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育部做出重磅宣布
实行了40年的分流教育制度
将走入历史!
教育部将以科目编班制
全面取代现有的分流制度
并取消N水准和O水准考试!
▼
GCE N/O/A Level
剑桥N/O/A水准
非要对标中国的话
N水准就好像会考
O水准就好像中考
A水准就好像高考
N水准
政府中学分快班
(中一到中四)
普通班(中一到中五)
普通班学生中四要考N水准
过了才能上中五
O水准
政府中学毕业时
要参加O水准考试
成绩:可以申请初级学院
理工学院或工艺教育学院
也可以申请英联邦国家
初级学院或是大学预备班
A水准
初级学院或是大学预备班
的学生毕业时还会继续参加
A水准考试
成绩:可以申请新加坡公立大学
也可以申请海外大学
也就是说政府中学
普通班的学生跟快班比
要先考一个N水准考试
然后可以选择ITE或者PFP课程
也可以根据成绩多上一年中五
中五后再参加O水准
▲目前的N水准源流生去向
是不是感觉普通班的学生
待遇有点惨啊……
不过今天教育部重磅宣布
▼
从2027年起中学会考
不分N水准和O水准
改以全国统一考试框架
那,中学入学时候
快捷班和普通班要怎么分?
我们将以今年念小二的学生
为例进行说明
他们未来将是首批受影响的学生
▼
在2024年入学的中一生依旧
会根据小六会考的成绩报读中学
但2024年起
本地中学不再有快捷、普通源流之分
将按照三个小六会考积分段
决定学生将修读哪一个程度的科目
科目级别分为中学
水准1 (General 1,简称G1)、G2和G3
程度依次相等于目前的
普通工艺、普通学术和快捷源流科目
这样的科目分类
类似于初级学院的
副修(H1)、主修(H2)
和深广主修(H3)等级
教育部将从2027年起
把目前的N水准和O水准会考
整合为统一的全国考试
全国考试的成绩单上
会列出学生所报考的科目和级别
届时教育部和英国剑桥
将共同制定新的毕业证书
与会考改革同步进行的是
科目编班全面计划
(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
本地25所中学将在2020年
率先试行这个计划
所有中学将在2024年以前
全面施行
目前的科目编班计划(Subject-Based Banding)2014年已在12所中学试行,并在2018年扩大至本地所有提供普通学术和普通工艺源流的中学。
学生不受源流的限制,而是根据自己的强项来选读适合自己的科目程度。普通源流的学生可以选读程度较高的科目,但只局限于英语、母语、数学和科学这四个小六会考科目。
在新的科目编班全面计划下
除了这四个科目以外
学生也可以从中二起
选读程度较高的人文科目
如社会科(Social Studies)
历史、地理和文学
例如被编入普通学术或普通工艺源流的学生若在小六会考中,某个标准科目考取A*或A,他们能够选择修读该科目的快捷源流课程。
被编入普通工艺源流的学生若在小六会考中,某个标准科目考取至少C,或是基础水平科目考取“1”级的成绩,便能选读该科目的普通学术源流课程。
实施科目编班全面计划后
学校也能够探讨更多元的分班方式
帮助学生在擅长的领域发展
这样的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是否还是换汤不换药?
