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抱歉,华为我们合作吧

近日,全球信息通信技术供应商华为在新加坡推出了一个,名为 “华为Spark”的全球创业加速器项目。华为将在技术和资源层面大力扶持最终入选的新加坡高科技创业公司。

不久前,华为在新加坡的5G业务刚刚折戟,无缘新加坡5G市场供应商一角色。

才短短两个月,华为转头又和新加坡政府开展合作,扶持新加坡科技公司。这个反转似乎来得有些快。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华为和新加坡政府又为何会选中对方?

01. 华为扶持新加坡企业?

据外媒报道,全球信息通信技术供应商华为在新加坡推出了一名“华为Spark”的全球创业加速器项目。

该项目由华为和新加坡企业发展局(EnterpriseSingapore)及新加坡政府创业支持项目Startup SG联合举办,将以创业比赛的形式推出,重点面向5G、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分析、物联网、移动边缘计算、移动和SaaS应用领域里的高科技创业公司。

华为将根据创业公司的成熟度为它们提供从种子阶段到后期阶段的多层次支持,其中包括价值高达12.5万美元的云信用额度、高达10万美元的AI开发资金、技术和培训、市场进入方面的支持。

入选华为Spark项目的创业公司将获得免费的云资源,包括硬件支持(如AI模块和基于AI的智能行业解决方案)、开源软件支持(如AI框架、数据库和OS)、服务和硬件设备。

这意味着,合格创业公司将可以利用华为独特的资源生态系统。

最重要的是,它们可以通过华为的云市场,接触到华为在全球的6亿多移动用户和数百万企业用户。

参赛日期截止Wie10月4日。届时,排名前15名创业公司将进入下一轮,华为专家将为这些公司提供辅导,并对它们的业务进行调整。最后,前5名公司将在11月进行评审会答辩,最终选出入围Spark加速器的公司名单。

截至目前,华为已经收到200多份来自新加坡创业公司的申请。

02. 曾经的恩怨一笔勾销?

关注SingPlus直通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之前小编写过华为在新加坡5G招标中折戟的事,那次后华为几乎失去了新加坡的5G市场。这个故事如今有了反转的剧情发展,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先简单回顾一下“5G事件”的始末。

6月底,新加坡通信管理部门表示已经完成了两个全国性5G许可证的颁发工作。

新加坡这两个全国性5G许可证颁发给了该国前三大电信公司SingTel、StarHub和M1,其中后两者是以联合竞标的方式获得的许可证。另外参与竞标的还有第四大通信公司TPG,但是该公司失去了这一机会,未能成功获得许可证。

而TPC公司的技术供应商就是华为。这一结果意味着,新加坡5G市场将归属于爱立信和诺基亚,华为则正式“出圈”。

众所周知,在5G技术方面华为是毫无疑问的领头羊,爱立信和诺基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与华为相匹敌。

全球5G标准专利的申请总数在今年年初就已经达到了21571项,数量非常庞大,而华为的5G专利则占据了其中的14.5%左右,以压倒式的成绩稳居榜首。排在第二名的为三星,5G专利总数为2795项。第三名为中兴通讯,5G专利总数为2561项。LG、诺基亚、爱立信则分别以2300、2149、1494的5G专利数量紧随其后。

不过,在美国开动国家机器对华为进行全面“压制”以来,爱立信和诺基亚获得了更多的机会,而华为则面临更多的挑战。

因此,彼时华为在新加坡“出局”也被自然地和美国的“净网行动”联想到了一起。

不过,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长易华仁(S. Iswaran)很快出来辟谣,当局在招标5G网络提案时没有排除任何供应商,业者也根据自己的技术和商业要求,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新加坡的5G网建设不会将任何供应商拒之门外,而只考虑设备的安全性、耐用性和经济效益。

不过,从此次华为和新加坡政府深度合作,扶持新加坡企业的发展也可以看出,华为和新加坡政府的关系应该比外界揣测的要友好许多。

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此前的阴谋论。华为未能拿下新加坡市场,可能确实是多方原因导致的,而不仅仅是“政治站队”。

其实为了在5G时代争夺话语权,新加坡也在积极制定相关战略。此前,新加坡政府已经为本国建设5G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并提出要在2020年底让5G网络覆盖至少半个新加坡,到2025年覆盖整个国家。这一计划如果能够实现,新加坡将有望成为韩国、中国和日本之后的第四个使用5G网络的亚洲国家。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深圳在今年8月中旬已经实现了5G独立组网全覆盖。

深圳建成5G基站超过4.6万个,5G基站密度国内第一,成为中国首个5G独立组网全覆盖的城市;5G标准必要专利总量全球领先,5G产业规模、5G基站和终端出货量全球第一。

深圳在5G领域发展的速度为什么能这么快?

