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最新诺奖研究,颠覆认知:学区房和名校,是一场靠掐尖搏出位的谎言


01

前段时间,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被授予奖项的有三个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戴维·卡德,麻省理工学院福特经济学教授乔舒亚·安格里斯特,以及斯坦福大学教授吉多·因本斯

比起其他两位教授热衷的经济学领域,中间这位安格里斯特教授的研究兴趣,多了一个“教育经济学和学校改革”
他被中国粉丝称为“安神”,热衷研究的课题,往往也是家长最关注的教育问题。
比如,多读一年书,到底能带来多少收入?
结论是,接受12年教育的人比接受11年教育的人的收入增加12%,接受16年教育的人比接受11年教育的人收入高出65%。
再如,班级的规模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成绩有不同的影响。
小班教学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成绩影响最大,而对低年级的学生成绩影响不显著。
那么“择校”和“名校”对孩子成绩的影响呢?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李井奎,曾著书描述父母们对名校的热忱:
他拿北京举例。一个北京的中产,其毕生的梦想,就是在海淀区买一套房子,让自己的孩子上人大附中。

“把孩子送进重点中学,是无数中国家长的梦!”

百年之前,同样如此。
位于海淀黄庄、古称文圣庙的慧聪书院,明清时期,是进京赶考的举子们必拜的圣地。
如今的海淀黄庄,延续了这数百年的求学氛围。
慧聪书院不远处就是中国顶尖的学府:北大、清华、人大……周边的教培机构,曾被称为“宇宙补习中心”。
来这边补习的孩子,享受着全国最优秀的教育资源,还唯恐落后;拿出金钱的家长更是付出时间和精力,跟着孩子一起做笔记,比孩子还努力。
从价值千万的学区房,到陪着孩子孜孜汲汲,海淀不是孤例,全国上下皆然。
如此挖空心思让孩子上重点高中,高考的赢面会更大吗?
这是安神最新的研究课题,结论,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02

在说这项研究之前,我们还得理清家长们想让孩子进入重点中学的原因和目的。
李井奎教授总结了三点:
第一,重点学校的学生们,都很优秀。
古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年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三次搬家,留下了“孟母三迁”的故事,也是因为孟母相信同群效应
同是精英学校的学生,大家比着学习,很可能会共同提高成绩。
网上时不时会有“学霸寝室考研全被录取”的新闻,大家首先联想到的,也是“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

第二,这些顶级中学在课程体系上与众不同,开设了各种高级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范围。
学校经常提供一些学术研究机会,比如人大附中有十年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那里的孩子在2004年就可以学习英国剑桥国际高中课程。
此外,还有击剑、俄语、影视鉴赏、天文等多达150余种“偏门”的兴趣课供学生选择。

第三,但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些中学非常有钱,经常可以得到捐赠,并为某些特殊的项目接受金钱资助。
去年京投发展公司向清华附中教育基金捐赠3250万元,分五年支付。
纽约的布鲁克林高中基金会在2005年一次就为学校筹款1000万美元,分别用于学校的机器人实验室、图书馆、健身房等设施的改进。
名校和名校的教育方式、学术氛围、师资力量,真的对进入名校的学生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吗?
拥有了这些领跑的条件,这些孩子是不是就可以从顶尖中学,迈向顶尖大学?
是不是代表着,他们未来的人生走向,可以稳操胜券?
答案,不尽如人意。

03

安格里斯特研究的对象,是美版的“人大附中”。美国成立最早和最优秀的高中——波士顿拉丁学校。
它的录取条件也和中国类似,参加考试,经历激烈又残酷的竞争,达到分数线后择优录取,一分之差就会被甩进普通学校。
这所学校培养出了美国的五位开国之父,包括独立宣言的四个签署人,富兰克林、亚当斯、汉考克、罗伯特等都在这学习过。
此外还诞生了四位哈佛校长,四位麻州州长等大批社会精英。每年超过25名毕业生会获得哈佛的录取,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进入常春藤。
也就是说,只要踏进波士顿拉丁学校的校门,学生离重点大学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据@复旦研究学院 的资料,安格里斯特和其他合作的调查人员,选取了两批学生,来找出学校本身对学生的影响。
一批是刚刚通过波士顿拉丁学校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另一批是略低于该分数线名落孙山的学生。
也就是说,实际研究对象,具备相同的智力水平、学业水平。
跟踪研究发现,两批学生在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后,他们的成绩分数、大学入学率、毕业率、大学的选择性方面,没有任何明显的差异。
“进入精英中学学习,相比于在普通公立高中学习,并没有使学生取得更为优秀的大学入学资格考试成绩。”
安格里斯特教授说,波士顿拉丁学校的学生在那里和在之后的大学里成绩都很好.
“但这是因为他们是那样被选中的,并不是因为波士顿拉丁学校提高了他们的成绩。”
一名25年前从波士顿拉丁学校毕业的学生奥斯汀说,这项研究的结果和他的经历吻合。
他没有看到什么证据表明学校本身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因为这些学生来到学校时都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同群效应、高级课程、名师教诲、顶尖的教学设施等等,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决定一个人站在何处的,是他的双脚。
能和“优秀的人”站在一起,说明你本身也是“被选中的孩子”。
有位校长曾经迷惑:“学生们是因为我们才做得好呢?还是学生本来就有那种能力?”
安格利斯特的答案是:
不是名校造就学生,而是被掐尖来到这里的好学生,成就了名校。

