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一个没有过去、没有资源、没有朋友的国家,如何在半个世纪内从贫穷落后变成富裕先进吗?这就是新加坡的故事,一个从烂牌到同花顺的奇迹国家。
新加坡的出生:被逼独立的悲惨开始
二战后,许多欧洲殖民地纷纷独立,一个新的国家博普塔茨瓦纳诞生了,巴基斯坦脱离英国统治。人们涌上街头,欢歌笑语回荡在空气中。然而,对于亚洲的一个岛国来说,独立并不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而是一场灾难的降临。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最可怕的噩梦成为现实,这个岛国正式脱离英国统治。尽管李光耀深知这个岛国的先天条件并不优越,独立生存的机会几乎为零,但他仍然坚定地领导人民向着光明未来迈进。就连一向冷静的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都禁不住情绪,在电视上哭泣,说出了他心中最大的担忧:“我们只有这个国家。”
不过连他自己也想不到,20、30年后 新加坡在其领导下竟然世纪逼出潜能。新加坡达到100%就业率,新加坡被誉为全球经济竞争力最强国家。在缺乏天然资源下,短时间由第三世界发展成发达国家。在种族撕裂,无共同文化下,竟成功团结。
新加坡如何在撕裂下寻找出路,究竟李光耀是如何用一代人的时间,把手上一副烂牌变成同花顺呢?一个毫无过去的国家是如何凭空打造未来?
在新加坡成立初期,要发展经济,建立身份认同,还要在大国斗争之间寻找生存空间,近乎是不可能任务。关于它如何周旋在邻国和大国之间,我们留在下一篇再说。这次我们专注在他们如何建国,了解新加坡初期面对什么先天缺陷?他们如何在这么大的掣肘下发展经济?在三大种族撕裂下,是如何找到方法团结他们?
新加坡的发迹:莱佛士和三大民族
新加坡的发迹,要由这个人讲起,他名叫莱佛士。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新加坡。200年前他代表英国的东印公司,飘洋过海来到东南亚。上岸后便站在这个位置想,咦?由印度去中国那程船这个中转站够方便。就是这样,现代新加坡就开埠成为英国殖民地,这个贸易港马上变成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吸引各地商家来工作,特别是中国人、印度人和马来人,形成日后的三大民族。
不幸地,二战时期,新加坡流入日本人手中,日本人被两颗原子弹攻击后,新加坡又变回英国殖民地。五六十年代,新加坡开始有自治权,当时三十多岁的李光耀成立人民行动党。其后还带领新加坡加上其余附近的英国前殖民地组成马来亚联邦,正式脱离大英帝国。谁不知不足两年,李光耀的恶梦就发生了。
1964年7月,新加坡华人和马来人之间的敌意,最终演变成暴力冲突,2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马来人和华人种族冲突越演越烈,还出现街头厮杀。政治理念也有很大分歧,差异多不胜数,无法解决。马来西亚政府最终决定把这个华人占多的地方新加坡踢出联邦。
1965年,就这样,新加坡很不情愿地,被逼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你可能会问独立便独立,有什么大不了,不用哭吧?
因为李光耀知道,以新加坡现时的先天条件要独立在这里生存,近乎不可能。最初数年,重点在生存。要明白李光耀为什么当初自己都不看好这个城邦,首先要了解一下,作为新加坡第一任总理的他,看到了什么。
首先,土地面积。只有二百多平方英里,比我国的一个省都小。最基本的就是天然资源,甚至连食水也缺乏,农业当然也发展不了,人口二百万也没有。还要由三个本已积怨的种族组成。外部环境也并不乐观,四周有着许多强大的国家和势力。
坦白来说,新加坡就是一个很丑的小孩,被父母遗弃在森林自生自灭的状态。但是,李光耀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坚定的意志,硬吃这个极度难啃的“猪头骨”,带领新加坡走向繁荣和稳定。
新加坡这个国家,历史上从没存在过,没有过去就很难保证有未来。正因什么都输在起跑线,他从开始,每一步棋都没有出错空间。但李光耀在往后数十年,就会运用其一切手段,智慧、筹码、钢铁的意志,把这盘残局扭转,展开一场民族建构的大师班。
李光耀
新加坡的生存:打造清廉政府和舒适住房
李光耀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他不会盲目唱好盲目这个国家的光明前景,而是清醒地跟人们说,我们一开始已经没有犯错机会,除非很幸运,想拥有一线生机的话,全国一定要上下一心,否则我们立刻完蛋。
他不只是说说而已。一开始,就从贪污问题入手。贪污问题在新加坡政坛上,就像一颗恶性肿瘤,由英治时期便已种下,战争之后更是恶化。人民失去了信心,政府又如何能施政?
