、中欧周蔚文、华安饶晓鹏等均将其作为重仓股。宁波银行不仅是公募基金的“心头好”,同样也是北上资金的“座上宾”。

自2019年一季度以来,北上资金开始加快其增持步伐。从19年一季度的7870万股增持到21年三季度的3.32亿股,每个季度的持股数只增不减。

解密高质量发展的背后

拆解宁波银行高质量发展的背后,发现优秀的管理层和前瞻的经营战略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公司和管理层的关系就如同船和船长,一艘好船如果配备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那便是如虎添翼。对于银行这个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行业而言,其业务同质化不言而明,但优秀的管理层却能够让其在相对同质化的行业中脱颖而出。

通过梳理历任管理层的履历,发现他们的从业经历大多比较简单,基本上是长期服务于宁波银行的骨干员工。

优秀的管理层同样能赋能企业的经营战略。

宁波银行地处长三角腹地,长三角经济区域是中小企业最为活跃的市场,为了制定契合自身资源禀赋的长期战略规划,2000年开始,宁波银行便开始尝试将资源向中小企业倾斜。

后来,宁波银行向股东新加坡华侨银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与业务模式,最终在2005年决定向中小企业业务进行全面转型,并将始终坚持以中小企业作为业务发展的核心。

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宁波银行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对小微客户服务行之有效的方法。清晰的客户定位带来资产端定价能力提升,贷款收益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中报数据显示,宁波银行的对公贷款平均收息率为4.93%,对公贷款不良率仅为0.62%。

收益率高、不良率低得益于公司确立了以长三角为主体,以珠三角、环渤海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策略。

而浙江、江苏作为宁波银行贷款投放的主要区域,这两地GDP增速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优良的区域经济环境为宁波银行优异的资产质量提供了土壤。

展望未来,长三角仍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增长的引擎,宁波银行的成长依然拥有较好的宏观环境。

发展动能持续积聚,转型效率稳步提升

由于国内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的业绩一度依赖息差,而息差跟宏观经济挂钩,这也导致了银行具有较强的周期性。

作为“城商行的标杆”,宁波银行早早提出了打造多元化利润中心的经营策略以弱化周期。报告期内,宁波银行继续推动财资、国金、零售公司和财富管理四大业务护城河构筑,使得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2021年1-9月,宁波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44.72亿元,同比增长17.82%;实现非利息收入 144.06亿元,同比增长51.79%;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37.05%,同比提升5.69个百分点。

随着宁波银行大零售转型战略的推进,其营收对净利息收入的依赖度在减弱,非息收入占营收的比例明显上升,目前仅略低于招行,高于其它对标城商行。

在收入结构持续优化的同时,宁波银行的转型效率也实现稳步提升。

宁波银行借助金融科技赋能,通过建立“十中心”的金融科技组织架构和“三位一体”的研发中心体系,实施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金融科技发展策略,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助力商业模式变革,实现为业务赋能。

目前,宁波银行金融科技在资本管理、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数字化经营等方面不断加大应用,使得整体经营效率得到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2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9%,而2020年中报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是9.37%,同比上升0.02%。

值得注意的是,宁波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提升是在资产增速同比增长23.73%的情况下取得的,这也表明宁波银行实现了内生性增长。

随着多利润中心的盈利增长动能不断增强,转型效率稳步提升,宁波银行正朝着星辰大海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