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那一年,你逛过的新加坡大学们

带过几次团,都指名要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参观。这两所本地大学经常为新加坡争光,2020年QS全球大学排名中,国大和南大名列全球第11名,也共享亚洲第一。

中国风的南洋理工大学校园

新加坡的高等院校是对外开放的,而且往往也是学习的好地方,学校建筑和公园都设有不少富有趣味和知识的看板,让公众也能从中学习。

南大云南园内教你如何制作有机肥料的看板和设施

扫一扫,能让你认识这栋环保建筑的有趣设计。

在我大学毕业前的90年代末,新加坡也只有两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现在却已经有六所大学,但一般新加坡人也只认国大和南大,还有近年来名气飙升的新加坡管理大学(SMU)。

新加坡大学的入学率并不高,维持在30%左右,近年大学多了,这让本地人有更多升大学的机会,但入学率也控制在40%左右,主要的原因大家心照不宣,不外是劳动力市场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记得念书时,经常听人说的,如果满街都是大学生,烦琐的行政工作或粗工谁来做?新加坡治国十分现实,资源有限,也绝对不能浪费。

南洋理工大学的宿舍。

当时中学和初级学院都是认认真真念的,进入大学后,反而读书没怎么上心,总想挑一些容易的科目,考试轻松点,平时还能教补习,然后假期放假去,大学四年,去了将近40个国家,每次狠狠的玩两个月,才回来乖乖上课。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和英国极为相似,除了母语之外,其他科目都以英语教学,因此英语不好,也会影响其他科目成绩。新加坡的教育系统也复杂到让外人一头雾水,简单来说就是“精英制度”。

学校里能品尝到价廉物美的本地美食。

完成小六会考后,会根据成绩报选中学,成绩较好念四年制快捷版,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修读五年制,成绩最差的学生修读4年普通工艺源流,然后进入技术教育学院。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进入只有名校才提供的六年直通车课程。完成四年中学教育后,考生必须通过英国剑桥大学普通水准会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将进入两年制的初级学院,两年考英国剑桥大学A水准会考,并以成绩报考本地大学。

剑桥大学和新加坡教育部颁发的毕业证书,还是用四大官方语言(英语、马来语、中文和印度淡米尔语)书写。把学生进行一轮轮的筛选,只留下最优秀的,这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精神”,一些人认为这是小国缺乏资源必须采取的方法,通过考试是最有效率,成本较低的选拔方式。

剑桥会考的证书,还保留着。

中学和高中试卷都是英国剑桥大学出题,试卷(除了母语)也需要寄到英国批改。中四会考后,我们就开过当时不觉得残忍的玩笑,希望伊朗的霍梅尼能打下运送我们考卷的飞机,当时我们对国际时事和中东事务也不怎么了解,估计是经常在报章和杂志上读到这个被妖魔化的名字。可见考试和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可以扭曲纯洁天真的心灵人格。

送到英国批改的考卷,确实也发生过一些意外,2019年就有32份高级数学考卷在英国遗失(谁要偷呢),一名剑桥批改员的行李袋在火车上被其他乘客误领,考卷至今下落不明。2017年238份A水准化学试卷在英国由速递公司载送给批改员的途中被窃取。

新加坡国立大学里有很漂亮的雨树

新加坡国立大学

位于西部金文泰地区,坐落在肯特岗丘陵上的国大校园,也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其前身为建立于1905年的海峡殖民地医学学院,原址在武吉知马路植物园附近,现在还是分校所在地,其实分校区历史更悠久,还保留了不少漂亮的老建筑,但大部分的导游都会把客人带到西部的主要学区。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武吉知马校址比肯特岗漂亮多了。

在我上大学的90年代中,国大里的建筑实在丑到不行,估计当时预算不多,就把学校建成,我最喜欢的角落是行政楼附近的Forum,我称之为“雨林谷”,这里也是整个校区没有什么改变的角落之一,只是觉得雨树长的更壮丽了。

旁边的时髦咖啡馆,前身也是小餐厅,售卖简餐,大学书店也在这里,能买到不少大学的周边产品,现在的“校服”设计得比以前好看多了,还会和知名运动品牌合作。

和运动品牌合作的“校服”

南大的校服设计比较好看。

现在大学里最好看的建筑是不久前落成的国大设计和环境学院的新大楼,是目前新加坡国立大学内最有趣的建筑了,也是全球首座获得金级别WELL认证的大学建筑。不止是环保建筑(本地第一栋净零能建筑),这栋建筑还照顾到你的身心健康,比如让用户享有绿化环境,楼梯设计的位置其实都在鼓励你多使用楼梯,增加活动量。

热带建筑通过设计大量通风的空间,减少能源的浪费。

鼓励你多多运动的建筑。

人和建筑的关系最为密切,我们一天花在建筑里的时间最长,因此如何让建筑改善你的生活,提升健康指数,是目前建筑界也颇为关注的课题。

新加坡大学校园都是开放的,可以自由进出,一些教学楼也有蛮多的公共空间能让公众自由参观。

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坐落在南洋大学的原址上,由丹下健三做了整体的规划,新加坡其实有不少80年代的红极一时的建筑师的作品,丹下健三就设计了新加坡的大华银行大厦、室内体育馆等。

华裔馆曾经是是前南洋大学的行政楼

第一次来到南洋理工大学,是爸爸开着车,送姐姐到宿舍,当时我觉得这学院真远真大,由Jalan Bahar开进来的路很长也很漂亮,当时的宿舍一些看起来都很像奢华的公寓,现在大学里最有意思的宿舍楼是华裔馆不远的Pioneer hall,像坐落在沼泽地里,有树有水,也是一栋推崇可持续性理念的建筑,设有不少公共空间,学生可以在凉亭中歇息,也可以烧烤等。

Pioneer hall的设计和大自然结合。

南洋理工大学有不少好看的当代建筑,艺术设计和媒体学院的教学大楼以“无建筑的建筑”概念设计而成,将设计和自然融为一体,两栋交叉的建筑,如双手一样,而缓缓的草坡,能供人歇息登高,山坡上也有收获雨水的装置设计。上海世博会令人惊艳的英国展厅(种子楼)的英国建筑师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内的明星大楼The Hive被当地人戏称为“小笼包”和“点心楼”,也出自他的手笔。记得登上这栋造型独特的大楼,能眺望到隔壁的华裔馆。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内的明星大楼The Hive被当地人戏称为“小笼包”和“点心楼”

前南洋大学保留下来的老房子,不少人对南洋大学还很有感情,这是本地各个阶层的华人,包括舞女、人力车夫共同筹款而建的大学,南洋大学是当时中国境外唯一以中文授课的大学。50年代南洋子民无法到中国深造,所以不少东南亚的华人就到南洋大学念书。

华裔馆所处的建筑是前南洋大学的行政楼,建于1953年,这种中式建筑也已经被列为国家古迹,华裔馆前的云南园,装修了好一段日子,最近完成了重建,多了各种主题的小公园,让游客也能赏花识草。华裔馆通过老照片和文物等对海外华人的身份做了深入的探讨,想了解新加坡的海外华人,可以看看。

新加坡设计科技大学

2015年开幕的新加坡设计科技大学位于东部,由荷兰的Unstudio设计,大学不大,但几栋流线型的建筑,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校园内同样种满了各种南洋花木,最吸引眼球的不外是成龙捐献的两栋安徽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