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被称亚洲四小龙,中国台湾省的经济状况,到底怎样?

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首吗?

亚洲四小龙分别是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是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过程中,亚洲发展最快的四个地区。而时至今日,仍旧有部分台湾民众,认为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首,是亚洲最繁华的地区,这一观点遭到了亚洲很多网友的不认同。

那么台湾的真正经济发展水平究竟怎样?又有哪些产业仰仗呢?

一、台湾经济现状

台湾是我国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亚洲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根据中国财务部发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中国台湾的GDP总额为4.99万亿元人民币,处于亚洲领先地位。人均GDP高达21.28万人民币,就算是与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也不逞多让。

而在台湾的产业结构中,农业占比相对较少,根据台湾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1991年的时候,台湾农业占比就仅有3.67%。而制造业在台湾的产值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台湾基础工业产业链非常完善,基本实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制造业每年都会为台湾贡献巨额的财政收入。

但台湾虽然制造业发达,但金融产业并不发达,其他基础产业也不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因此台湾在近几年来发展滞缓,一度沦落到四小龙末尾的位置。

那么台湾是凭借什么原因跻身四小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掉队的呢?

二、台湾迅速崛起的原因

台湾之所以在上世纪50年代之后迅速崛起,很大的原因便是用强硬的手段进行了土地改革。查阅台湾财政的历史数据会发现,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人民,年均收入仅有37美元左右,而这些收入的来源,便是为台湾地主进行打工。

那时的台湾大量土地被地主占据,导致台湾经济滞缓难以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台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采用强硬的手段将土地分给农民进行耕种,大大调动了农民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时间来到上世纪的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节省制造成本,对制造产业进行了外迁,韩国与日本是最大的受惠者,但台湾同样建起了一座座的制造业工厂。

制造业工厂的崛起,带动了台湾工商业的发展,台湾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大量商人为了销售自己工厂的商品,每天坐飞机全球跑,兜售手中的货物。

大量商人的活动,为台湾带来了大量的外贸投入,并且帮助台湾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半导体芯片市场。可令台湾人没想到的是,半导体产业不仅促使了台湾的繁荣,也成了台湾发展滞缓的根本原因。

三、台湾王牌产业——半导体产业

1974年,全球遭遇重大经济危机,石油能源市场发生巨变,这导致台湾的外贸产业大受影响。为了维持企业运行,大量商人寻找新的生存之道,而储存芯片成为台湾的新选择。

台湾半导体芯片在1974年之后迎来了飞速发展。根据台湾年报,2004年台湾半导体芯片的总产值,已经达到了2235亿人民币,堪称台湾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台湾也凭此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但台湾半导体产业抢夺的乃是韩国三星的市场,于是为了制约台湾芯片市场的发展,三星与台湾进行了惨烈的价格战。

价格战几乎让台湾的存储芯片,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但台积电以及富士康并没有妥协,反倒是与荷兰的ASML合作,开始在芯片封装领域开始发力。

但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台湾半导体产业再次迎来下滑,台湾经济愈发不景气,总产值每年都在降低,逐渐落到四小龙的末尾位置。

然后随着疫情的到来,全球对于半导体芯片需求猛增,台积电又再次获得满血“复活”的机会,还拿下了比三星还要多的市场份额,成功逆转了局势,经济再一次迎来了飞速增长。

结语

台湾人均收入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相差无几,虽在近几年发展滞缓,但疫情令台湾半导体产业重新焕发生机,迎来了又一轮的飞速增长时期。但我们也可以看出,台湾经济体系过于单一,过度依赖半导体市场,未来需要完善其他产业建设,才能加强自身抗风险的能力。

大家觉得台湾未来有机会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