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新加坡卫生部通报初步统计:今天新增确诊5例,累计58124例。新增病例当中,全都是输入病例,本地首次连续6天没有出现社区和客工宿舍病例。卫生部将在今晚公布其他详情。
在新加坡的房子,无论排屋公寓组屋,产权都会跟“地契”联系在一起,地契根据长短主要分为99年,999年,永久产权三种。除了少数“永久产权”的房子,大多数房屋都涉及到地契期满的问题。比如占新加坡市场八成左右的组屋,地契一般都是99年。
新加坡的住宅用地契分三类:
-
第一, 永久(freehold),新加坡政府已经停止推出新的永久地契土地。
-
第二, 999年(999-leasehold),一般看到的豪宅,如排屋或独立洋房和半独立洋房。
-
第三, 99年(99-leasehold),新加坡政府新推出的私宅用地一律都是99年。
(图源:网络)
所以,新加坡的业主都很关心,地契满了后,业主还能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吗?关于这个问题,新加坡政府究竟怎么操作,是收回房子还是屋主加点钱续地契,政府从未给过清晰的保证。毕竟新加坡建国才55周年,大批房子都没有地契约满时,究竟怎么操作,不仅要研究合同上怎么写,更要看新加坡政府怎么做。
现在,新加坡就出现了第一批地契期满的房子,我们看看新加坡政府怎么“动手”来处理这些房屋的。这个问题与大多数人的不动产息息相关,说是万众瞩目都不为过。
芽笼3巷60年地契,倒数45天191个私宅归还政府
房子产权到期,新加坡政府会玩真的,忍心收回吗?
最近就有第一批新加坡私宅地段因地契期满后,不被延长,而必须在无偿情况下归还给政府! 位在文庆路上段,沿着加冷河一带,有一区私宅群。里面共191个单位,都是两层楼的住宅。现在走进去看,多是外劳的居所,或是华人宗教场地。
这一区叫做芽笼3巷的老排屋群。 一片整洁与亮丽的文庆路上段,往右手边开入,就是芽笼3巷,两层楼的排屋,对比下显得稍微老旧。
不会吧,新加坡还有这么一大块地,没有被征收?这真罕见。
其实,芽笼三巷原本的住户多数早已经纷纷搬离,149户已将房子出租给外籍劳工或是宗教团体,仅剩37户原住户,需在年底将房子归还新加坡土地管理局(SLA)。他们大多为年长者。
小科普
拥有产业者都有产权证书。新加坡产权证书是由新加坡土地管理局(SLA)颁发。 新加坡的土地管理制度类似英联邦国家的批租制度,除少数历史遗留的私人永久产权以外,城市土地的开发基本上是由政府控制。
规定年期内,土地可以转让、买卖;使用期满,土地使用权连同地上物无偿归政府所有。
屋主须清空房子、缴付剩余费用,然后把产权与土地归还给政府。然而,屋主无须自行拆除房子,届时水电都会停止供应。
这是新加坡首次征收回房产,里面的住户,不单是老人,更多是住了一辈子的人们,处理是否太残酷?
提早三年告诉你
其实,新加坡政府做事一点都不临时,凡事都先规划、通知,再履行。
协助居民安家
不仅如此,土地管理局还延伸,帮尚未找到房子的芽笼三巷的住户设想:
-
第一,可以续买政府组屋,或是私人住宅。
-
第二,因为多为年长者,搬到子女的家,或是在市场租房。
-
第三,建屋发展局也有相应的方案,为芽笼三巷住户提供两房式组屋临时租借。
当局也承诺,会协助居民搬迁与度过转型期,而且不会让孤老者处在别无他选的处境。这部分,负责单位看来也非常人性,多方位照顾。
芽笼三巷微历史
1958年4月5日,甘榜韮菜芭(Kampong Koo Chye)一个五英亩大的违章聚落被火吞噬;约2个半足球场大的地方。
这场巨火毁掉300栋房子(应为沿着加冷河建的木造亞答屋),其中有两人不幸身亡,2050人失去住处。
政府将这群人安置在加冷(Kallang)与女皇镇(Queenstown)一带的住宅区。另一些人回到原来的住处,向政府购买新建的排屋。
1960年,建屋发展局(HDB)在火灾原地点重建191栋两层楼排屋,以低价出售(当时一户约5000新币)。60年,芽笼三巷是多家庭居两代人的记忆。
(图源:Singapore film location archive)
政府收回土地后,未来将发展组屋项目。
根据市区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2017年蓝图,加冷河一带将建造更多优质房屋、嬉水设施、绿色空间等。沿着河岸的社区改造,将是民众休闲的好去处。
综上所述,无论是组屋也好、私宅也好,只要写明是999年、99年屋契期满后,它们的价值,从理论上来说,应该都归零。住户必须迁离,把房子土地归还政府。芽笼三巷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排屋子群将成为新加坡这一代的回忆,剩下45天,赶快去怀念。
— END —
新加坡眼推荐搜索屋契芽笼建屋局
相关阅读:
-
新马中三国总理谈疫苗原则;马国外长:东盟美国应加强疫苗研发合作
-
日、美专家证实变异病毒从欧洲向外传播;亚细安拟建立“旅行走廊”
-
香港之后,新加坡第二个航空泡泡会从哪里冒出来?
欲了解更多新闻,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