主要是依托于来自深圳的华为和中兴的5G技术。截至2020年1月,华为、中兴通讯分居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总量的第一、第三位,华为拥有3147个族、中兴通讯拥有2561个族,改变了3G、4G时代欧美企业领跑的局面,体现出深圳在全球5G赛道中的领先实力。

5G组网方式包括非独立组网和独立组网两种方式。其中,独立组网指新建5G网络,包括新基站、回程链路以及核心网。非独立组网模式指使用现有的4G基础设施进行5G网络的部署。目前,我国正重点加快5G独立组网建设。

5G独立组网将告别依托4G改造的组网方式,将5G核心网与5G基站相结合,带来完整的5G网络特点和功能,从而进入“真5G”时代。

从目前来看,可以说深圳的5G发展速度的确是比新加坡快了一大截。那么,华为的竞争对手爱立信和诺基亚在新加坡将交出怎样一份答卷也值得拭目以待。

话题回到这次华为和新加坡政府的合作,我们不禁好奇他们是如何抛开国际舆论的是是非非,决定强强联手,扶持新加坡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03. 华为合作的动机

这次华为发出的合作和自身战略转型,已经外部环境都有着密切联系。

华为成立十年,已经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于此同时,华为前行的外部环境越来越紧张,业务的升级和拓展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

华为最新的困境是芯片无法生产。华为的麒麟芯片主要制造商为台积电(TSMC),台积电(TSMC)表示在9月15日之后将不再给华为供货。麒麟芯片断供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华为系列手机开始出现供货不足。

“华为海思麒麟芯片的命运,对于华为而言也是一个教训,在全球化的过程之中,华为不应该只专注于芯片设计,还应该兼顾芯片制造,”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对外表示。

因此,现在的华为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重视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和生产的能力。因为被人用技术和生产掐住脖子的感觉实在是太“窒息”了。

所以,近日,华为公司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上,首次提出了华为进入“创新2.0时代”的概念。

徐文伟表示,华为的创新进入2.0时代,创新2.0的核心是基于愿景和假设的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的发明,解决从0-1的问题,在后疫情时代与生态伙伴围绕“共创、共享、共赢”,实现华为“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的愿景。

在“共创”上,华为按照牵引和创造一个产业的模式来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布局,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学术界,工业界联合起来,共同推动为数字化新生态打下一个坚实的底座,消除技术瓶颈,融通产业碎片,与合作伙伴一起构建数字化新生态,跨越产业裂谷。

在“共享”上,徐文伟认为,由数字技术为主驱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中,行业Know-how非常关键,行业知识的创新是价值创造的源头,生产系统是行业生产力的承载主体,ICT技术需要深入到具体的生产场景中,与OT技术充分结合,实现行业知识的“生产、共享/交易、应用”价值循环过程的数字化重构。

因此,华为与合作伙伴共同深入业务场景,打造各主体对等协同、共享的数字化新生态,支持行业客户的产品创新升级,生产能力和商业能力再造,提升行业生产力,做大共享。

最后是共赢,徐文伟表示,在行业全场景智慧生态建设上,华为坚守商业策略,通过“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合作伙伴”来推动产业的发展。开源操作系统、开源数据库、开源AI计算框架,为开发者提供端、边、云的全场景开发框架。

这三个创新方向,尤其是共创和共赢这两大战略的制定,或许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华为会想在新加坡挖掘有潜力、有实力的高科技公司进行培养。因为比起西方国家,新加坡的整体环境对华为还是比较友好的,是华为可以发展凝聚的合作伙伴。

