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富士山真的要喷发了?| 地球知识局

近日,又有消息指出,日本政府公布了对富士山喷发后果的预测。这个消息被误读为政府预测富士山又要喷发,引发了日本国内外不小的恐慌。

只是估计了大规模喷发对富士山周边的影响

预测规模和宝永大喷发相似

(图片来自mainichi/ twitter)▼

板块运动导致不同板块的交界处发生聚合或分离,聚合型板块边缘互相挤压,密度较高的板块会下沉到另一板块之下,高温又会将其变为岩浆,并形成岩浆库,压力过大时会导致喷发;而在分离板块边界处,地幔就会上升,形成海底火山山脉和火山岛。

比如著名的火山之王喀拉喀托

在欧亚板块和澳洲板块之间

(图片来自:feygraphy / shutterstock)▼

从造型上看,富士山属于锥形火山,它的优美轮廓是在几十万年的不断喷发的过程中,山体层层叠叠不断增高逐渐形成的,其火山口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后最终形成了今天3775.63米的日本第一高峰。时至今日,它依旧是一座活火山。

站在前辈的肩上才能长得更高..

(图片来自Batholith / Wikipedia)▼

四十余天后,富士山山麓出现余震,富士山东南方向的山腰上出现了三个新的火山口,火山口喷出石块和大量火山灰,以至于100千米开外的江户(今东京)都堆积了一层火山灰,虽然没有流出熔岩,依旧破坏了附近的房屋和田地。那次喷发也在富士山山腰留下了一个远处都可见的大坑(即其中一个最大的火山口)。

就是图中的这个“宝永山”

(图片来自:Kitnha/shutterstock)▼

自此富士山开启了火山活动非常活跃的一段时间。

公元864年,(日本贞观6年)富士山出现了史料记载中最为严重的喷发,距离山顶西北10千米的地方出现裂缝,形成了新的火山口,喷发出大量火山灰,岩浆奔流而下,一直进入到湖中,沿途植物被焚毁,动物大量死亡,附近很多房屋被毁,居民则不得不逃难。

从精进湖可以看到富士山

西北坡流出的大量熔岩扩散并包围了富士山

(图片来自:名古屋太郎 / Wikipedia)▼

但其实查阅相关新闻,就会发现几乎年年都有富士山恐怕将爆发的说法。

因为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一地震带地质活动频繁,且地震与火山活动往往相伴,而富士山又紧靠日本的心脏-东京都市区。

虽然日本国土面积不算小

但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几大都市区,尤其是东京

所以历史上的几次关东地震往往都有着重大影响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但时常喷发…

(图片来自:wikipedia)▼

从现代看,富士山的地理位置靠近如今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东京城市群,传统上所说的一都三县(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埼玉县)拥有36,312,851人(2017年数据),每年创造的GDP近两万亿美元,位列世界城市群第一。心脏地带的日常社会秩序和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可能受到富士山喷发的威胁。

富士山面前的东京

(图片来自:TokyoVideoStock/shutterstock.com)▼

在德川幕府中期,江户成为百万人口的日本最大城市时,当地居民可以远远望到富士山,对其敬意尤甚,富士山在日本也被神化为“浅间大神”,以奉祀浅间大神为主的浅间神社以富士山为中心遍布日本各地。

浅间神社是富士信仰的代表产物,在日本约有1300间

(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

(图片来自わたり鸟 / Wikipedia)▼

所以富士山虽不是日本最危险的火山,但是因为地位崇高,关于它的研究和推测多,传播也更为广泛。这些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差错、删改和夸张,再加上预测火山喷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就造成了年年预测富士山喷发、但它年年都没事的间歇性乌龙新闻。

日本的准备

不过正因为火山喷发难以预测,而富士山一旦喷发会造成负面影响,日本对于富士山火山喷发的准备才显得重要。

因地质活动活跃,日本的防震防火山经验相对丰富,拥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监测和研究,内阁主要机构的中灾难管理委员会就是其中的领导者,由首相任会长,和各部部长一起遴选学者和公共机关代表作为委员,讨论防灾相关事宜,并下设专门调查会和干事会负责执行(所谓的干事是各府省厅局长)。

分工明确(下面这个日语仿佛很好懂)

(图片来自:日本气象厅l)▼

如果不巧,富士山真的大规模喷发,也并不会真的把日本从地图上抹掉。相较于熔岩和火山灰造成的影响,地震、海啸造成负面影响更大,届时经济的恢复也会是个大难题。

而在富士山大喷发的众多后果中,负面影响最久的,可能是日本国山要因此破相了。

参考资料:

https://www.nippon.com/cn/features/h00190/

https://www.nippon.com/cn/currents/d00021/

http://www.bousai.go.jp/taisaku/soshiki1/soshiki1.html

https://mainichi.jp/shakai/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shutterstock@Ondrej Prosicky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