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90年来罕见高温!新加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气候变化

新加坡虽然比较热,但一直是块“风水宝地”,完美避开了地震带台风带,几乎没发生过旱灾和涝灾(乌节路淹水那种问题除外)。

然而,在不远的将来,新加坡将面临严重的洪涝灾害和干旱!苏黎世理工学院最新一项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显示,新加坡将在未来31年遭受前所未有的极端气候冲击!研究成果一经刊登,瞬间引起轩然大波!

平时《PLOS ONE》上的科学研究文章,在网上发表几个月也可能只有几千浏览量。这次有关气候的研究成果,发表后才刚过一星期,就刷出了6万多浏览量!(这就等于新加坡眼10w+的爆款文章啊……)

冲击将体现在降雨量变化上。雨季时新加坡洪涝灾害更频繁,旱季时反而更干燥,易引发严重干旱。说人话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红色区域表示在2050年将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气候冲击的地区;绿色区域表示将会遭受剧烈气候变化的地区

不止是新加坡,全球有22%的地区将面临严重的气候变化。伦敦、东京、西雅图和马德里,到了2050年,气候会分别更像现在的巴塞罗那、长沙、旧金山和马拉喀什……(意思是樱花季要没了?)

更令人感到恐惧的是,这次科研人员采用的是一套相对乐观的模型:即使到2050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维持在稳定水平,全世界77%的城市也会在冬季变得更暖和,在夏季变得更炎热干燥。

在2050年,蓝色区域的城市气候将更类似于现往南1000多公里地方的天气

要知道,新加坡气候一有点不对劲,就能让众人“哀嚎”不已。

比如今年年初持续了几个月的高温。

今年第一季度的热,在新加坡历史记录中都排得上号

还有去年一次突如其来的暴雨带来的淹水。

车子被冲走,警车救护车在旁边一字排开

真是不敢想象要是不乐观估计,2050年新加坡气候将变成什么样子……

面对气候变化,新加坡求生欲一直很顽强

作为一个年均降雨量达到2400毫米、雨量充沛的热带国家,新加坡一直处于缺水(淡水)又不缺水(雨水)的甜蜜的烦恼中。

早在2011年,新加坡就已经建成了17座蓄水池、8000多公里沟渠和能在暴雨时防洪的暴雨收集池系统。

新加坡路边常见的沟渠

这个完整而强大的排水管理系统,使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像一块大海绵一样,瞬间吸走大量的雨水,然后全部汇集到地下大的排水渠中。

新加坡的下水道、排水口之多,超过一般人的想象,在普通的马路两边的路牙,每隔四、五米就会有一个排水口。

路边也有很多沟沟盖盖

马路上有很多排水孔

可以渗透水的砂砾技术,通过草地、地面的渗透,收集和引导雨水

在新加坡,很多重要路段如乌节路等一带,地下管道都装有内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管道情况,一旦有问题出现,就必须马上弄清。

连时任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兼环境及水源部和外交部第二部长傅海燕,手机里也会随时接到这些讯息了解相关情况。足见新加坡对此一直保持足够警惕。

但新加坡也绝不是从来没有被水淹过,只是新加坡公用事业发展局在事后会对全国多地进行水道和水沟的全面检查,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比如及时清理排水道的堵塞,扩充现有路边沟渠的数量和排水量,把马路垫高等。

2013年,当局重新修订了地面排水系统准则,规定新建的项目必须为防淹水尽一份力,通过融入仿自然元素(屋顶花园、湿地、垂直种植箱等),减缓地下储水池的雨水排入水道的流速,避免沟渠不胜负荷。

新加坡著名景点滨海堤坝,建设目的其实是为了缓解新加坡低洼地带的淹水情况,为防洪做准备。它紧邻的滨海蓄水池,是新加坡的第15个蓄水池,集水面积达1万公顷,相当于新加坡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

每次降豪雨时,滨海堤坝的九道铁闸会开闸泄洪,将滨海湾蓄水池内高涨的积水排入海中。在天降豪雨又逢涨潮时,7个巨型排水泵将自动启动,以每个排水泵每分钟排空一个奥林匹克泳池水量的速度操作,将多余的雨水排放入海。

去年,新加坡公用事业局耗资2.27亿新币兴建史丹福分水渠和史丹福地下储水池,降低乌节路一带淹水隐患。

史丹福地下蓄水池、分水渠

随处可见又时常翻新的排水系统,让新加坡面对涝灾时更有底气。

对于旱灾,新加坡给出的应对是加强水资源储存。目前新加坡的雨水收集区面积已达到国土面积的60%。

除去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水源外,雨水收集、新生水和海水淡化现在已经能够满足新加坡超过70%的用水需求。

2014年1月至2月,新加坡出现50年来最强旱季,干旱天气连续持续了27天,当时,公用事业局以接近满负荷的方式运作海水淡化厂与新生水厂,成功渡过这次旱情。

新生水厂将净化过后的污水进行再处理,达到再利用的效果

未来如果面临短期旱灾,新加坡多达17座的蓄水池,再加上世界领先的海水淡化以及新生水技术,足以满足全国基本供水需求。

全球都在倡导节能减排,新加坡也对此尽了绵薄之力。2017年新加坡政府宣布将车辆增长率削减至零,并加强车辆排放管理。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新加坡政府尽量让建筑群布局沿着主导风向,通风散热之下减少对空调的需求。

只不过,李光耀曾说空调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看来在21世纪……空调要为环保让步了啊。

虽然新加坡在适应和减缓环境变化问题上下了很多工夫。但气候变化带来更难的问题是如何让世界各国联手节能减排。减缓环境变化,不仅能让新加坡避免旱涝灾害,也能解决海平面上升带来的“灭顶之灾”。

根据最新研究,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幅度或许会到一米。要是碰到涨潮加大浪等极端天气,海平面甚至可能升高4米,如果南极洲的冰盖加速融化,这个情况恐怕会更早发生。

海平面如果上升一米,红圈中的大士、西海岸和樟宜的部分填海区将会被淹没在水底

新加坡正在兴建中的樟宜机场第五搭客大厦和大士海港都特意建在高出海平面至少5米的地方。但如果全球各国不积极采取减排计划,长期以往海平面上升也许会不止4米。即便新加坡有完美的预防计划,到时也很难保证自身的安全繁荣。

新加坡面对气候变化,毕竟还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啊……

相关阅读:

  • 填海造地,原来新加坡是这么长大的

  • 新加坡的五座海水淡化厂,到底有啥花头?

  • 新加坡骨痛热症大爆发!5人死亡,黑区不断扩大!

欲了解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

— END —

欢迎关注新加坡眼®

独立视角|平实报道|深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