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先后发布了最新一个季度的财报,是时候对比下他们的数据,从中寻找中国电商市场的趋向和动态竞争趋势。
业务指标和估值比较
营收方面,4季度京东以1706.8亿高居榜首,其次是阿里巴巴1615亿元,拼多多为108亿元,京东的营收高于阿里巴巴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会将自营商品的交易额计入收入中,而京东自营商品收入占比高于阿里巴巴,拼多多则几乎没有自营商品营收。
注:大部分数据来自各公司财报,其中部分数据来自估计,比如阿里巴巴的交易额数
市场也对这三家公司给出不一样的市值,阿里巴巴市值高达5204亿美元,京东为581亿美元,拼多多为392亿美元。阿里巴巴无论是营收、利润还是买家数量均领先同业,却仍有不错的增长,加上云计算、娱乐等业务方面的强力布局,市场给予这样的市值并不为过。
京东在三家之中则算中规中矩,增速位于中间,开始盈利,用户重新实现增长,市值581亿美元。
拼多多是三家之中用户、营收和交易额增长最快的,但其用户购买力相对较弱,因为对用户大量补贴,用户虽然高速增长,市场却也抱有疑虑,估值为392亿美元,作为最受争议的电商企业,也算实至名归。
中国电商市场犹如海洋,养得起阿里这头鲸鱼,也可以为拼多多这样的鲨鱼提供高速增长空间
根据商务部,2019年中国社会零售总额增长8%至41万亿元,消费占中国经济增长的58%,占GDP增长的3.5个百分点。中国实物商品线上零售额为8.5万亿元,同比增长19.5%。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驱动力,在线零售是消费增长的引擎。
从上面这个数据可以看到中国消费市场的庞大,线上化的趋势推动下,网络购物仍然有较快的增长。2019年整个线上实物交易额就净增1.4万亿元,如此之大的增幅可以为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提供继续增长的蛋糕,以拼多多为例,其2019年GMV比2018年增长0.5351亿,也就是说它无需抢别人的饭碗就仍然能够实现较快增长,而且还有仅1万亿的可供京东和阿里巴巴继续增长。
显然你把阿里巴巴的业务放在这个棋盘上的话,你会发现阿里巴巴的业务布局可谓是梦幻之队的组合。有中国电商业务这么强劲的现金牛业务,且这个业务增速并不低;有云计算、叮叮这样的明星业务,它的增速要比电商快很多,且已经贡献较大的收入。当然也有诸如国际电商、本地生活这些需求增长不多,但并不明朗的业务;以及因为竞争激烈很难有好的盈利水平,但能够带来流量的媒体娱乐业务。
观察中国电商企业的发展历程,你会发现轻模式的公司会把业务做重,重模式的公司也会变轻。前者是阿里巴巴,无疑也在加强自营和供应链和物流的能力;后者就是京东,在把平台流量和物流能力开放后,也向阿里巴巴的平台模式迈进,从而在广告和服务营收中赚取到相对较好的利润。
这些都让人想起科斯的企业交易成本理论,当内部交易成本低时企业倾向于扩张,当内部交易成本高时,企业倾向于收缩,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解决。
除了第三方卖家的开放战略、物流服务的效能释放外,京东在用户增长上也迎来了好的时候。一方面自然是所谓的下沉,针对这些价格敏感的用户提供有吸引力的产品,以及有效的增长策略的拉动;另一方面自然是干爹腾讯的大力支持,给京东在流量入口上更大的倾斜。拼多多本来也算腾讯的小弟,但拼多多的势头旺盛之下,老大哥也不得不担心其心必异,所以京东得到了更多的扶持,这些内部或外部的因素都驱动了京东用户的增长。
拼多多:年轻奔跑的步伐并未因此停息
相对于老公司,新公司总是充满朝气的,拼多多毫无疑问就是一家充满朝气的公司。交易额突破了万亿元,4季度营收过百亿,马上就有6亿都在买东西的平台了。
过万亿的GMV,6亿人在用,这样的数据已经不能质疑这种现象只是偶然了,毕竟如果没有内生增长,要维持着这样的数据需要耗费企业极大的能力。