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谁说富不过三代?看看这些新加坡的巨富家族

新加坡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小,第二印象就是贵了,第三印象就是商机多

至于为什么一个小小国家那么有钱还那么贵,原因就在于新加坡的巨富家族们。值得骄傲的是,这些家族大多是华裔,家族第一代在清末民国时就已经来到了南洋,勤勤恳恳扎根在此。新加坡建国之后,这些家族的财富与新加坡经济并肩腾飞,成为东南亚乃至世界巨富。

大家都对这些新加坡巨富家族了解不深。不过越神秘就越好奇

今天就来揭开新加坡巨富家族神秘的面纱,看看人家是怎么赚新币的

1.黄氏家族 – 87亿美金 – 房地产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稳坐新加坡富豪排行榜第一的黄氏家族啦,起源于黄廷芳。

黄廷芳上世纪 60 年代随父下南下新加坡,并一手缔造了著名的“新加坡远东机构”,成为新加坡三大地产巨头之一。在新加坡买过房的,肯定不会不认识这个公司

1970年代初,黄廷芳又到香港发展,创办了香港信和集团,并在香港上市,主力投资香港地产业,在70年代中期以当时认为奇高的价格购入香港尖东的六块土地,尖沙咀区的发展证明了这项投资的成功。

黄廷芳于 2010年去世,之后由长子黄志祥担任信和置业主席,主要在香港活动,而次子黄志达则执掌新加坡的远东机构。

在黄氏第二代掌门人的带领下,远东机构多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业务涉及到住宅、酒店、零售、商业、工业以及食品与饮料行业,以应对未来在任何一个行业中可能受到的冲击。

从 2007 年起,黄氏家族连年蝉联新加坡首富。 2015年,黄志祥与黄志祥兄弟代表的黄氏家族以净资产87亿美元再登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榜首。

2.郭氏家族(丰隆集团) – 72亿美金 – 房地产

郭芳枫

郭氏被誉为新加坡第二家族,敛财能力不遑多让。

郭氏家族第一代郭芳枫是福建人,1925年只身抱着一卷草席到新加坡谋生,1941年自立门户,开办一家叫“丰隆”的小商店,专做建材、五金、油漆、采胶器材等生意。后来在二战结束后极有预见性的囤积了大量五金建材并高价抛售,“丰隆”商店顿时兴旺起来,不久就发展成新加坡实力雄厚的大公司。

后来郭芳枫又察觉到新加坡房地产业的巨大潜力,低价收购大量地皮再以翻几番的价格卖出去。因为投资了大量房地产,他一直有“新加坡地王”的称呼。 70年代,郭芳枫带领丰隆公司进驻金融市场。

1995年,郭芳枫去世,长子郭令明成为家族第二代掌门人。

郭令明

郭令明带领丰隆集团开拓业务,以旗下上市地产公司新加坡城市发展为基大力扩张酒店业。

在世界各地收购酒店的过程中,丰隆每每出手都令人惊叹:1993年,在新西兰一口气买入20家酒店,同年以19亿元购入伦敦告罗士打酒店、香港日航和吉隆坡丽晶酒店。 1995年,联合阿拉伯王子以25亿元购入了纽约广场酒店。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丰隆依然不减合并的胃口,次年以接近50亿元的资金又一举收购28家美国富豪酒店,使新加坡丰隆旗下酒店达到逾百家。郭令明也被誉为以低价出击而闻名的“商界猎人”。近年来,郭令明更多地关注在中国开辟市场。

郭氏家族第三代也已经进入公司任职。

郭益智

郭令明的儿子郭益智(41岁)自2006年起,在丰隆集团间接持股的上市公司担任要职,2008年,出任城市发展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城市e方案(City e-Solutions)总裁,2016年开始担任新加坡城市发展集团执行长及城市发展中国主席。