▼
教育部长王乙康表示:
“快捷、普通学术和普通工艺源流在将在2024年被淘汰。我们从三个源流,走向‘统一的中学教育,多元的科目编班’。我们再也不会有鱼儿在三个不同的溪流中游泳,而是有一个大的河流,每一条鱼儿都在里头找寻自己的旅程。”
分流教育可以追溯到40年前
事实上新加坡一直在不断地
检讨现行的教育制度
▼
1979年
时任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吴庆瑞率领小组检讨教育体制,公布《吴庆瑞报告书》,报告书中首次出现分流制度的雏形。已解决当时中小学的留级率和退学率高,教育资源浪费的情况。
1980年代
政府全面在中小学实行报告中提议的分流制度。
小学:在最早的分流制度下,学生在小学三年级后,会根据小二和小三的考试成绩,分为普通、双语延长或单语课程源流。
中学:在中学方面,则分为特别、快捷和普通源流。特别和快捷源流的学生一般在四年内考O水准会考,普通源流则在第四年考N水准会考,并可选择多读一年再考O水准会考。
2002年
梁智强导演的《小孩不笨》以小学分流制度为题材,反映了社会对小学分流制度的不满。
时任教育部长张志贤捍卫分流制度,指出分流制度有显著成效,相比80年代,学生完成学业率大大提升。
这时期的小学分流制度已微调,小学分流改在小四过后才进行,源流改为EM1、EM2和EM3,但总体的分流模式不变。
2004年
尚达曼在接任教育部长一年后,首次对备受争议的分流制度作出重大调整。他在国会上宣布,小学EM1和EM2源流在年底合并,但保留EM3。
2006年
尚达曼再次大刀阔斧, 宣布于2008年完全取消小学分流制度。他指出,约四成的EM3源流学生在小四分流考试中,至少有一课及格,也有能力和EM1和EM2合并源流的学生,一起上该科目的课程。
2008年
小学分流全面取消。学生可按照自己个别科目的能力来选修普通水平科目或基础水平科目。
2014年
财政部长王瑞杰任教育部长期间,中学的科目编班计划已开始推行。某些科目掌握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选择和较高源流的学生一起上该科目的课。
2019年
经过五年试验,现任教育部长王乙康在国会上分享试验计划成果时,指出这项计划已经日趋成熟。有鉴于试验计划的良好成果,教育部决定全面取代现有制度,实行了40年的分流制度从此走入历史。
(部分资料:早报)
▼
分流学生带来的隔阂
新加坡的精英教育体系
过早给学生分流进行教育
虽然是行之有效的
但也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曾经有个节目让
不同源流的学生进行对话
观众才发现他们之间的
隔阂和误解有多深……
对话中有
Normal (Acedemic)普通学术流派
成绩中等的华裔小姐姐
有 Normal (Technical) 普通技术流派
成绩较低的马来裔小哥
也有 Integrated Programme 直通车流派
成绩顶尖的印度裔小姐姐
主持人问:
“你们平时都跟不同流派的学生交流多吗?”
华裔小姐姐说:
“我们基本上不跟快班的人玩
因为他们看不起我们”
成绩好的印度裔小姐姐解释说:
“学校给不同流派的学生
安排的活动不一样
如果让我结交普通班的朋友
对我来说要花更多力气”
(是不是分流教育的错?)
成绩较低的小哥哥也表示
自己有快班的朋友
但很少在一起玩
他觉得快班的朋友不喜欢他
主持人问:
“他们对你(态度)很差吗?”
小哥哥:“就是无视我们”
随后小哥又自嘲了一下:
“也许我们太不一样了
他们在学校总是安静又整洁”
(此处cue到两位同学)
“而我们(成绩差的)总是制造混乱”
最后另一位同学替大家总结了
不同流派的学生不爱一起玩
是因为大家的行为模式太不一样了
谁都不愿意处在尴尬的环境里
主持人说:“也许这就是困难所在。”
▼
“社会分化”或是“社会分层”
是政府这几年来所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
上面的节目告诉大家
学术表现和学术源流
已经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分化
分流制度
在新加坡特殊的历史时期
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让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分配
在全民接受教育的今天
逐渐凸显出问题
取消中小学分流制度势在必行
确保拥有一个开放
没有入学障碍的体制
让所有杰出的学生都有机会攀上高峰
政府的思维已开始进入政策层面
椰友家长们
你们觉得取消中学分流怎么样?
留言区畅所欲言吧
把椰子设为星标哦!
移民
留学
吃喝
新加坡
旅游
教育
鞭刑
工作
省钱
历史
特产
遛娃
▼
看够了吗?点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