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小众宗教:切水果蔬菜要说“对不起”,冥想时一定要捂住嘴巴?

相较于印度教(兴都教)和锡克教,耆那教(Jainism)是一个在新加坡较少听闻的以印族为主的宗教。它始于公元前六世纪,和佛教差不多同一时期甚至更早诞生。


耆那教早在1910年,就由从印度古吉拉特邦前来工作的信徒带到新加坡。(新加坡耆那教协会提供)


耆那教早在1910年就由从印度古吉拉特邦前来工作的信徒带到新加坡。二战之后,约七八十名信徒到新加坡谋生,从此落地生根、开支散叶。1972年新加坡耆那教协会正式成立,1978年协会集资买下现有在友诺士地铁站附近私宅区的活动中心。今年新加坡耆那教协会将庆祝成立50周年。


这尊耆那教第24位祖师马哈维亚的圣像,是在2009年从印度请到新加坡。(陈爱薇摄)

2006年耆那教加入新加坡宗教联谊会(IRO),成为第十个,也是最后一个加入的宗教。目前新加坡约有3000名耆那教徒。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Read more”观看视频,了解新加坡耆那教信徒的生活。

呼吸伤害空气中的微生物

耆那教的第24位祖师马哈维亚(Lord Mahavira)被视为最后一位祖师,他的教诲由子弟编制成圣书,“3A”三大教条是:不暴力(Ahimsa)、不绝对论(Anekantavad)和不执着(Aparigraha)。

 

信徒沙拉日(Rajesh R Shah)也是新加坡宗教联谊会(IRO)的主席。他向《联合早报》解释三大教条时说:“不暴力最直接的是指不伤害任何生灵,包括植物根茎、小昆虫、微生物。除此之外,在言语上和思想上也不能够暴力,一切保持平和。

 

“不绝对论指的是接纳不同的观点,如瞎子摸象时会有各自的表述,但说是其实是同一头大象。宗教也一样,都在讲述真理,只是不同版本的真理。不执着,减少对物质的追求。当你拥有得越少,欲望也会更少。”

 

沙拉日来自一个耆那教家庭,他积极投身新加坡耆那教协会服务,目前也是新加坡宗教联谊会(IRO)的主席。(严宣融摄)

 

在印度有一批非常虔诚的耆那教苦行僧,他们穿着白色衣服,甚至不穿鞋子,避免不自觉地踏到虫蚁。苦行僧随身会带着一把小扫帚,用来扫去地上的虫蚁或微生物后,才铺一块白布坐在上面念经。念经时他们会用一小块白布遮住嘴巴,避免吐出的口气,杀害空气中的微生物。


印度的耆那教苦行僧随身带着小扫帚,扫去地上的虫蚁或微生物后才坐下,避免伤害它们。(新加坡耆那教协会提供)

 

新加坡没有在印度修行的苦行僧,但信徒在家膜拜冥想时,也会先用小扫帚扫地,念经时会用白布遮住嘴巴。他们每天也会拨出48分钟静思冥想,这段时间得坐在一块白布上不移动,根据自己灵魂的需要,阅读、朗诵或念经。

 

每天48分钟的冥想时间,沙拉日会坐在白布上,用一小块白布遮住嘴白念经。(陈爱薇摄)

 

耆那教徒家中必备白布、小扫帚、遮嘴小白布、念珠和经书。(陈爱薇摄)

 

就连根茎类也不能食用

耆那教在饮食方面比茹素者更严格。除了肉类,就连植物也尽量选择特定部分,如未发芽的谷物、豆类和菜籽;同时不食用根茎类植物,如马铃薯、姜和蒜头。沙拉日解释道:“植物根茎包含大量微生物,这也等同于杀生,而且把这类植物连根拔起时,会殃及周边的植物和虫蚁等等。”


虽然只是指定部分,耆那教徒平日切菜时,还是会跟蔬菜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对教徒来说,这样还是对蔬菜造成了伤害,但为了果腹,不得不吃它们。


沙拉日说,现在越来越多人对耆那教徒的饮食有所了解,也愿意配合烹饪,甚至是航空公司也可为耆那教徒准备特别餐食,所以外出用餐不是问题。

 

一年两次,约在4月和10月的九日禁食期(Ayambil Oli),餐饮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信徒每天只吃一餐,而且只能吃煮熟的谷类和豆类。调味只能用白胡椒、黑胡椒、和盐和一种印度香料阿魏粉(Hing)。

 

一年两次的九日禁食节,女信徒会到新加坡耆那教协会烹煮特别的餐食,供信徒食用。(陈爱薇摄)

 

九日禁食期间只吃一餐,而且只限煮熟的谷类和豆类。(陈爱薇摄)

 

耆那教没有入教仪式,愿意信奉者只要遵循教律即可。即使是生长在耆那教家庭,也可量力而为,沙拉日举例说:“就像禁食,如果你因为禁食而感到生气,反而对自我修行不好。能够禁食者就禁食,不能够的可以给予帮助,如当义工烹煮特别料理给信徒,不能够帮忙者可以给予鼓励,选择一个你感到舒服和能力范围内的方式。”

 

新加坡耆那教协会将庆祝成立50周年,女信徒忙着墙上绘制宗教故事和庙宇的壁画,为活动中心增添色彩。(严宣融摄)

I Believe Therefore I Am

系列介绍

信仰抵得住时间的流逝。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信仰的力量日久弥新。新加坡共有十大宗教,牵系着多元种族,在小红点上共存共融。其中鲜为人知的如拜火教、犹太教、耆那教、锡克教和巴哈伊教,都有着一批虔诚信徒。

《联合早报》和亚洲文明博物馆携手推出《我信故我在》视频系列连续五周,每周四更新。通过生活化视角,为你讲述小众宗教的故事。

相关阅读:

  • 善于经商的犹太人能一整天不用手机?在新加坡的他们这样守护信仰

  • 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在新加坡,入教还得先喝一杯圣牛尿吗?

  • 《倚天屠龙记》中明教的前身,在新加坡有迹可循?信徒死不离身的是?

文:陈爱薇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新加坡鱼尾文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冠病疫苗骑行新加坡Omicron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