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为什么现在的职场女性都不敢轻易生孩子休产假

无论是对女性自身,还是她的丈夫来说,怀孕都是件喜事。但在企业看来,这着实是个麻烦。

上述观点来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04年的电视采访。

众所周知,特朗普是个直言不讳的人,道出此番言论也不足为奇。然而在职场中,尚未生育且处于职业发展初期的女性会发现,这种观点其实广泛存在。

教授简介

Sandy Lim | 林玉萍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管理与组织系副教授

美国·密歇根大学组织心理学博士

教研领域:职场不文明行为与骚扰、职业健康、领导力与变革、医疗团队管理等

新加坡的企业也不例外。妇女行动与研究协会(AWARE)在去年九月份上线了一档热线专栏——职场骚扰与歧视咨询,其中有70%的咨询案例与女性怀孕有关。

在公司内,同事和上级经常对职场女性抱有偏见,认为她们将来有怀孕的可能,随之而来的产假必定会给团队带来负担。

进一步说,这种“可能怀孕”的猜测会严重影响职场关系,从而导致职场女性遭到同事的排挤、不满和不尊重。

这也会让一些职场女性产生离职的念头,甚至完全放弃自己的职业道路,选择转行。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近期的一项研究中,我们试图研究这一现象,而不是依靠简单的轶事证据来分析年轻职场女性的遭遇,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通过与苏黎世大学的学者合作,我们收集了一整年的数据,调查对象来自瑞士学术机构中不同学科领域的474位工作人员。

以往的一些研究表明,身为母亲的女性在就业方面会面临诸多不利条件。例如,她们会被贴上“工作能力有限”的标签;同等条件下,企业更愿意录用男性或者没有孩子的女性员工。

但我们的研究发现,女性不仅仅是在有了孩子后才会遭受排挤。

大多数人都认为没有孩子的职场女性存在怀孕的可能,进而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负担。仅仅是这样的认知,就会导致职场年轻女性遭受区别对待。

同事和上级经常对职场女性抱有偏见,认为她们将来有怀孕的可能,随之而来的产假会给公司团队带来一定的负担(资料图片)

在研究中,我们着重探讨了职场一种不明显的歧视行为——职场无礼。与公开欺凌和公然歧视不同,这种行为很不起眼,而且界定范围模糊,包括说话的时候被打断、被取笑、被无视或是被议论等。

调查发现,职场中女性遭遇的无礼行为远远多于男性。其中,没有孩子的年轻女性所遭遇的无礼行为比没有孩子的男性高出40%,比身为母亲的女性高70%。而且,如果一家企业的女性产假比男性的陪产假更长的话,没有孩子的女性遭受无礼行为的几率会更高。

研究还发现,此类行为几乎不会因为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男女同事都会做出对年轻女性员工无礼的行为。

令人惊讶的是,影响职场无礼行为严重程度的最主要因素在于企业在产假上的规章制度。

具体来说,如果公司产假和陪产假的差距很大(如28周至34周),没有孩子的女性员工所遭受的无礼行为会尤其严重。当两者差距较小时,她们所遭受的无礼行为会相对较少。

这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虽然相关制度表面上是为了让女性员工受益,但同事可能因此心生不满,进而对她们无礼。

针对这一点,我们的研究为雇主和员工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首先,企业领导者要营造更具包容性的工作环境,明确对员工家庭的支持制度,化解员工对准父母同事的不满心理。例如,实施居家办公或者弹性办公等模式。在后新冠时代,这种办公模式不再是所谓的“特权”,而是成了一种必要。

新加坡近几个月的经历也佐证了这一点。只要企业和雇员之间相互理解、灵活应变,员工通过远程交流同样可以高效办公。

有了家庭支持计划,员工对于透露怀孕或者准备生育计划就不必感到担心或犹豫。

这不仅有益于员工个人健康,而且能让企业及时做出安排弥补空缺,有效减少不便和不满情绪。

然而,要想真正营造出包容性强、支持员工家庭的环境,关键是给予男女员工更公平的福利。

一些企业已经付诸行动,拓展新爸爸的福利,让准父母双方都能享受更多的权益。例如,新加坡花旗银行近期宣布,男性员工将享有4周的带薪陪产假。

2019年,惠普公司表示将为准父母双方提供26周的带薪休假。相比之前,母亲一方的产假增加了10周,而父亲的陪产假增加了足足24周。

现在,新加坡的准爸爸们可以享受两周的政府补贴陪产假,也可以选择分享妻子16周产假中的4周。

新加坡人力部长杨莉明今年在国会上指出,只有53%的父亲选择休陪产假,而新加坡公共部门内这一比例为84%。

共享产假究竟应该休多久?雇主和员工其实并不明确。但这可以有效缓解职场中女性因怀孕而遭受的来自同事的厌恶和歧视。

不过在实践中,鼓励男性员工休陪产假对于支持这项政策至关重要。例如,可以让企业高层明确支持男性职员休陪产假,并且让男性领导者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最后,虽然不应该由女性来承担纠正偏见的责任,但年轻的职场女性可以更积极一点,最好能提前消除那些对于备孕和职业发展的不正确预期。

例如,明确公开自己的生育计划,而不是隐瞒到最后一刻,类似的早期干预行为能够有效缓解职场女性所遭受的不公平对待。

文章英文版发表于Today,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原题为Preventing mistreatment of women at work over motherhood and ‘maybe baby’ stereotypes

作者:Sandy Lim(林玉萍),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管理与组织系副教授

翻译:锺和先

*本文观点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机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