郭益升

郭令明的侄子郭益升(35岁)在2006年加入丰隆集团,担任丰隆管理服务公司(投资)助理副总裁;2009年加入城市发展,先是担任公司业务发展和资产管理(国际)助理总经理, 2011年起担任企业发展部主管,2014年起担任集团首席策略官,2016年还兼任集团资产管理主管。

从两位年轻有为的郭氏第三代就能看出,丰隆集团后继有人,新加坡第二家族地位不可撼动。

3.黄氏家族(大华银行) – 55亿美金 – 银行业

“我家是开银行的”,这句话有多厉害?接下来说说新加坡另一个赫赫有名的黄氏家族,大华银行的创始人。

这个黄氏家族第一代是黄庆昌,工作时精明能干被老板赏识招为女婿,后来开始创业屡屡如得神助搬获得厚利。积累到足够的资本后,黄庆昌和新加坡几位富商合资开办大华银行。

在20世纪60年代,公司已经步上轨道,黄庆昌便把新加坡的公司,包括大华银行甩给黄祖耀打理,从此过着野鹤的退休生活。

黄祖耀

黄祖耀在大华银行任职前一直从事商业贸易工作,结识了许多华商。后来遵父命投身金融业,在短时间内熟悉了工作环境并展示出其商业才干。

黄祖耀上任后收购一系列银行壮大实力,还对大华银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从事利润高的外汇交易,废除了该行章程中“不得以非华族人士的名义分得或注册股份”的条文,以及利用新加坡政府全力培植金融市场的机会成立大华金融有限公司,提供专业的投资处理服务。

黄氏家族第三代已经接棒成为家族掌舵人。

黄一宗

黄祖耀的长子黄一宗在1979年加入大华银行,他自1990年成为董事,并在2000年受委为副主席及行长(President)。黄一宗获得美国大学实用经济学硕士学位,学成归来后进入大华银行工作,和其他普通员工一样,一切从头做起,几年后被提升为经理,不久又升为首席经理。

近几年,黄氏家族第四代继承人也引起媒体关注。黄一宗三个子女都在国外,长子已经毕业担任咨询顾问,还不清楚他是否要接替父亲经营大华银行。好在黄一宗在家族继承这一问题上比较开明,表示尊重儿子的选择。他曾在2010年的时候公开表示表示会在适当的时候,把大华银行主席的棒子交给家族以外的能人贤士。或许历史悠久的大华银行将首次迎来非家族成员担任主席。

4.邱氏家族 – 62亿美金 – 银行业

邱氏家族源于邱德拔。

邱德拔

邱德拔是马来西亚最大银行的创办者。直接及间接持有82.4%股权,市值约10.75亿新元。他还持有马来西亚大酒店及中央产业的股份,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澳洲拥有不少房地产。

邱早年曾在华侨银行当书记,后来和朋友一起创立马来亚银行。在80年代中,他与已故香港船王包玉刚一起,以白武士姿态注资当时成为敌意收购对象的英国标准渣打银行。目前邱氏已成为该银行的单一大股东,1994年底的持股达14.99%。他也在1994年底吸纳了汇丰银行若干股权。

2004年,邱德拔过逝,将巨额财富留给了他的14名子女。 2006年,邱氏家族以约40亿美元的价格卖掉了在渣打银行的股份。该家族仍拥有良木酒店集团。

良木园酒店招待过无数名人,包括拳王阿里、成龙、意大利男高音安德烈·波伽利、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斯和荷兰Beatrix皇后等。

良木园酒店

该酒店由其长女Mavis邱碹玉担任主席。

邱碹玉

邱碹玉受到父亲的影响,积极投身医疗、卫生保健和教育等领域的慈善事业。旗下邱德拔基金曾捐款1.7亿人民币给北大给,1300万新币the Assisi Hospice用于建设。

5.郭氏家族 – 49亿美金 – 房地产

又一个郭氏家族,掌舵人是大哥郭良耿,家族内还有其弟弟郭良德、郭良平。

郭良耿

郭氏家族祖籍福建,最早在印尼纺织业积累原始资本。邦典置地这门生意由郭氏兄弟的父亲所创办,他是一名印度尼西亚籍纺织业商人暨地产开发商,于1958年来到新加坡地产业和酒店业发展,成为新加坡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商和酒店运营商。

