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我们的故事》:新加坡的乡下生活和我们差不多?有这4点不同

《我们的故事》主要讲的是上世纪60年代,林姓华人家族伴随着新加坡独立、总理大选、民族冲突、洪水灾害、农村搬迁等一系列时代的大事件中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

这部电影一共有两部,既有大时代的发展背景,又有小人物之间的温情,也是一部弘扬主旋律、同时弘扬家族团结的故事。

看了电影,我发现,那个时代的新加坡的乡下生活和咱们中国人以前的乡下生活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

1、集市里也会有城管和流氓,骚扰人做生意,不过,他们叫稽查员和流氓黑社会。

招弟带着弟弟去卖豆浆和豆腐花,第一天就被督察员追赶,豆浆和豆腐花撒了一地,盛东西的器具也被打破了。

黑帮则是一个叫706的小流氓团体,每个月收保护费,说是谁被欺负了就帮他出头,小事的确会管,但遇到稽查员还是会抱头鼠窜。

2、老年华人一样迷信,重男轻女

招弟原先被别人娶回去做二老婆,让她生儿子,结果连生了三个女儿,后来丈夫去世了,大老婆就把她赶出了家门。

招弟的父亲听人说脸上有两个痣的小外孙女会给家里招灾招难,逼着招弟把她送给了别人。

还有算命的说招弟和父母的八字相冲,不能直接叫爸妈,而要叫四叔、四婶。

3、华人信观音娘娘,有过年的习俗

遇到节日或者大事,招弟就会拜观音娘娘,说出自己心愿,请她成全。

有一次她跪在关心娘娘面前说请求那些收保护费的流氓都赶快消失。没想到收保护费的头头也去拜关心娘娘,求那些交保护费的人都能交的利利索索,不要他们老催。

过年时期,也是全家人一起热热闹闹的,发红包、放鞭炮、祭拜祖先、一起吃团圆饭,亲戚朋友互相拜年……不过他们的春节也是穿短袖。

4、新加坡过去也有很多自然灾害

新加坡乡下的屋子一般都是木材搭建的高脚屋,因此容易发生火灾。

1969年,新加坡发大水,淹死了一些人,也造成了很多人无家可归。从此新加坡政府开始改善排水系统,到处挖水沟,改善排水系统,鼓励大家搬到政府组屋。

5、新加坡也搞房屋拆迁,让村民改住组屋

为了新加坡的发展建设,政府鼓励大家存公积金,来买政府修建的组屋。

几十年之后,几乎乡下的人都搬到了政府组屋,原来的乡村则建起了高楼大厦,吸引外商入驻。

不一样的地方:

1、乡下土地少,农业主要包括养殖业和渔业,大部分人做生意

新加坡的地理面积只有72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四线小城市,广州白云区的面积是790多平方公里,都比整个新加坡大。

由于土地少,所以在种植结构上,新加坡大力发展果蔬、花卉、家畜等都市农业。每户人家有一个农牌,可以继承,允许农民在自家养家畜。还有很多人是靠做小生意为生的:有卖椰子的、开出租的、卖豆浆的、卖椰浆饭的……

2、新加坡也有计划生育政策,不过鼓励生2个

新加坡的医院、墙上也会贴很多鼓励计划生育的标语:生女或生男,两个就够了。

3、多民族融合,但民族冲突敏感

新加坡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这三个民族的人构成。之前爆发过大的民族恐怖主义,不过新加坡独立、李光耀当上总理后,一直宣传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政策,因此虽有小的冲突,但是没有爆发大规模的起义。

4、新加坡语言变迁

刚开始新加坡的语言很杂,有福建话、印度语、英语、泰米尔语,后来逐渐发展为以马来语为国语,以英语为行政语言的国家。但华人占总人口的74%,所以小学必须要学华语。

新加坡曾经两次并入马来西亚,但最后都被马来西亚投票踢出去了。1965年国家独立之前,新加坡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后来新加坡独立,英军逐渐撤出,新加坡开始组建自己的军队,李光耀担任总理期间,大力搞城市建设、招商引资,促进了新加坡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