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区工作室 杨一帆
日本在军火市场闹出了个大新闻。
路透社日前援引三个消息源独家爆料:日本在经过反复权衡后,拒绝了世界军火巨头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和英国BAE系统提交的六代机设计方案,倾向于采纳自己设计的六代机方案。
这令国际军火市场感到震惊。一方面,日本新一代战机的合同额度至少达400亿美元,可以算是“搞定一单,管饱十年”的军火大单。另一方面,曾被日本寄望与歼-20和F-22这样的五代机同台竞技的“心神”,却在一片吹捧后让位给美国的进口货。
早期与现代战机的驾驶舱对比
如果把二战时期的战机和现在的五代机放在一起,你甚至会觉得那时的战机简单的像小孩子的玩具。那时,一个国家只要能造个几百匹马力的发动机,能生产机枪和仪表盘,基本上都能造出能飞上天的飞机。而现代战机的研发制造,几乎成了若干大国的专利。
道理很简单。那时的战机不需要什么复杂精湛的叶片工艺、不需要顶尖级的风洞实验室、不需要复杂的系统设计和微电子工业。一句话,入行成本很低。所以,像早年的瑞典,后来的以色列,都能在一定的基础上成为具备相当实力的航空工业强国。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几十亿美元的研发费用可能还是这些中等强国可以独立承受的,可是数百亿美元的开支就不是一般国家能负担得起的了。更别说,一架现代战机的后面,需要为数众多的单位和专业人士,他们遍及气动、材料、电子、液压、发动机、机载武器等现代工业与科研体系的各个领域。
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可以扬长避短,把一个个平凡的子系统整合为一件相对成熟的可靠装备,比如苏联米格-21战机。
从技术标准看,日本提出了自己的“3i”标准,即“信息化”、“智能化”和“快速反应”。但这个标准更像是美国五代机“4S”标准(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隐身能力、超视距作战)的升级,是模仿而非创造。
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日本所谓的“六代机”,更可能是现在五代机的升级版,也就是“五代半”。
从军机的设计能力看,日本更是堪忧。虽然日本在隐身、电子、新材料等具体技术上拥有雄厚的积累,却十分欠缺现代化战机的设计经验和整合能力。
二战结束后,日本的军工能力被美国阉割。自“零式”战机之后,日本也再也没有设计过一款响当当的战机。上世纪80年代,日本曾想设计研发F-2战机,却被美国强力打断,F-2项目被迫沦为美国F-16的仿制计划。
新世纪以来,日本想要以“心神”验证机为基础自研自产F-3战机,怎奈何自己能力不济,空有先进技术却造不出靠谱的飞机。待到验证机2016年首飞之时,歼-20都已经正式列装部队。所以,“心神”只能尴尬下马,日本也被迫采购F-35应急。
驻日美军多达近5万人,且拥有完备的军事基地群和物资储备。如果这在战后初期还是以监视日本为主,那么如今已成为美日相互捆绑的战略基础。
笔者曾在河野太郎上任防卫大臣前与他有过交流。这位日本著名亲华派人士河野洋平的儿子,与其说是对美国不满,倒不如说是对美国感到焦虑。他最担心的不是中国的崛起,而是日本和美国共同价值观的丧失。
河野太郎说,如果美日之间不再有共同的价值观,那么夹在中美之间的日本,就有可能被美国因为利益而出卖。如果有共同的价值或信念,被抛弃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由此可见,日本政界精英表面上是不满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自我中心主义,在精神上却早已和美国深度捆绑。
《日本经济新闻》认为,日本最终还是会选择美国作为合作伙伴来开发六代机,但是日本会吸取F-2战机研发时的教训,通过承担大部分研发费用,来实现对关键信息的掌握。此前,由于F-2战机的绝大部分关键信息掌握在美国手里,日本无法自由地改装或升级,致使该机的使用大幅受限。
不过,美日之间的一些事儿,是日本多掏钱就能解决的?
(文中图片GJ、网络综合)
本文由树木计划支持,【深海区】出品,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