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戴上帕米尔高原的“皇冠”,感受热情似火的塔吉克族婚礼!

从慕士塔格峰继续向西,山路越高,风景越美。这条古老的通途不在通向阿富汗和伊朗,而是通向我此行的目的地,中国最西边的边陲小镇塔吉克自治县——塔什库尔干。
塔什库尔干古名蒲犁,又名羯盘陀,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喀喇昆仑山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西与塔吉克斯坦 、西南与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 塔什库尔干是一个以塔吉克族为主体,汉、维吾尔、柯尔克孜等多民族居聚区。生活在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人自认为是离太阳最近的人。县城里除了一些外来做生意的外地人以外,大部分是当地的塔吉克族人。

塔什库尔干是一个有着宽敞河谷的高原小平坝,路边高高大大的白杨树下,满是戴着高高的帽子,身穿洋气的小西装裙的塔吉克族女人。从保守的喀什地区过来,塔什库尔干这个小县城真的会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塔什库尔干很小,只要住在县城里,打开窗户就能看到巍巍然的帕米尔群山。

塔什库尔干的蓝天一丝尘土都没有,街道也干干净净,车少人也少,阳光很足。

塔什库尔干的街道上人总是很少,宽阔又洁净,那么几个人,安静而踏实,莫名的觉得心安。相识的人见面会熟络的打招呼,一切粗糙而又温暖可亲。不像在大都市,满眼的熙来人往,擦肩而过,立身其中,却不知谁会为你停留。

塔吉克族的族源可追溯到古代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东部操伊朗语的诸部。塔吉克人种属于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讲塔吉克语,是我国唯一使用东伊朗语言的民族(现在大多数人兼通维吾尔语)。“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意即“王冠”。他们崇尚翱翔蓝天的雄鹰,在塔吉克族人的观念中,鹰是勇敢、正义、忠贞、纯洁的象征,所以塔吉克族也被称为高山雄鹰。
塔什库尔干乃至整个帕米尔高原地区的饮食基本都以烤肉为主,蔬菜是稀缺,需要从山下运来,所以县城里的餐厅青菜都很贵,个人感觉要比喀什的物价贵一倍。不过相比起来,塔什库尔干的水果就很便宜了,西瓜1.5元一公斤。走在塔什库尔干县城的街道上,抬头就能看到美丽的雪山,60年代初的经典故事片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就是以塔什库尔干这个小县城为背景拍摄的,整个县城异域特色十分鲜明。

塔吉克人是中国唯一的白种人,每个塔吉克人都是一副典型的欧罗巴面孔,而且非常热情友好,随便跟他们聊几句就争先恐后的邀请你去家里坐客,无论贫穷还是富裕家里都一尘不染。

为了参加这场神秘的塔吉克族婚礼我整整在塔什库尔干住了五天,通过当地的朋友,终于赶在婚礼举行的前一天接到了新娘家的邀请。

塔吉克人的婚礼从婚礼的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准备了。跟着当地朋友伴着高原的星星,步行二十几分钟就到了这个县城外的塔吉克族小村庄。进了屋,看到新娘子家已经坐满了亲朋好友,女人们坐在炕上,男人们坐在边上,房间中间的空地就是大家跳舞的场地。炕沿坐着三四位塔吉克的中年男人,有的举着手鼓,有的握着一对鹰骨笛。“舞池”中的塔吉克姑娘翩翩起舞,大家都特别开心。能歌善舞的民族真的非常容易感染人。

塔吉克人属欧罗巴人种,小孩子长长的睫毛,大大的眼睛,每个都像洋娃娃一样可爱。

在塔什库尔干的这次旅行,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塔吉克族的“鹰舞”。

鹰舞是塔吉克民族最典型也是最擅长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将鹰的动作概括为一种基本舞姿,以此来表现各种题材。塔吉克人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模仿鹰的动作,鹰舞姿势健美,男子的舞姿为两臂一前一后,步伐矫健,妇女的舞姿是双手随鼓声在头上向里向外旋转,动作柔和优美。湛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草原,矫健的雄鹰,纯朴的塔吉克族,是这片神奇土地真正的主人。

塔吉克族人跳舞都是两个人一起跳,像两只鹰在空中盘旋一样,男女都可以,不管你跳得好不好,只要你跳起来,大家都会为你送上掌声。

塔吉克人的服饰里最具特色的是帽子。男子一般戴黑绒圆高筒帽,帽上绣有数道细花纹和一道阔花边。女子戴圆筒形绣花棉帽,帽子外再披一条数米长的红、黄或白色大头巾。青年妇女的帽子上往往镶有很多饰物:帽的前沿缀有一排名为“斯拉斯拉”的小银链,戴大耳环,颈绕数道珠项链,胸前佩戴名为“阿勒卡”的圆形大头饰。已婚少妇还在发辫上缀白纽扣。

下图里右边这位带着白帽子这位大叔是新娘子的亲戚,来自巴基斯坦,这次为了参加婚礼特地从巴基斯坦坐长途车赶来。没想到他的舞跳得也非常不错,还一直拉着我一起跳。

我一人捧着一个大圆盘抱着一个大骨棒开始啃….

这位是新娘的阿姨,舞姿也毫不逊色。

男人们看姑娘们跳舞,一个比一个开心。

女人们在厨房为亲朋好友准备茶水和零食。

塔吉克人的婚姻方式丝毫没有基因学与遗传学的依据,但不能不让人称奇的是,就人口平均概率而言,他们近亲繁殖的残疾率已低得惊人,被称作世界遗传学的奇迹。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与塔吉克人普遍的RH2阴性血型有关,但具体原因却仍是未知。

塔吉克人独特的人际关系与婚姻关系,都与高原独特的地缘环境有直接联系。空旷而严苛的环境与稀少的人口,使得每个人都是他人生存的必要前提,彼此相互依存。塔吉克人足以唤起人类丢失已久的情感,他们的生存方式在今天本身就是一个谜。在当地的塔吉克民族中流传着一个说法:“不要在河对面种地,不要在达坂的另一边找老婆”,不能再恰当的表述了帕米尔高原地理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只要改变一个条件,封闭的状态就会打破。

看塔吉克人跳舞,非常容易被他们的热情和氛围所感染。

漂亮的塔吉克小朋友

新郎一家终于来接亲了。一众人涌入不到二十平方的屋子里,炕上满满坐了三四十个男人,对面的炕席上站着华丽的新娘,发冠上垂下的银帘盖住了她的脸,身体都包裹在鲜艳的红衣里。人们开始舞蹈。那不知是喜悦或是忧伤的新娘,却借着那光,闪着她满身的银器,像是童话里等待着王子解救的公主。她的父亲站在房间的门口,听着里面传来阵阵的欢呼与乐响,或喜或悲的笑着,或快或慢的徘徊着。

新郎在屋子里迎接新娘,亲朋好友们就在新娘家门口的车队前开始跳起舞来。

两个大叔率先跳了起来,带动大家。

新郎牵着新娘的手从院子里走出来,塔什库尔干的阳光让他的肌肤透着一种独特而丰满的质感。帽檐的流苏从耳旁一直挂到肩上,红白相间的摆动着。女人们用五指捻起面粉,白白的霜都洒落在他厚长的睫毛上。这时响起了塔吉克手鼓那雨点般的节奏,男人们的鹰骨笛一同奏起,人们早已等不及了,他们展开双臂,学起苍鹰飞翔的姿态。新娘准备上车的一刹那,终于还是没忍住,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