李光耀多年前决定从政时,在政坛便以清廉著称。于是上任一年来他通过预防贪污法对政府各层面大力打贪,致力打造一个清廉形象。他严惩受贿赂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亲信也毫不留情。李光耀的好朋友,即曾任前国家发展局局长的元老,也被揭发受贿。他的好朋友,曾任前国家发展局局长的元老,因受贿而被揭发。这位元老上庭前还给李光耀写了一封信:“作为一名尊贵的东方绅士,我认为我应该为我的错误,支付最高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他选择了服毒自杀。公职人员必须遵守严格的公共及私人行为标准。
除了惩戒人,李光耀也有想过一些奖励计划。把公职人员的薪金固定在私企水平的80%,薪金高,福利好,自然减少贪污意欲。在早期的一系列赏罚机制下,新加坡政府脱胎换骨,长期保持为全世界其中贪腐最低的国家之一。
李光耀就这样过了第一关,重新挽回政府的形象,施政也稍微方便了一点。李光耀终于可以着手解决,这个国家另一个大问题。
上世纪五十年代,战后人口激增,对住房的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但建筑步伐却无法跟上,导致新加坡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拥有自己的住房。许多员工下班后宁愿留在店里睡在地上,而那些有地方住的人也并不见得好多少,共享一个厕所,十多间房间成为常态。四处大便,没有什么地方干净。天天忙着“倒屎”,哪有时间跟你想将来,连明天睡哪儿都不知道。
为解决这些问题,李光耀钦点了一位得力助手林金山负责领导一项具有颠覆性的房屋计划——成立建屋发展局,简称HDB,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要求1965年前建成51,031间房屋,目标很明确:人人有屋住!不够地方建屋?那就向高发展!于是他建了公屋。
别以为名叫公屋就一定是简陋的,里面可是非常大!最大卖点是它的厕所,终于不用每天“倒屎”了!
新加坡公屋
在林金山带领下,这些一式一样的公屋逐栋建成。后来经济有起色,还推出各式各样的规模。无论是一家大小还是单身人士,都有房子适合入住。这些房屋以廉价售出,如果还是不够资金置买房,中央公积金可以提供住房补助金买房,提供一条龙服务!这样,想露宿街头也难!简直令很多地方都羡慕妒忌恨!
短短三年时间,HDB建的房屋已经超越了英国人32年的建屋总量,超额完成了为40万人提供廉价住房的任务,这个数字相当于当年新加坡的四分之一人口。
现在,几乎90%的新加坡人拥有自己的住房,其中80%的人住在这些公屋中。不过解决住屋问题仅是基本,李光耀在回忆录都曾经说过,人民富有才能确保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才有机会赚更多钱!简单来说,就是安居也要乐业。
要安定必先发展好经济!但只要四处看看就会发现想在新加坡发展经济简直难过登天!
首先,这块地石油欠奉,严重缺乏天然资源。那怎样发展工业?其次,基础设施不足,连根基也未打好,如何发展?第三,失业率很高。以前黏着马来西亚,有一个共同市场可以找到方法赚钱。现在土地只剩这么小,资本不足,只靠本土根本撑不起经济。
已连过几关的李光耀,拿着这副世纪烂牌,恐怕都心想,全能的上帝,不要再作弄我了!求求你帮我解开这个死结吧!不久后他就想到,本土撑不起,就多做出口和寻找外资。所以他们选择两样东西,建造基建吸引外资和发展工业推动出口市场。
新加坡的工业化奇迹:从沼泽地到工业区
在第一个五年阶段(1960至1965年),李光耀大力推动工业化建设。其中一个得意之作就是将一个偏僻、鳄鱼出没的沼泽地——裕廊工业区,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81家工厂的工业区。此外,他还计划在该工业区附近建设房屋、小商店和公园等设施,形成一个完整的社区。
有了工业区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做什么生意。李光耀认为新加坡虽然面积小,但它拥有深水港口和面向海洋的地理位置优势,可以建造一个船舶修理港口。此外,他还选择了需要大量人力的行业,如纺织业和电子产业作为发展重点。
工业做好了,那说好的基建呢?当时的新加坡只是个又落后又破烂的地方。李光耀知道,如果要吸引外资进来的话,首先要打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于是,他开始扩建机场、修建新加坡最早的高速公路之一加冷巴耶尼峇高速公路以及国家体育馆等标志性建筑。
新加坡国家体育馆
对投资者来说,除了基建之外,城市的面貌也很重要。如果到处肮脏,四处都是垃圾的话,有钱也未必会来。
从1971年开始,每年都会举行植树活动,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花草植物来美化城市环境。绿化计划随之加速,于是他就决定打造一个绿化的新加坡,种植树木,降低空气污染指数,务求制造一个高质素又舒适的环境。所以今天如果走过新加坡,到处都是树木,全部都是几十年前种下的。
同时,他还制定了严格的卫生规定和交通规则来规范市民的行为习惯。本土人连同外国人都要遵守这些规则,比如不准乱抛垃圾,乱过马路等等。另外,李光耀是一位细节狂,每个星期都要看机场厕所的卫生报告。因为这里是外国人对新加坡建立第一印象的地方。
