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这所学校的校歌,竟牵扯出中新两国的尘封往事

675bc55ac2b6419def55aa6c43c42e84.gif

|关注“新加坡眼”,输入“物流”“雅思”获得更多信息|

前几天,新加坡的华侨中学庆祝百年校庆,朋友圈又双叒叕晒照片,又双叒叕发视频,尤其唱校歌的场面——12581名校友和来宾齐声歌唱,场面宏大!

64769ca30a0f76ba2d22a817bea7cb81.gif

有些读者好奇了,为何新加坡的这所中学的校歌听起来好像很有民国风,中国元素十足?话不多说,再听为敬:

其实,这首校歌来头不小,创于1939年,作词者是华中教师邵庆元,他原来在厦门大学任职,1937年日军南侵之后,来到新加坡,在华中教中文。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首80年前创作的这首词吧~

 

校歌歌词如下:

 

海天寥廓  云树苍茏  中有我华中

(碧空如洗,一览无遗,在武吉知马的山丘上,一棵棵葱茏的大树丛中,就是我华中)

 

礼门义路  时雨春风  吾侪托帡幪

(“礼门义路”出典于《孟子》,指君子应该遵循“礼”和“义”的正道;“时雨春风”也出自《孟子》,指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吾侪”,即“我辈”“我们”;托,即“托付”;“帡幪”,本指古代帐幕之类的物品,后引申为覆盖;“吾侪托帡幪”,即“我们在母校的庇护下成长学习”。)

 

猗与华中  南方之强  我中华之光

(“猗与”,叹美之言也。后面两句简单易懂,不必多言。注意“南方”二字,是以中国为中心,符合当时华侨的文化心理和精神面貌。“我中华”这个表述,更是清楚表现了当时华侨的政治和文化效忠。)

 

雄立狮岛  式是炎荒  万世其无疆

(“式”,即“榜样”“楷模”;“炎荒”,指新加坡;“式是炎荒”,意思就是“我们华中要在这番外之地做好中华文化的榜样啊”。那个年代的华侨,认为东南亚等地是“炎荒之地”,十分普遍。)

 

人生茫茫  学海洋洋  吾侪当自强

(这三句简单易懂,不多言。“自强不息”是华中校训,此句加以呼应。)

 

朝乾夕惕  日就月将  莫负好时光

(这三句简单易懂,告诫、鼓励学生认真学习)

 

猗与华中  南方之强  我中华之光

雄立狮岛  式是炎荒  万世其无疆

(此二段重复咏唱)

 

迨予庶士  笃实辉光  斐然已成章

(意即:等我们同学将来学业有成,到了社会上发光发亮,事业斐然成章。)

 

膂力方刚  经营四方  前途浩且长

(这三句简单易懂,不多解释,指同学们成年之后开展各种事业,前途无量)

 

猗与华中  南方之强  我中华之光

雄立狮岛  式是炎荒  万世其无疆

(此二段重复咏唱,然后结束全曲)

 

华中校歌曲子采用美国波斯顿作曲家亨利·汤普森(Henry S. Thompson)1857年创作的一首民谣,原名《安妮·莱尔》(Annie Lisle)。

这首民谣的旋律后来被全球很多中学和大学采用为校歌旋律,这些学校包括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在中国则有南京的金陵中学……….

808707addde089cdc2e49e2f5a21d9a1.jpeg

▲始建于1925年的华中钟楼

 

成立于1974年的新加坡华中初级学院和华侨中学一脉相承,然而,由于年代相隔甚远,华初校歌的歌词就与华中的有很大差别。

1143dfdc84afc26ea1bfd0681f52056a.jpeg

小知识

1970年,新加坡教育部计划创建十所初级学院(所谓“初级学院”,指的是两年制高中教育,授课与大学类似,学生先在一两百人的大型讲堂课上听讲,然后分到小班进行分组、讨论、辩论)。

当时决定,由华中拨出部分土地(即今天的华中高中部所在地)筹建其中一所,这就是后来的华初。

李显龙毕业的国家初级学院(简称“国初”)是新加坡的第一所初级学院,华初则是第二所;但国初是国家办的,华初则是政府辅助的,有自己的董事部。华初董事部同属华中。

 

f99589d90caa2cdcd4203c6d97dfa443.jpeg

▲华初院长冯福泽(左)和董事长陈共存(陈嘉庚之侄)

现在我们看看华初校歌歌词:

 

我们亲爱的祖国,一片欣欣向荣,

华中巍峨矗立,肩负教育的重任。

兄弟姐妹共聚一堂,为知识我们努力,

为理想我们团结,共朝目标迈进。

贯彻德智体群,培养健全身心,

服务国家,努力学习,为光明前程奋斗!

愿华中大业千秋,康壮又坚强,

犹如松柏长青,日月绚耀永恒!

