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百城150余次调控 炒房者失败已成必然

人们喜欢房子,归根到底是为了房子中蕴涵的财富;而房子并没有创造财富的本事,所谓通过房产赚到了,不过是赚到了接盘者的钱;这种类似“零和游戏”的创富法终究是接盘侠买了所有人的单。也因此,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已有超过100个城市发布了各种相关房地产调控的措施约150余次。今年前9个月,仅北京市就发布了相关房地产政策超过20次,15个核心热点城市发布调控政策均超过4次。

如此煞费苦心,不就是要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吗?可偏偏有人就是不信,总觉得很快就会放松调控,因为房地产牵制了经济发展;诚然,土地财政一度为人诟病,但随着社会发展,土地财政总有退居二线的一天。毕竟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房子最主要的功能恰恰就是满足人居住的,在房地产发展初期,为了尽快突破瓶颈、带动活力,通过市场调配资源也是必由之路,那个时候谁能把握先机,也就可以分得一杯羹;而当这个产业发展起来之后,回归居住属性是迟早的事情。

事实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的经历,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比如中国香港,香港的住房市场层次非常分明,公共性质的保障住宅和私人拥有的住宅同时发展,尽管香港的房价很高,但除非非要自有住房,当地人的居住压力还是不大的。

其中,香港的公共住房主要由公屋和居屋构成,公屋租金大概是私人住宅租金的六分之一。居屋购买价格低于市场价格30%~40%,住在房委会提供的公屋或居屋中大约占到了三成;这很类似我们正在推行的“租售同权”和“共有产权”制度。

再比如新加坡,其住房体制也是层次分明,是以公共住房为主,私人住宅为辅。其中,公共住房制度规定:组屋的价格是每平米5000新币左右,家庭月均收入中位数是8666新币,房价收入比是4.5,一般居民家庭4.5年就可以购买一套组屋。而私人住宅的价格,则是组屋均价的三倍多。通过各个层面的住房供应,保证了居者有其屋,也能让期望有更好的居住条件的人去购买更好的房子。

德国则是发达国家中,去房地产化做的比较好的。柏林是德国房价涨幅最快的城市,中心地段房价目前超过4000欧元/㎡,但普通劳动者仅需平均8.6年的收入,就可以购买一套中等价位的住房;而2014年的调查显示,德国人均居住面积为43平方米,自住房者拥有的的人均居住面积为47平方米;“居者有其屋”的状态,也保障了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国民经济也不依靠房地产拉动,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仅占8%左右。

因此,房产创富逐渐被弱化,房产等于财富的观念也逐渐被分化;不容否认,北京二环内,或者专供富豪居住的、设施服务都是一流的物业,是总会被人追捧;而老旧小等房产,则将逐渐退出财富的历史舞台。这是什么意思呢?从他国的经验看,房产市场的分化成为必然。而我们的投资者还没有看明白这一点,盲目增持房产、扩大债务规模,长此以往,会带给整个经济活动以危险;因此,调控限制看起来是封堵,实际上则是告诉投资者,房子不是用来炒的,随便买房就想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本文作者:刘磊,福布斯金融理财师评审委员、远见财讯特邀地产评论员,中国外国专家局澳籍专家资质,多家媒体房地产专栏作者、作家,微信号刘磊房产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