在第一个五年阶段取得巨大成功后,李光耀开始加速发展第二个五年阶段。拿着这张成绩表去吸引外资,进军国际市场,许多大型企业如惠普半导体公司、石油公司等纷纷落户新加坡。这个吸引跨国公司的计划,也成功录用多于一半的新加坡劳动力,解决了失业率的问题。为了让更多的人融入这个国家并为其作出贡献,李光耀还制定了各种措施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加强职业培训教育。此外,他还鼓励外国人才前来新加坡发展事业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许多来自邻国的人前来找工。
经过十年的艰苦努力和辛勤付出,新加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解决了贪腐问题、提供了廉价住房、吸引了外资、发展了经济、提高了劳动力素质……李光耀成功地让这张看似毫无希望的牌起死回生!然而,要维持这种繁荣并实现长期发展仍需解决一个终极问题:如何将不同民族、缺乏统一语言、文化、命运的人们团结在一起并共同建设一个全新的国家?
新加坡的种族融合之道:双语教育和种族比例
面对着三个矛盾重重的民族,他没有用分治法管治,相反他想撮合大家就是建立国民身份认同,这里不属于马来亚人或华人,也非印度人,每个人都有他们专属和平等的位置。
为了打破种族隔离的僵局,他打出了“房屋牌”。他通过立法,规定每个地区的种族比例都不能超过一定的界限,从而避免了出现“独家村”的局面。他的目的是让各种族能够习惯彼此的存在,从而化解种族间的矛盾。
除此之外,他还从语言入手。新加坡当时75%人口说中文,14%说马来语,8%说泰米尔语。李光耀知道如果官方语言是普通话。那25%的非华人可能会感到不公平。那就全民以英文作为母语。但是强行用英语,不就等同抹掉他们的文化?
于是,他精心设计了一个双语教育政策,英文第一,母语第二。于是教育局就要求学校用英语教学同时规定必须有普通话班、马来语班和泰米尔语班。让不同背景的人自行选择母语,新加坡宪法也确立这四种官方语言,没有优待任何民族同时容许大家保留种族独有文化,化解根深蒂固的种族问题,更为新加坡带来庞大国际市场和经济效益。
在李光耀的巧妙运筹下,新加坡的多元种族特色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66年,新加坡的宪法规定了四种官方语言:英语、普通话、马来语和泰米尔语。这既保证了每个种族都能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又避免了因语言问题引发的矛盾。这个策略的实施,不仅为新加坡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市场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化解了种族问题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使新加坡的国民对自己的身份有了强烈的认同。
李光耀的智慧与意志
李光耀是一个非宗教派的人物,他的形象作为新加坡统一的象征向世界展示。他明白,虽然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但是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他希望大家都能把精力放在建设国家上,而不是互相指责。在他的引导下,新加坡逐渐由一个小渔村蜕变为一个全球枢纽。
李光耀通过一代人的努力,解决了住房问题、失业率问题,建立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他不仅团结了三大民族,更让新加坡实现了从一个小渔港到全球枢纽的华丽转身。
李光耀没有历史可以依赖,但他并不因此感到困扰。相反,他为新加坡设定了一套愿景,带领着这个国家边走边改,书写着自己的历史。他的智慧和勇气,为新加坡的独立和繁荣铺就了道路,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元种族社会如何通过巧妙的策略和坚定的决心团结在一起,共同迈向繁荣和进步。
李光耀:新加坡之父,亚洲之光,作者:陈永发,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04.01李光耀回忆录(上下册),作者:李光耀,译者:李继宏等,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1.09.02李光耀与新加坡的风雨独立路,作者:陈志锋,出版社: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2015.03.4李光耀传(英文版),作者:Allison Adelle Hedge Coke等,出版社: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 (Asia) Pte Ltd,2011.10.05《新加坡历史》(英文版),作者:C.M. Turnbull,出版社:NUS Press,2009.10.01《新加坡简史》(中文版),作者:王赓武,出版社:中华书局,201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