 

相比华中校歌,华初校歌有几个特点。首先,它是白话文,而华中校歌主要是文言文,有些部分是文白兼有。这首先就体现了时代的语言风貌。

 

其次,这首校歌歌词并非个人创作,而是首届教师的集体作品,历史时代特点明显——“一片欣欣向荣”六字,完全可以重现新加坡独立初期人们面对困境,对未来的憧憬,“努力”、“理想”、“团结”、“奋斗”,这些字句也重现了人们对青年学子的期待。

 

再次,华初校歌效忠的对象是“祖国新加坡”,不再是“我中华”;作词人不再以中国为中心,所以不再见到“南方”“炎荒”“狮岛”这些的字词;并且,歌词并不强调学生的华人身份(这个很重要,因为华初有非华籍学生,尽管人数很少),与华中的“我中华之光”的差异是相当清楚的。

 

从1919年“新嘉坡南洋华侨中学校”创校,学校以“南洋”“华侨”为名,到1939年邵庆元创作校歌歌词,歌词中多有“我中华”“南方”“狮岛”“炎荒”等显现中国中心意味的用词;到了1974年华初出了歌词,已经没有了对祖籍国的向心,而是心系新加坡,以新加坡的“欣欣向荣”和自己的“光明前程”为奋斗目标。

1ee5e3b5922de17ba12c72abf88ace5c.jpeg

▲1983年的华初校园

不过,最大的不同是,华初有英文版校歌!

 

Aspart of our glorious land, sharing her spreading fame,

HwaChong will firmly stand, always to maintain her name.

Multi-racial we study together,for knowledge we wish to attain.

Many races we shall gather,each day to achieve its aim.

Weshall strive with verve, for health in body and mind.

We’lllearn to lead and yet to serve in character ruggedly fine.

MayHwa Chong shine forever, her name big and strong,

Oneand all, let’s stand by her, that she may live on and on.

 

英文版校歌就更为明显,它强调多元种族(multi-racial;many races)共生共存共同学习,这是1939年华中校歌歌词没有提及的。

 

从这些细微之处,我们不难发现新加坡华人从殖民地华侨到新生国家公民的身份和认知的转变。

除了校歌歌词,从两校校徽设计的沿革也能看出从“新加坡华侨到新加坡华人”的转变。

cd53d1b3f6926212a42bb6d8acb06ebe.jpeg390ede0cfa5a210957ed02f685096efb.jpeg

▲这两个都是华中1919年创校的校徽。校徽有红黑黄蓝白五色,取自当时北洋政府之五色旗,亦称“五族共和旗”。

60405b9528827acfd41fd77bc20354a1.jpeg

▲五色旗

周围团以金星,代表南洋华侨之团结。星数十八,暗合辛亥革命之后湖北军政府所使用“铁血十八星旗“上的星数。

5f6bbeb2ea7827e02171f0d2242ba2b1.jpeg

▲铁血十八星旗

f6e604fc479b280d74b146fd53977131.jpeg

▲这是二战前的校徽。 校徽上的CHS为The Chinese High School的缩写。这种盾牌的设计源自英国骑士盾牌,是上世纪初马来半岛英国殖民地十分常见的徽章设计,极具殖民地色彩。

27928be3a709855135287e77c1be9a82.jpeg

▲1930年至2004年的校徽如上。校徽上的羽毛笔和铁锤分别代表文(学术)和武(意志与体魄)。火炬代表光明热情永不熄灭的学习热忱。整体图案象征“学以致用”“自强不息” 。

 

98b6c6fc36d80e1bc9bba52eb33e4f5f.png 

▲这是华中初级学院(1974-2005)院徽。四支朝上的红色箭头代表德智体群“四育”的发展。中间以横线贯穿,有如稻杆捆扎,象征着“丰收”,亦象征团结一致,携手迈进,力求进步。

a30777eec0832eb48aabc7cfee9215b6.jpeg

 ▲今日的华中校徽。2005年,华中和华初两校合并后,以此为统一的新校徽,沿用至今。新校徽原本是华中的领徽,由华中旧校徽上的火炬演变而成,巧妙地结合火炬的图形与艺术化的“華”字,蕴含了建校宗旨与校名的联系,以及推行双语双文化的教育使命与弘扬中华文化之丰富意涵。

后记

2004年7月25日,华中大家庭各成员组织代表出席在华初诚毅堂举行统一校名会议,表决校名的启用。投票结果是,中文校名定为“华侨中学”,英文名定为“Hwa Chong Institution”;华侨中学的中一到中四为初中部,原华中初级学院解散,成为华侨中学高中部;华侨中学英文原名“The Chinese High School”不再使用。2005年1月1日,华侨中学和华中初级学院正式合并,采用六年制直通车课程,学生不必参加剑桥普通水准会考,在高二参加高级水准会考。这是华中自主后的另一座里程碑。

相信大家从华中、华初的校歌、校徽的沿革看到了新加坡华人的政治身份和文化身份的转变。本文结束之前,再给大家看一首校歌歌词:

曰吾中正,至大至刚。

矗立星洲,巍巍昂昂。

华夏声教,广披炎荒。

欧印文明,他山之长。

好学力行,知耻是倡。

日新月异,不息自强。

止于至善,万国同光。

大哉中正,悠久无疆!

这所中学在新加坡也是名校,再过几天就要庆祝80周年校庆。它跟80年前的中国也有极其紧密的关系。大家猜得出是哪所学校吗?

相关阅读:

— END —

欢迎关注新加坡眼®

独立视角|平实报道|深度评论

ece86b082900e11df87f25d950e07fe5.jpe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