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是否会变成第二个武汉呢?


看到网上在疯传

“新加坡要变成第二个武汉”的文章,

我突然想起80多年前,

武汉保卫战

辗转来南洋演出的武汉合唱团的事。

1938年

9月,武汉合唱团从激战中的武汉出发,在战争条件下排除万难,抵达新加坡。是时,武汉已经沦陷!但他们仍以饱满的热情,在新马两地巡回演出,坚定了华侨支援抗战的决心,短时间内募集大量捐款支持中国抗战

_

△武汉保卫战

2020年

,武汉面对新冠病毒肆虐的威胁,中国各地都在驰援武汉。新加坡一些团体和个人也发起筹款,或募集口罩等防护用品急送武汉。新加坡政府还宣布,向中国提供抗疫急需的两万份检测试剂盒,首批一万份已连同其他医疗设备,于2月8日用包机送达武汉。

_

作者:李叶明

新加坡作家协会理事,新加坡宗乡总会《源》杂志编委副主任。新加坡大专文学奖等多项本地赛事评委。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武汉一定能过关

新加坡人相信,这次武汉不会沦陷。就像钟南山说的,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一定能过关。本地一些民间团体还在新春聚会上高喊“武汉加油”等口号。

可是在某些中国人眼里武汉似乎早就沦陷了。他们现在要追究责任、抨击政府,大有要一追到底,为武汉报仇的意思。

有网络大咖还莫名其妙地

把矛头指向新加坡

说新加坡可能变成第二个武汉,

并得到网民大量转发。

为什么呢?

因为有不少网民也认为新加坡政府应对失当,比如不强制所有人戴口罩不禁止春节期间的大型活动

△图片来自美聯社

尤其日前,有宗教团体办万人庆元宵晚会大量网民请愿反对但活动最终如期举行。这令很多网民感到愤怒,并以武汉疫情初期的“万家宴”为例,认为新加坡在重蹈武汉覆辙。

△图片来自新加坡新闻

很巧,昨天我碰到

一位去过活动现场的朋友

他告诉我,

那其实不是网友认为的“万人宴”

而是新加坡传统的歌台方式。

主办单位会提供小吃,

所谓“万人”也只是为了好听而已。

当晚的出席人数

都不知道有没有千人

而主办方也加强防控,

入场时要检测体温

据朋友观察,

排队入场的人龙

远不及当晚发生抢购的各大超市

他提供的照片,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在批评这件事的时候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实际情况?想当然的把两个“万”字活动视为同一性质,却忽略了他们的不同。

两个不同的

“万家宴”

何况,

武汉“万家宴”时

当地政府都

没有发出预警

△图片为湖北省委机关报公开宣传图片

而新加坡在这场“万人”活动前,已把疫情的应对级别调高到橙色。而此前政府也早已在入境、医院和学校等方面,预防性地采取了橙色措施。

△图片来自大喜

有网友不明白,

政府为什么不直接下令取消活动?

因为国情不同啊

按照橙色级别的规定,

政府建议取消非必要的大型活动

但不会直接下令

何况这是宗教团体举办的活动。

凡了解新加坡国情的人都知道,

处理宗教和种族问题

新加坡政府一向谨慎

不取消,不等于没防范;

不下令取消,不等于鼓励举办。

事实上,

在政府调升应对级别后,

活动的出席人数已大幅下降

而同一时间,

真正出现大量人群聚集的

反而是超市

这也再次证明,

恐慌比病毒更具杀伤力

看看抢购一空的货架,

试想,

出席庆元宵活动与加入抢购大军,

究竟哪个更容易造成传染

不同的国情&疫情

我完全同意蔡裕林先生的说法

网民呼吁人人戴口罩,

呼吁政府下令取消大型活动,

某种程度上是

有公民意识、社会责任的体现

尤其是为此

忧心如焚的新移民,

是因为他们真的爱新加坡啊

△图片来自路透社

但问题是,

中国严峻的抗疫形势,

是否让我们更早感染上了恐慌情绪,

而忘了两国的国情差异

和处于疫情不同阶段的事实呢

蔡裕林:新加坡应对疫情 不能照搬中国


正如蔡先生所说,

新加坡不可能机械的

照搬中国方式来抗疫

而是必须根据

自己的国情和当前的疫情

精准施策

争取以最小的社会成本,

取得抗疫战争的胜利。

△图片来自Nei.st

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

而不是某些网友所说的

“有限责任政府”。

把口罩留给

更需要的人

呼吁健康人不必戴口罩,

其实后面有句潜台词:

把口罩留给更需要的人

因为疫情发生后,

各国都在抢口罩,

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

当然要未雨绸缪,

确保有限的口罩发挥最大作用

不能轻易在抗疫的最初阶段就大量消耗。

与其他地方相比,新加坡政府从未下令禁止口罩出口,也没有对居民进行限购,反而是拿出520万个口罩分发给国民,还对一些受影响的行业,如对出租车司机再发放30万个口罩。这是不负责政府的做法吗

_

△图片来自discoverysg

至于那些完全罔顾事实,

甚至捏造谣言

制造所谓

“新加坡会变成第二个武汉”论调的人,

你们是不懂国情呢?

还是不懂国情呢?

还是不想懂新加坡的国情呢?

看看这些谣言

是怎么出炉的

你就知道我为什么会愤怒了。

断章取义的

造谣者们

这是李显龙总理之前访问国家传染病中心的照片。根据媒体报道,这次访问的用意显然是给医护人员打气同时了解中心的设施和运作情况

看看这下面两张传截图的文字说明。一个说李总理不戴口罩去“探视”,另一个更离谱,说他“探访新冠肺炎患者”不戴口罩,工作人员也不戴口罩。难道造谣者真的不知道这次访问根本没有安排探视那个病床是空的吗

更糟糕的是,这种低劣的谣言,在恐慌中还是会有人信、有人传。难怪有新加坡网民调侃,病毒已出现变异,开始侵蚀人们的大脑了。很多人最终是“笨死”的。肺炎大有发展成“脑炎”的趋势。

不仅有人拿照片“看图编故事”

还有人故意曲解李显龙的讲话

李总理通过视频讲的清清楚楚,

一方面要加强防控,

另一方面不要恐慌,

要如常生活。

最后他说,

就算是最糟糕的情况

病毒在社区大规模传播,

也没什么好怕

因为这个病的死亡率远比SARS低,

不过是个大号流感。

战略&战术上的

“大招”

明白人一听就懂,

这叫底线思维

用毛泽东的话,那叫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既要做好打赢的准备

也要树立打赢的信心

在战略上藐视病毒、消除恐慌、凝聚国人,

直接把它视为流感一类,

这才是“大招”啊!

△图片来自手机新浪网


那些理解不了这些话,

或故意断章取义

说什么“新加坡放弃治疗”,

“成为第二个武汉”的人,

真的是该检查一下是否有“脑炎”了。

文 | 李叶明
编辑 | 红领巾小帅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