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直击意大利:死亡率近十分之一,阳台音乐会盖不住救护车鸣笛

意大利阳台音乐会的盛景,已经席卷了国内大部分媒体和不少人的朋友圈。意大利国歌旋律婉转,前奏悠长。前天上午,楼上的住户用钢琴奏出国歌,一时间给我带来一种错觉——当时的我,似乎正在看意大利国家队的比赛,眼前浮现出球员们全力大喊出国歌的样子。

疫情日益严峻,刺眼的数字飞速增长:截至3月18日,3.5万人确诊,2978人死亡,死亡率逼近十分之一。如今的意大利,是世界疫情中心的中心。

危机让意大利人的民族情感愈发具象,就在上周六晚上,意大利天空体育重播2006年世界杯决赛,节目主题是“意大利骄傲”。

正如3月16号意总理孔特所说,能够在这样一个微妙而关键的时间节点,掌舵这样一个伟大的集体,他感到“非常骄傲”。

疫情下的两种声音

“国歌战疫”在上周末成为意大利全国热点活动。疫情发展如此迅速,死亡率高企,意大利人已经从最开始的不在乎,变得有些慌张。这时阳台上响起的歌声,确实为民众注入了信心。

不过到了新的一周,国歌响起的频率明显降低。人们奏起Pink Floyd,把平日里米兰大教堂广场上的露天音乐会,搬到了自家门口。

意大利贝尔加莫,一名戴着口罩的丧葬工作人员 / 网络

贝尔加莫本身距离疫情爆发的科多尼奥不远,地区内的老龄人口众多,此次疫情损失相当惨重。当地人发出呼喊:“保护好我们的老人,他们创造了意大利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奇迹,保证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他们不仅仅是老人——说得好像他们现在不再对社会有用,他们为人祖辈、为人父母。感谢他们,我们今天才能生活在这里。”

为什么疫情在贝尔加莫和布雷西亚尤为严重?我问了几个在当地的朋友,大家比较相信的一个理论是,该地区与德国商业来往密切,而德国与中国的工业合作、贸易往来都远甚于意大利。此前意大利国内一致认定来自科多尼奥的38岁M姓男子是“一号病人”。如今,更多的人开始相信,“一号病人”在意大利其实有不止一人,感染时间大体相近,而整个欧洲的“零号病人”则是一个30多岁的德国人,在一月下旬就已经表现出症状。

有意大利人认为,疫情在意大利发展前期,所有的注意力和应对重心都放在了科多尼奥、洛迪镇和周边地区,对于贝尔加莫以及意大利北部其他地区的潜在危险缺乏预判,浪费了抗疫的黄金时间。

3月17日的一个坏消息,让意大利人的心都紧了一下。贝尔加莫定点医院的80张ICU床位,已经全部占满。意大利民事保护部长博雷利对此表示,将在贝尔加莫新建方舱医院。伦巴第大区人口稠密,床位资源并不充足,医疗资源已经逼近极限。这几日,意大利医护人员集体打出的一个标语:“我们在路上,但请你们待在家里”(Noi stiamo in corsia, ma voi state a casa),与他们脸上布满勒痕的工作照一起,刷屏意大利网络,感动了民众,却也展示出在异常凶猛的疫情面前,意大利最发达的地区已是背水一战。

米兰的药店正常开门,但玻璃上贴着:“没有口罩”以及“一次只能进两个人” / 世界说

如此情况下,平时不怎么喜欢网购的意大利人,也开始打起了外卖的主意。意大利人最喜爱的本地连锁超市Esselunga质优价廉,不少此前从来没有参与过网购的意大利人,都蜂拥至超市官网抢购货品。好消息是,物资的供应暂时还充足,基本没有出现短缺。本次疫情中,食品生产企业并未停产,让民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意大利商户大多没怎么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网购,我本人也因此经历了一次取消订单:100多欧元的东西,其中多是刚需食品,在约定的配送时间当天被取消。原因是超市的库存系统,无法应对疫情带来的抢购强度。还好有中国超市。网购平台上,几家主要的中国商户会不定时开启购买通道,时长十来分钟,非常考验顾客的在线选货速度。部分“幸运儿”抢到货品,成功下单,当天晚上或者第二天就可以进行无接触派送。

米兰的一处超市,没有人排队,门口乞讨的人没有防护措施 / 世界说

意大利人寸步难行

孔特的战疫对策相当坚决:3月16日,政府通过一项名为“治疗意大利”(Cura Italia)的行政命令,计划拨出约250亿欧元用于纾困。这一计划覆盖了方方面面:坚守岗位的员工,将在本月获得100欧元的奖金;意大利中小企业众多,很多公司没办法远程工作,政府为此禁止企业在未来两个月内主动裁员,并对于没活儿干的员工,开启一个临时性的失业保险金,时长最多九个星期,这期间他们每月可以享受原来工资50%-80%的失业保险;对于个体户,政府会给予一次性的600欧元补贴。对于无法营业、月租还要照付的商铺,政府宣布三月份租金的60%可以在日后冲抵税款;另外对于很多在疫情中格外受到冲击的行业,如农牧渔业、航运业和出租客运,都有特殊的拨款支持。

申请出行的表格,在上面需要写明出行理由、居住地址、目的地,还需自证不属隔离人群、病毒检测不呈阳性 / 网页截图

法令的实际执行情况似乎因地而异:在布雷西亚、维罗纳这样的地区中心城市,检查颇为严格;而在米兰,我和几个朋友在为数不多的出行里,都没有遇到过执行检查的人员。按我的个人观察,街上的行人里大约只有40%左右戴着口罩,这个比例到了超市里会高一些——毕竟人们去超市大多有备而来。有年轻夫妇推着婴儿车出来散步,也有少年在空地上踢足球:他们都没有戴口罩。

在特定的情形下,限行甚至还增加了人们感染的风险:封城之后,米兰地铁班次减少,运力下降,个别列车内人员甚至相当拥挤,一米的“安全距离”根本无法保证,出站后的人们怨声载道。对此,市长萨拉表示,疫情当前,“现在你做什么都是错的”。

大多数意大利人还是选择遵守命令、待在家里。他们通过“阳台音乐会”,展示出乐观精神与音乐天赋,甚至红遍了中文网络世界。但如果疫情持续不散,人们还要困在家中数周时间,能否一直保有乐观平和的心态,还要画上一个问号。

3月9号意政府的行政命令草案中,已经对疫情的发展态势做出预测:3月18号当天,新增感染人数将达到峰值,而整波疫情,累计在意大利全国会造成9. 2万人感染。这样的估计不算悲观。意大利的至暗时刻,拐点是否将至,只能留待时间验证。(文/沈天浩 发自意大利米兰 责编/朱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