郭氏家族建造高档公寓,拥有多家五星级酒店,如丽思卡尔顿(Ritz Carlton)和丽晶(Regent),以及两座高档写字楼。该家族还加盟了超豪华连锁酒店嘉佩乐(Capella)。

随着郭家第三代正被培养为接班人,现年36岁的埃文(Evan)受托照管家族业务。

埃文

他是郭良耿的独子,毕业于巴布森学院(擅长创业者,而创业正是埃文的兴趣所在)。

他在大学毕业后马上被吸收到家族公司里。埃文目前任职嘉佩乐酒店集团亚洲公司(Capella Hotel Group Asia)的执行董事,也是邦典置地的一名董事。他的首个重大项目就是在新加坡圣淘沙岛(Sentosa Island)一块13公顷的土地上建造嘉佩乐酒店。

只能说这些富三代的培养方式果然与众不同,随随便便就是5个亿的创业基金、大投资的项目,一般人羡慕不来。

6.周氏家族 – 餐饮+银行

周氏家族第一代是周颖南,福建人。

周颖南

周家本身在福建就是书香门第,晚清局势动荡才下南洋闯荡。这也是周氏家族与其他家族不一样的地方!

周颖南文学天赋过人,发迹之前靠在印尼当书记员谋生,还创作过很多文学作品,在杂志上发表过。

后来,周颖南“弃文从商”,与朋友一起创业,做了一家贸易公司。上世纪60年代成功杀入金融界,创办的银行开遍了印尼。上世纪70年代,周颖南来到新加坡,从事炼油、印染、餐饮等行业,创办新加坡同乐餐饮集团,拥有并管理著超过40家餐馆,餐馆遍布新加坡,印尼,中国,日本和印度。

周颖南留下了2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与中国的文艺界名家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他与中国国家领导人、文艺界名家如叶圣陶、俞平伯、巴金、丁玲、艾青、施蛰存、丰子恺等都是为挚友。

周颖南逝世之后,由其女儿成为周氏集团的掌门人。

而周氏集团的第三代继承人则是被大众熟知的向洋!不知道他会在家族事业和音乐事业之间做出什么选择。

向洋

7.邵氏家族 – 地产业+百货业

对!就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邵逸夫家族。

邵逸夫

邵逸夫的长子邵维铭曾在新加坡富豪榜上以8.35亿美元的身价排名第31位。

邵维铭

邵维铭在新加坡主营地产业和百货业。

因邵家遵循宁波大家族的传统习惯,邵维铭年幼时由邵逸夫之兄邵仁枚抚养(兄弟各自的子女对调抚养成人)。邵维铭早年赴英国留学,学习法律,毕业于牛津大学法律系。在英国伦敦格雷律师学院获得执业律师资格。回到新加坡后,协助伯父也是养父的邵仁枚打理生意。现任邵氏基金会的主席。

邵维铭行事一向低调,但他于2006年11月曾“高调”出席亚太影展,代生父邵逸夫领取了“终生成就奖”。现任邵氏基金主席。邵氏基金自1957年创立以来,已捐出约3亿元给新加坡本地学院、医院、艺术项目和慈善组织等。

经常在新加坡看电影的一定知道邵氏影院,这家公司的总裁就是Mark Shaw邵在忠。

邵在忠

邵在忠就是邵逸夫三哥邵仁枚(图中右下角)的孙子。在他的管理下,邵氏影院在新加坡发展成首家拥有IMAX放映厅的影院,其中一家邵氏丽都影院位于寸土寸金的乌节路上。

这位邵氏第三代可谓是年轻有为。

人家都说富不过三代,但是以上这些人,代代努力代代赚钱!这些新加坡龙头巨富家族对赚钱的本事实在是太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