04

同样的话,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在“共识国际讲坛”讲座上,也曾说过。
全民教育焦虑,从孩子“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家长每一个阶段都在焦虑,形成了“学历军备竞赛”。
这些焦虑都指向了一个现实:择校、竞争。

大家都要竞争,要享受最好的资源。
却没想到,顶尖的资源,就是靠吸纳佼佼者,才得以成为“顶尖”。

“我们有一小批学校是重点学校,大多数是非重点学校;重点学校里面又分成国家重点、省重点、区重点,等等。
说到重点学校,北京海淀“六小强”、西城“四大金刚”等这样的学校,每个大城市都有一批,升学率特别高。
其实这种重点学校,我觉得是不令人敬佩的,因为它们最核心的法宝就是掐尖,就是用尽办法把高分学生都弄到自己学校来,这完全违反了教育自身的规律。”

把一群最好的学生,归拢到一个学校去,他们考上了清华、北大,985、211,是学校的本事,还是学生的本事?
现在突然有一项实验结论,告诉大家:“择校”对你的孩子,不会起到任何显著的积极影响,可能很多人不会认同。
但是仔细想一想,教育的成功,不是起跑线的竞争,而是终点线的竞争。
不是赢在起点,而是不能输在终点。
就像马拉松,起点早一点、晚一点,快一点、慢一点,有什么关系?
成年人里,有多少人会记得自己小学一年级时候的排名或者成绩,三年级时候的排名和成绩?
这些对你的成长有重要性吗?
大概率没有。

05

那么,择校和名校就没用了吗?
当然不是,研究和实验是单行线,教育却是多维度的。
对于本就优秀的孩子来说,名校与他们是互相成就;对于资质平平的孩子来说,择校是救过补缺。
万变不离其宗的,永远是身处其中的人。
砸了重金买下学区房,让孩子得以享有最优渥教育资源,义务教育阶段是没问题。
中考时再努努力,盯紧点把孩子逼进好高中,也没问题。
可在大学期间躺平被劝退的学生,比比皆是。承受不了压力选择付出生命寻求解脱的孩子,不是少数。
再者,人生而不同。
有的孩子动手能力特别强,有的孩子有艺术天赋,有的孩子更愿意去从事技术型和劳力的工作,适合读书的人,也许只占一部分。

作家郝景芳曾说过一段话:

“如果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上清华北大,清华北大加在一块,一年招一万个学生,我们每年的应届考生八百到九百万,考上的概率是多少?大概是千分之一的概率。
有人说:‘不行,我至少要上一个985、211。’985、211加在一块,每年招生五十万,概率是5%。
你想想看,你的孩子是要多么优秀,才能在同龄人当中占到前5%?这是不是对子女过于苛刻的要求?

我们要摆脱教育焦虑,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最真实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只知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掉下独木桥的时候,他又该何去何从?
上不了名校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孩子没有任何爱好。
没有任何特长,尤其是对各种新兴起的领域和职业,没有基本的了解,提不起兴趣,也不愿做出尝试,这才是令人担心的。

06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不是拼命把孩子送进辅导班,不是一味灌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是以短期功利性的视野去逼孩子提高排名。
而是让孩子在充斥着焦虑、浮躁的社会中,获得由衷的幸福。
如周国平所说,
找到一件你喜欢做的事,并且把它变成你的职业。你喜欢做的事,你八小时都在做,当然很幸福,八小时之内就幸福了。
教育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明智选择,学会心怀信念。
是让他在除独木桥之外,拥有新的技能。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去敢于冒险、敢于探索、敢于进入各个不同的领域,去经历他们自己的未来。
然后体面,又自得其乐地过完这一生。
资料来源: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系教授 李井奎:《大侦探经济学》复旦发展研究院:上好学校一定会有好成绩吗?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共识国际讲坛”讲座上的发言
作者: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End

※ 往期推荐 ※

快乐又崩溃!我在新加坡7年,连生了5个儿子……

2021-10-29

新加坡疫情告急!孩子们的心愿,差点把我感动哭……

2021-10-29

一起来捣蛋!新加坡万圣节活动大全,环球影城惊魂夜、夜宿圣淘沙、恐怖美食……

2021-10-29

你家娃的英文阅读水平有多高?这个网站可以免费测,超实用~

2021-10-28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