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王瑞杰“乐意”继续当财长 称“未来几年”检讨外劳政策

财政部长王瑞杰昨天大谈我国经济转型下一阶段的目标,其中关于检讨外劳政策的部分,特别吸睛。

据《联合早报》报道,针对有企业反映因人手紧缺而阻碍转型,财政部长王瑞杰回应说,政府必须精准把握外劳政策的尺度,让企业意识到提高生产力才是推动未来发展的关键。
  
王瑞杰还说,政府今后将继续帮助国人掌握精深技能,同时精准调控外来劳工的流入,补充本地劳动队伍。“我们不应匆忙改变政策,否则就无法推动企业迈向自动化。如果可以获得廉价劳动力,谁要投资机器?”

王部长放热气球?

那么外劳政策会放宽吗?

王瑞杰说:“我们需要检讨(外籍劳动力)吗?我说,是的,未来几年(in the coming years),我们会这么做。但我不想让企业误以为政府马上就要改变,让他们失去转型的动力。”

这样的答案是否似曾相识?

林瑞莲(中)因质疑政府在GST问题上释放“热气球”,被人民行动党多位部长,包括国会领袖傅海燕(左)和财政部长王瑞杰(右)围剿。(谢静怡制图)

前阵子,工人党主席林瑞莲因为质疑政府在GST问题上释放“热气球”,结果被人民行动党倾全力围剿。阿莲打死不收回言论也拒绝道歉,最后国会领袖傅海燕像校长那样向顽皮学生阿莲训话之后,只给了一个警告。

和GST一样,王部长在谈到外籍劳动力的问题时,同样没有把话说死。一句话概括他的意思:现在不放宽,未来需要检讨。GST版是:现在不需要调高,未来需要调。是不是有点纯属巧合的雷同?

部长已经放话了,未来几年是会检讨外劳政策的。但我们还不知道部长所说的“未来几年”到底是几年。红蚂蚁大胆猜测,至少过了下一届选举才会检讨政策,至少可以少冒点丢失选票的政治风险。这个时候释放这样的信息,是不是有点像在释放“测试舆情风向”的“热气球”呢?

还是说,这只是政府一贯的立场?前不久,总理公署部长兼人力部和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才说,政府短期内不会放宽外劳政策。不同的是,从媒体报道中,没看到她对“未来几年”的情况做预估。

放宽外劳政策是敏感话题 

和GST一样,放宽外籍劳动力在我国是一个敏感话题。经历过一段基础设施来不及跟进,房价飞涨的日子后,国人现在很容易产生排外心态,尤其担心外来人抢走饭碗。所以,很多人一听到“外来”,也不管他是不是人才,就先皱眉头了。

但问题是,我们的生育率很低,政府怎么叫都叫不动国人生小孩,人口老龄化问题迫在眉睫,企业请到不到人手怨声载道,政府缩紧外劳政策确实已影响了整体商业情绪。民众和企业的诉求大不同,这该如何是好?

也难怪王部长在回应外籍劳工的问题时,要格外谨慎了。红蚂蚁判断,如果生育率毫无起色、人口老化问题恶化,“未来几年”更精准的放宽外劳政策就是“口袋方案”之一了。

舆论铺垫?媒体:与不同国籍的同事共事好处多 

巧的是,今天的《海峡时报》刊登一整版报道,为一个“多元工作场所”大唱赞歌,是开始在做舆论铺垫了吗?

(海峡时报)

报道用三个案例说明,与不同国籍的同事一起工作,好处何其多。不只能开拓视野、碰撞出来更亮眼的点子,连身心发展都可以获益,比如说,有来自印度的员工在工作之余,还免费教同事瑜伽。

将这整版关于多元工作场所的“正能量”报道与王部长谈“未来几年”检讨外劳政策的报道摆一起的话,政府的决策走向再明显不过了。

王部长很可能继任财长 网民揣测他无缘下任总理

王部长在记者会上主要谈经济转型,包括政府将把23个工商产业集结为六大产业群,具体的产业群战略会将陆续出炉什么的。但对政策冷感、政治八卦的网民来说,最亮眼的信息还是王部长说的这一句,“很乐意继续担任财政部长”。

新加坡政治人物一般很低调,也不轻易展现个人的雄心壮志,王部长表态说乐意继续当掌柜的,那财长人选估计风吹雨打都不换了。说真的,财长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要在内阁中找到一个更好的替代人选恐怕也不容易。更何况,王部长不久前才被以香港作为基地的财经杂志《FinanceAsia》评为亚太区排名第二的杰出财长,从去年的排名第六,跃升四级到今年的第二。

三位总理接班人领跑者,左起:王瑞杰、王乙康、陈振声。(谢静怡制图)

王部长、教育部长(高等教育及技能)王乙康和总理公署部长陈振声是三位被看好的总理接班人热门人选。网民对于王瑞杰极可能留任财政部的消息,反应不一。好些人将它解读为,王部长可能在总理接班人选的竞争中出局了。

2011年的总统选举候选人之一、职总英康前总裁陈钦亮就是其中一位。

这一位也认为,总理接班人之争,就剩下王乙康和陈振声两人。

红蚂蚁不理解这种想法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就因为总理说过,改组后的内阁将“扩大较年轻阁员的接触面和责任范围”?所以,当王部长的财长职位没有变动,他的接触面可能没有扩大,就意味着他在4G总理人选之争中败下阵来?

未必。

红蚂蚁倒认为,如果财政人选不变,这更加凸显王部长的财经专长很有“价值”,在内阁中还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人选。特别是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期,一堆政策要上马的关键期,正是需要一个财经老手来稳定大局,现在掌管财政部,以后甚至还可能统领4G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