目前,华为合作ISV的数量已经超过3500家,合作金额大于1亿的顶级ISV合作伙伴有500家以上,包括金蝶、用友、神州信息、太极、北明软件等,云和计算全球生态创新中心数量已经达到37个。

目前,华为AI合作伙伴已经突破4000家,HMS生态加速走向海外,全球月活7亿用户,注册开发者160万,超过8万应用已集成HMSCore能力,并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针对国内出海开发者实现全球化的“耀星领航”专属激励计划。

徐文伟表示,未来模式的引领者应该是用开放对抗封闭、用协同对抗割裂。“华为公司致力于为行业数字化新生态提供“黑土地”,实现华为“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的愿景。”

04. 新加坡:创新我们不输

而新加坡政府之所以能跟华为一拍即合,也是因为一向非常重视创新企业的发展,重视新加坡整体的创造力。对于华为来说,新加坡一片优质的创新土壤。

新加坡在今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蝉联第八,依旧领先其他亚太经济体。

美国康纳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在9月2日,最新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报告显示,新加坡是亚太最具创新力经济体。韩国则首次挤进十大,榜上排名第10。

跻身20强的亚太经济体包括香港(11)、中国(14)和日本(16)。

该指数评估全球逾130个经济体,以创新投入(InnovationInput)和创新产出(Innovation Output)作为衡量指标。创新投入细分五大经济要素,即制度、人力资本与研究、基础设施、市场成熟度和商业成熟度,创新产出则分为知识与技术产出和创意产出。

报告指出,新加坡在创新投入方面名列世界前茅,尤其制度最为卓越,不过创新产出则稍微逊色,全球排名第15。

说起来,新加坡政府在扶持企业创新这块是真的没少投入。

最新消息,2020年8月13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局长Ravi Menon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每周特别在线节目中宣布,新加坡将推出“金融科技领域与创新计划 2.0”( Financial Sector Technology andInnovation Scheme,简称FSTI 2.0),在未来三年预计投资2.5亿新元推动金融产业创新发展。

FSTI 2.0资金来自金融领域发展基金(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Fund),具体包括以下几项措施:

首先,加强对早期技术试验的支持。

将“概念验证”(PoC)津贴上限提高一倍,从20万新元增加到40万新元,并将项目资金支持比例从50%提升到70%。

引入基于绩效的分层资金支持机制,以代替现有的固定资金支持比例,帮助表现优秀的PoC项目获得更多资金扶持。

每个申请人的资金支持比例和上限将根据评估小组票数决定。

其次,加强金融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将“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ArtificialIntelligence and Data Analytics ,简称AIDA)津贴的上限从100万新元提高到150万新元,为金融机构实施突破性的创新型AI解决方案提供更大的动力。

此外,MAS将推出一条新的AIDA-Lite赛道,提供AIDA赛道的一半资金。借助AIDA-Lite,金融机构将能够获得资金支持,以采用行之有效的AI解决方案来增强其运营能力。

最后,还要为新加坡金融科技产业建立更强大的人才通道。

联合为新加坡现有创新实验室提供资金,鼓励现有实验室扩大规模并为新加坡继续培养金融科技人才。

此外,金融机构级项目(FinancialInstitution-Level Projects)、全行业项目(Industry-WideProjects)和AIDA Tracks下的所有新项目现在都有资格获得与能力转移相关的培训费用资金支持。此类培训费用包括聘请专家培训本地人才库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派遣本地员工进行海外培训所发生的费用。这些培训计划将有助于支持金融部门的劳动力转型,并加快技能和知识向新加坡人才的转移。

所以说,新加坡政府在投入创新发展领域是从不手软。

一直以来,新加坡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就不算领先, 因此面对华为伸出的橄榄枝也是一拍即合,一个出钱一个出力。

此次和华为展开合作,是否能在新加坡本土打造出像华为一样的明星高科技企业,让我们拭目以待。

资料来源:

1. 新华网:深圳“炼”成全球5G“第一城”

2. 财经:华为打出两张创新牌,信号是什么?

3. 早报:新加坡全球创新指数名列第八 领先亚太经济体

4. 通信产业报:十字路口,华为创新2.0是什么?

5. 思达派:华为在新加坡推出Spark加速器,面向5G、AI等高科技创企

6. SingPlus直通车:新加坡:抱歉,华为你出局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